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真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 濟寧 272000)
對于中國環境下任務型英語教學法應用的思考
劉真真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 濟寧 272000)
本文通過探究任務型教學法的內涵,總結任務型教學法的優缺點,揭示了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國實施遇到的問題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旨在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任務型教學法更好地適應中國環境,使其優勢得以真正的發揮。
任務型教學法;內涵;問題;解決方法
近年來,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國英語教學課堂中被廣泛提倡和應用。然而,對于任務型教學,以及其在中國的具體應用情況缺乏一個完整的、系統的認識。許多一線教師缺乏對于任務型教學法的內涵正確把握,課堂任務活動往往流于形式。如何準確把握任務型教學法,更加有效地將其應用于英語教學課堂,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任務”在外語教學領域是個使用廣泛、涵義多重的術語。Crookes ( 1986) 認為任務是一項有特定目標的工作或活動; Willis ( 1996) 把讓學生“做事情”稱為“任務型”教學:Nunan( 1989) 則把任務定義有目標的交際活動或為達到某一具體目標而進行交際活動的過程。
任務型教學法的其本質特征表現為:互動性原則;語言材料的真實性原則;過程原則;重視學習者個人經驗對學習促進作用原則;相關性原則。
教學任務能夠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和交際能力。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任務型教學法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娛樂輕松地高效學習。任務型教學法關注學習過程,通過與老師、同伴進行意義協商,使學生能夠在“做中學”。
然而,任務型教學法也存在著缺陷。任務的設計和操作都需要老師的引導,對老師的專業知識素質以及教學素質的要求很高。任務的難度是否適合學生的現有水平,難度梯度設計的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任務設計的順序是否具有系統性和延續性,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難題。
4.1 中國缺乏實施任務型教學法的環境
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對二語習得極具針對性的教學法。而中國大面積缺乏二語習得的環境, 英語不是第二語言, 而是外語。與此同時,任務型教學法要求小班教學, 而中國的現實卻是大班設置;中國教室固定的課桌椅也 不利于任務型教學的常規小組或結對等課堂活動。
4.2 中國現行考試制度的制約
中國現行的考試體系仍然是應試的, 考查知識點等而非學習者完成任務的能力,這種考試和學習的不對稱性制約著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國的發展。中學階段時間緊任務重,只能拼命抓考試成績,盡管任務型教學法有諸多優勢,教師卻無暇顧及。另外, 學生的考試成績與教師的職稱評審制度掛鉤,嚴重影響了教師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的積極性。
4.3 中國缺乏實施任務法的合格的師資隊伍
教師對于任務型教學引起的教師角色的變化難以適應,同時任務設計負擔過重。中國大多數教師本身的外語就不地道, 缺乏真實性, 難以達到任務型教學的最基本的素質要求。中國從未有過對外語教師進行有關任務型教學的系統性培訓, 缺乏對任務型教學的核心理念與模式的理解。
任務型教學模式并不是課堂唯一有效的方式,也不必按照某種套路去操作,可以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創新方法,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任務型教學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因此, 教師要主動加強自身的繼續教育, 從實踐到理論的各個方面不斷完善自己。為此, 教師應做到: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增強語言的地道性;學習任務型教學法的內涵,掌握其精髓。針對任務型教學語言環境缺失的問題,本文認為任務型教學還要努力建構語言課堂以外的“自然與真實的”語言實踐環境。
任務型教學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提高學生在真實情景中交際和語用能力。本文通過探究任務型教學的缺點,以及其在中國環境下應用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中國環境下解決制約任務型教學法發揮其優勢的方法。本文旨在給英語教學工作者以啟示,幫助其更好的理解和應用任務型教學法。
[1] Crookes G. Task Classification:A Cross Disciplinary Review (Tech. Rep. No. 4)[M]. Honolulu: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enter for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86.
[2] Nun an, D. Designing Tasks f 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 Will is D. A Framework f 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Longman, 199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not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summari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reveals the challenges it fac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reasons underlying it. This article aims to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to make it better adapted to Chinese environment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its advantage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nnotation, problem, solution
劉真真(1991-),女,漢族,山東泰安人,研究生,曲阜師范大學,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G424.1
A
1672-5832(2016)11-00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