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離長
(作者單位:長治文化藝術學校)
?
基本功在傳統戲曲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李離長
基本功在戲曲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化的規范動作,需要表演者具有精湛的技藝。同時,戲曲基本功也是一種傳承的戲曲藝術,對戲曲的發揚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基本功 戲曲表演 作用
就戲曲演員的基本功而言,歌舞表演就是其“歌舞”基本功,一名戲曲演員的塑造過程,就是一個人從普通的學習開始,由不會演戲到具備能夠演戲的能力,再到掌握嫻熟演戲的技巧,最后能夠融會貫通,進行二次創作的成長過程,也是其基本功的訓練過程。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無法精準的塑造人物形象,在舞臺的表演也就不會達到生動、準確、動人的效果。
戲曲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涉及各方各面的因素,從燈光音響、色彩布置到特設機關等,都需要精準的操作,同時演員的聲腔、形體藝術的結合,也是戲曲表演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在塑造特定人物時的特定表演動作,都需要基本功做支撐,因此,在戲曲表演中,基本功是其自身藝術特征的需要[1]。
歌舞基本功主要包括聲腔藝術和形體表演,但在近千年歷史的發展變化中,一些戲曲先驅們對戲曲的基本功進行了革新與發展,最終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戲曲基本功,即四功五法,四功指唱、念、做、打,五法指手、眼、身、法、步。四功是戲曲表演的主要手段,唱功,主要指演員根據故事劇情的轉換以及故事人物情感變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唱功在戲曲藝術表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念白,念白主要以朗誦為主,節奏感和音樂性比較強,訓練時要注意輕重、緩急、抑揚的變化。做功主要指演員根據人物塑造的需要表達人物內心活動時的表演,包括水袖、翎子、甩發等。而打功是武術基本功,主要訓練演員的腰、腿、把子等基本功,有些戲曲劇目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就需要借助武打動作來完成,讓戲曲藝術的表演更加豐滿。在戲曲表演中,只有將四功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更加豐富的戲曲表演[2]。
“唱功講究同時并用口、手、眼、身、法、步,唱戲的時候,需要結合唱詞,用眼神傳達戲曲情感,表達戲劇人物的喜怒哀樂,另外,身、手、法、步也需要配合唱詞,協調肢體動作。
通過對這些基本功進行有效的學習與繼承,并將其進行巧妙的設計與運用,不僅能夠發揮出不同功夫的不同效果功能,更能夠表現出戲曲藝術中獨特的藝術特性,將相關的戲曲情節真實的再現,對人物的形象進行更好地塑造,由此來增加戲曲藝術的魅力與感染力。我國戲曲藝術的很多前輩們為了能夠更好地繼承和發展我國的戲曲藝術及魅力,都是從小就對相關的基本功進行反復、刻苦的練習。例如:我國的著名表演藝術家蓋叫天,將相關基本功的練習總結為“苦、勤、學、思”這四個字[3]。其中的“苦”就是指拼搏的精神;“勤”則是事業第一,不二法門;“學”有著孜孜以求。繼承傳統的意蘊;而“思”就是融會貫通,探索創新。正是這種精神對蓋叫天的支持,才能夠幫助他獲取其中的真諦。
戲曲這種藝術形式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去,就必須根據時代的具體需求來審視自身,并去了解廣大戲曲觀眾們的審美需求,從而在繼承這一基礎行,不斷地去進行改變,并融入現代化科技的表現手法,來培養出能夠滿足戲曲觀眾們實際需求的新型戲曲人才,并使得戲曲事業在此繁榮昌盛。因此戲曲的形式在進行改變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增加精品意識,并去實施精品戰略[4]。在進行劇目的建設上面應當主動地去新編一些歷史劇,并要求戲曲的創造人員能夠在繼承了其良好的表揚技巧以及人物塑造基礎上,創造出一個滿足廣大戲曲觀眾審美需求的優秀劇目,只有這樣,戲曲才能夠在不斷激烈的藝術形式競爭中去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繁榮。
其次,戲曲行業應當將重點放置在優秀專業人才的培養上面,并需要培養出來的戲曲藝術工作者們能夠與時俱進,并在延續了戲曲自身藝術特性的前提下來進行不斷的形式創新,從而滿足廣大戲曲觀眾的藝術需求。因此從事戲曲行業的藝術工作人員,應當在學習文化以及文藝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地加強自身基本功的練習,并借此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并為戲曲事業的繁榮發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我們也相信,戲曲這一中華民族藝術長河中的瑰寶,在經過精雕細刻與創新之后,也能夠在現在這個時代彰顯出自身的藝術魅力。
在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發展積淀過程中,戲曲藝術越來越成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優秀的戲曲藝術不僅需要良好的曲目作品,還要有優秀的戲曲演員運用精湛的戲曲技藝來展現,基本功是戲曲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論是唱、念、做、打,還是手、眼、身、法、步,都是一個戲曲演員具備技能,也是戲曲藝術自身所不可缺少的。因此,戲曲演員要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傳承戲曲事業。
[1]郭瑞青.傳統戲曲與武術關系研究的現狀與未來[J].戲劇文學,2014(05):78~82.
[2]姚曉婷.論戲曲演唱行為習慣對民族聲樂演唱的影響[J].音樂天地,2014(09):49~51.
[3]呂珍珍.戲曲藝術傳承為何必須口傳心授[J].戲曲藝術,2014(03):55~59,63.
[4].海上藝壇·縱論中青年戲劇家淮夢繞梁——梁偉平表演、唱腔藝術研討會[J].上海戲劇,2014(S1):48~68.
(作者單位:長治文化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