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亮
曼之fashion
潘曉亮
最近10年的時間里,80后的陳曼女士成為了是中國國內最成功的女性攝影家,同時也是商業價值最成功的攝影家,同時她也被稱為“當代數碼媒體技術與傳統攝影媒體及繪畫結合的第一人”。研究當代國內攝影時尚生態圈,從陳曼開始,是最佳選擇。
攝影 時尚 陳曼
陳曼是國內的頂級時尚攝影師之一,但千萬別對她頂禮膜拜,她只是一個很會拍照的北京大妞——國內知名專欄作家洪荒。
北京大妞陳曼的藝術求學經歷可以說是根紅苗正,順風順水。在她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偶然的機會,還不怎么會說話的她畫出了家里突然竄出來的老鼠,居然繪制的有模有樣,陳曼媽媽就送她去少年宮學習繪畫。這天份的來源,后來據說是一直從事廣告牌繪制的陳爸爸。在其后的繪畫求學歷程上,陳曼可謂之“學院派”的最佳代言人,她先是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中央戲劇學院以及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系。但是大學期間,生性散漫的她退學于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但是在大學期間受到了傳統繪畫、平面設計、舞臺美術、建筑設計的專業訓練。
2003年,還是學生期間的她,為陳逸飛創辦的《vision》雜志拍攝了“雙米”系列,盡管當時的她毫無名氣,還是一個大學在讀的學生,但她后來一貫的“曼之時尚”風格已經呼之欲出。這組作品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轟動。她的作品已經沖破了中國傳統雜志的刻板與保守,洋溢出一種嶄新的時尚氣息,非常具有“國際化”的味道,讓人眼前一亮。這些照片完美的捕捉了當下社會年輕人的形態。他們浮華的外表、放肆的生活和不愿被禁錮的青春夢想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拍攝硬照的過程中,她遇到了另一個時尚界的大咖,著名形象設計大師李東田,這樣的合作機制,讓陳曼的時尚拍攝更加上了一個層次。李東田形象包裝上的國際化審美跟陳曼的拍攝風格起到了完美無缺的搭配感,而李東田在時尚圈已經建立的人脈也被陳曼提供了廣泛的拍攝對象,包含日后兩者相得益彰的另一位“曼之時尚“不可缺少的名字“范冰冰”。
隨著國內外出版社間的合作不斷加強,陳曼的時尚攝影之道路不斷的更上一層樓。目前陳曼早已排進全國前五,而時尚媒體的深層次合作,更加拓展了陳曼的圖片影響渠道。過去十多年間,法國的《preference》,《vogue》,《elle》,《bazar》,紐約的《unlimi》,國內的《青年視覺》、《時尚芭莎》、《嘉人》等,我們幾乎能想到的一線雜志,都以以約到陳曼為首選,可謂是檔期最難約的時尚攝影師。其中《vision》雜志,陳曼共拍攝了八個封面。從米老師和日本動漫到三峽和萬里長城,陳曼的風格體現到了國內外不同風格的組合。這個風格在陳曼的職業生涯中被不斷地調整和改變,成為她藝術作品中最為成功的藝術風格,也成為了改革開放以后青年藝術家最為仿效的攝影技巧。現在的商業時尚攝影圈,用她的作品作為商業評判的標準。阿迪達斯、dior、耐克、百事可樂和娜家等世界著名品牌都找到陳曼合作,她為阿迪達斯“sleek’活動做的目錄畫冊描繪北京新興的“城市酷感”,她為諾基亞拍攝大衛·貝克漢姆。這些作品都深受好評,備受贊譽。陳曼也找到一些機會在國際舞臺上重新定位自己,在國內外舉辦的展覽使國際上重新認識了中國的創意理念,也刷新了中國時尚攝影的新價值觀。特別是2011年,世界級展覽人凱倫·史密斯女士(Karensmith)親力策劃、執行陳曼在中國大陸的手機展覽。這是陳曼攝影里程上值得驕傲的一筆,她作為一名攝影師,率先開啟了美術館展覽攝影的先河,這也是陳曼在中國大陸的首次美術級別的展覽。此次展覽的兩個系列包含《五行金木水火土》、《四大天王》。陳曼的這些照片打破了現實束縛的作品。其中嫦娥一號的月球探測儀形象相結合,該作品后來被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舉辦的“今日中國設計”巡回展的海報。這一套作品后來被英國倫敦維多利亞收藏。
