王祎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貧困女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研究
王祎黎
高校貧困生就業創業關系到個人、高校乃至社會的穩定,貧困生也是高校的特殊群體,多來自偏遠地區和城鎮低保戶家庭。本文探討了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平等觀視野下高校經濟困難女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相關問題,分析了影響經濟困難女大學生創業能力提高的原因,探索了貧困女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途徑。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經濟困難 女大學生 就業能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必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平等內涵具有突出的時代特征和鮮明的中國特色,體現在政治領域、經濟領域、社會領域中。在就業形勢異常嚴峻的今天,貧困生的就業問題更為凸顯,而其中的貧困女大學生在經濟問題、能力欠缺及性別差異的多重影響下,在就業與創業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劣勢。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等觀視角,如能加強高校貧困女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在緩解高校貧困女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及經濟壓力方面將起到有益作用。
(一)就業能力的含義
從目前的就業形勢來看,就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涉及的內容是多維的,包括了從人際交往到溝通交流,從組織能力到合作能力,從競爭能力到適應能力等一系列能力。
其次是習得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心理素質。其次是知識靈活運用能力。高校大學生通過系統學習都能基本掌握本專業理論知識。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將專業知識真正恰如其分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但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正是能否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學生只有掌握知識并靈活運用知識,才能真正勝任工作并在自身工作崗位上有良好的發展和前景。
第三個能力是求職能力。求職能力是對自身的正確認識以及詮釋,通過一定的整合運用使自己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大學生的求職能力與社會人員相比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校大學生對社會的洞察和自身的認識都存在不足和欠缺。就業能力中涵蓋求職能力,掌握正確的求職技巧和方法,正確的全面的展示自己能夠在求職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創業能力的具體內涵
創業能力可以具體細分為如下的兩個方面,即創業的外在能力和內在能力,外在能力實際上就是指創業所需的外在條件,如人力資本、物質需要和經濟支持;內在能力就是創業者內在的創業能力,一般可包括創業者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創業素質。創業者的創業素質涵蓋了創業者的創新發現能力等綜合能力。與就業能力相比較,創業能力比就業能力多的是創新與發現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更多地需要平時的積累與訓練。
(一)經濟窘境對創業能力的影響
家庭經濟的窘境決定了貧困女大學生心理壓力較大,而來自偏遠地區的女生家庭大部分存在重男輕女思想,對女生的重視程度較男生來說稍差。而大部分貧困家庭也存在多子女狀況,對于兒童時期的教育并未重視,導致貧困家庭女孩自幼未接受系統的規范教育,進入高等學校后雖理論課程尚能學習,但對動手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實踐學習就感到力不從心。而書本知識在真正走上社會之后主要目的是指導實踐工作,貧困女大學生在這方面處于劣勢。
(二)高校貧困女大學生特殊就業創業心理影響
在進行就業崗位或者創業項目的選擇時,男生最看重的前三名是“利益福利,發展機會,企業性質?!迸羁粗氐氖前l展機會,薪水福利,工作內容,有些微差異。“男女生在就創業心理上的不同可能源于個人性別特征和我國傳統的對不同性別的人的期望和教養方式有關。”①
(一)加強創業教育指導
(1)加大宣傳力度,改變就業觀念。針對貧困女大學生的就業觀念現狀,高校就業指導部門以及學生所在院系應該有側重的對貧困女大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創業指導和宣傳。宣傳過程可以選用紙質媒體和新媒體的結合,利用微信、qq空間,微講堂、微話題等覆蓋面廣、宣傳時效快的宣傳方式甄選符合平困女大學生性別特點、經濟特點、心理特點的創業項目進行指導。
(2)注重個性指導,提升創業能力。很多貧困女大學生生再擇業的時候對于薪酬和待遇的期望值非常高,在就業與創業之間,基于貧困女大學生的個性特點、承受能力、冒險精神等因素,她們多選擇穩定的就業。學院可以針對貧困女大學生生舉辦個性化的就業宣講,分析當前就業政策及對于女生自身的就業選擇推薦。
(二)樹立就業創業前瞻意識
首先要培養貧困女大學生的自信心。據調查,90%的貧困學生存在自卑、不自信的心理問題。其次是讓貧困女大學生從內心中真正改變原有的觀念,利用貧困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的就創業能力和職業勝任能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在,貧困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想要脫穎而出,就一定需要具備過人的就業能力。
一是要真確認識自我和分析自我特點。要通過對自身的內部條件進行正確的自我分析,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并通過各類的就業指導和培訓,將自身的長處不斷完善并通過學習等多種手段改善自身的弱勢,為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保持健康的就業心態。貧困女大學生在就創業時常有不自信、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在對她們進行就業指導時應著重幫助她們積極樹立就業信心,并鼓勵她們在社會中不斷磨煉自我、完善自我,增強工作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實現精神和經濟上的“雙脫貧。”
(三)培養理想信念教育,樹立遠大理想
(1)善用新媒體,提供精神新陣地?,F在我們進入了“we the media”時代,每一個個體都逐漸成為了自媒體。而網絡信息具有海量化的特征,其中的信息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我們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網絡宣傳平臺,主動地對貧困女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加強網絡管理,對網絡不良信息進行及時的處理與引導。另一方面要用利用貧困女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與她們溝通,例如微信朋友圈、qq空間、新浪微博等等。即能了解她們的思想動態,深入洞察她們的需要,從而給予正確引導,為貧困女大學生提供精神新陣地。
(2)輔導員確實發揮就業創業教育的協同作用。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對貧困女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深遠的影響。由于貧困女大學生大多參加有勤工助學的崗位,作為輔導員可以加強對各勤工助學同學的幫扶和指導。在教育過程中也應該與就業創業相關部門切實發揮協助教育功能,聯合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到貧困女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工作中,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注釋:
①溫暖,郭欣.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探析[M].華章,2012(32).
②《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4號[S].2006.
[1]郭崚.高校貧困生創業素質教育調查——以閩江學院為例[J].閩江學院,2013(1).
[2]王妍妮,覃秋桃.地方高校貧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探究[J].學理論,2013(34).
(作者單位:南京工程學院)
本文系南京工程學院校級黨建與思政教育研究課題資助,課題名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野下大學生創業教育路徑探討》,項目編號:SZ201617。
王祎黎(1988-),女,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研究生,思政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體驗式教育、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