作為國內最成功的商業攝影家,她在時尚圈的影響力怎么證明呢?一個以陳曼名字命名的相機包居然要賣半個100d機身的價格。居然還供不應求。她的成功表示了中國藝術領域的變化和女性藝術家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陳曼的變化改變了中國攝影家的集體“視界,也實現了自身作為攝影師的角色變化。陳曼曾經創作的“祖國萬歲”。中國特色元素與當代攝影語言的完美結合。其中陳曼的重量不言而喻。在西方,商業攝影和藝術攝影的融合可以參見大衛·拉切貝爾。佛學中的“六塵”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相應的六種對鏡,即“色,聲,香,味,觸,法”也是六識所感覺、認識的六重境界。出道至今,陳曼在攝影界的疆域,可借用“六塵”一一對應。
一個80后的年輕姑娘用她年輕的眼睛和獨特的攝影技巧,用她的職業生涯記錄了中國雜志媒體以及藝術界的發展歷程。也在一個層面上讓她鏡頭下的明星臉龐更加的鮮活起來。在陳曼的鏡頭之下,王菲、范冰冰、李冰冰、周迅、辛迪克勞福等眾多明星被賦予了從前沒有被發掘的個性和魅力。關于她跟范冰冰之前的互相成就,更是國內時尚圈的一段佳話。也很難分出是她們倆誰成就了誰。范冰冰作為國內超一線的最當紅女明星,但陳曼作為一個最牛的攝影師,真的可以說是抵得上百萬雄師。這些年,可以說最為美麗的范冰冰都是陳曼拍攝的。我們感受到的是陳曼鏡頭下嫵媚動人又充滿了攻擊性的時尚魅力。一直以來,媒體的評價是,陳曼鏡頭下的范冰冰都是最有感覺的。以至于有人說陳曼把范冰冰的美貌最真實的還原了,日本的網友看了照片驚呼“美的不像人類。”自從兩人捆綁到一起以后,范冰冰的照片越看越有感覺。“曼之時尚”和“范式腔調”的碰撞也給我們帶來了一次次驚艷的藝術享受和視覺盛宴。
陳曼鏡頭下的視覺之美,一部分歸功于其出神入化的ps技術。她拍攝的明星模特似乎都處于一種失重的狀態,傾斜話的姿態好像漂浮在半空中。她的光線運用也非常細膩,色彩柔和,這可能來源于陳曼多年扎實的繪畫美術功底。這些大膽的色塊,有著濃重的色彩和夸大的視覺效果,這些讓人垂涎的魅力,都透露著華麗外表下的內心情愫。在最最關鍵的臉部線條規劃上,陳曼的處理光滑、細膩。臉龐充滿了雕塑般的光澤度,仿佛式娃娃或者木偶般精致。在拍攝角度上多采用低角度眼神光,后期會有很多細節的處理。比如模特的t型區,人中,鼻頭,下巴,顴骨的高光亮點。再配合化妝的完美搭配,最終呈現人物完美的一種視覺味道。
俗語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出神入化的ps技術也成為了一些討論的焦點。就拿陳曼最擅長拍攝范冰冰來說,有人這樣評價道,自從范冰冰的硬照出自陳曼之手之后,很多人會覺得,無論是誰都帶有范冰冰的味道。陳曼自己曾經說過,我的技巧可以拍成那樣,也可以收回來。而被ps的無比漂亮的范冰冰說,陳曼有自己的風格,是別人沒有的,我和她合作了這么多年,還是最愛她拍我的樣子。能把自己拍的漂亮,誰不喜歡呢?比如,范冰冰成為“范爺”,絕對有陳曼的助攻。
早最近的一組大片中,久未露面的林青霞出現在《elle》雜志上,不管期間運用了多少道后期工序,陳曼拍出了60歲林青霞的從容與瀟灑。我們要的不就是“看上去很美嗎”。
在最近的階段,陳曼已經不在證明自己,并且明確了藝術創作的道路。近年來運用電腦繪制的“雙米奇”系列,“少先隊成員”系列已經非常懂得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與當代攝影視覺藝術語言相結合。陳曼逐步向更深層地的哲學命題探索。
(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潘曉亮,女,江蘇昆山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研究方向:攝影、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