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曹珍
以職業培訓促進校企合作研究
文/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曹珍
開展職業培訓是利用學校與企業不同的資源和環境,以培養適應市場經濟發展、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模式。要促進校企合作深入快速發展,必須把職業培訓作為深化校企合作的主戰場。
職業培訓;校企合作;主戰場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全國唯一的環境保護類高職院校,近年來在服務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和環保企業,開展職業培訓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為了學院開展校企深度合作的主戰場。
(一)開展職業培訓順應了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過程中,不僅要通過課堂教學,使學員獲得樸素的理論知識,更要通過實踐活動,強調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體現了學校教育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是順應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開展職業培訓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雙贏。對企業而言:首先,企業參與職業培訓體現了社會責任。其次,企業參與職業培訓過程中有利于發現和儲備人才。再次,企業參與職業培訓獲得技術理論的支持。對學校來言:首先,學校參與職業培訓體現社會服務意識。其次,學校參與職業培訓有利于進一步的教學改革。再次,學校參與職業培訓拓展了有限的教學資源。
(三)開展校企合作實現了教師、學員與企業員工三方獲利。一方面,教師自我素質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學員綜合素質得以發展。另外,企業的員工的職后培訓得以保障。
(一)政府推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規與管理機制不健全。
目前,開展職業培訓的政策法規比較滯后,以及運行機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人、不穩定的主要原因。環保學院多年來開展職業培訓只是受環保主管部門的委托,受行政審批事項的限制。所以培養人才的針對性仍需進一步明確,課程設置與人才培訓是“瞎子摸象”。因此,職業培訓的發展呼喚國家和省政府出臺有關的政策法規。
(二)職業院校適應行業企業需求的能力不強。環保學院是由環保學校(中專)升格而來,過去專注于環保類專業職業學員的教育,在職業培訓的課程設置、培養方式、教學過程等方面尚不能與企業的需求吻合,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體制機制沒有形成。職業院校自身合作能力不強,產品研發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較弱,缺乏對合作企業的吸引力,尚不能從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標準、實訓基地建設、課程開發、實踐教學體系、人才培養與評價等方面進行深層次合作。
(三)企業參與職業培訓發展的動力不足。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以盈利為主要目標,其參與職業培訓發展的動力源自其經營目標。有相當部分的企業將參與職業教育視為直接或間接的利益損失,是否參與職業教育的發展,對于企業的投入和收益均不能產生影響,所以,企業在沒有相應激勵政策和法規約束的機制下,并不一定通過直接參與職業教育來獲得人力資源。
(一)實訓室進入企業模式。依托企業、園區建立院校與企業共用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由企業或園區提供實訓場地、管理人員和實訓條件,實訓設備項目列入職業教育建設項目規劃中,校企共同投入,按照符合企業生產要求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將校內實訓室建在企業。使單純的實訓室轉變成生產車間。基地以企業為管理主體,將其納入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計劃當中,由企業和學校共同設計學員的實訓課程,學員集中到生產性實訓基地頂崗實習、實訓和生產。教師到企業、園區實踐,企業師傅到校任教,實現學員的專業職業能力與企業崗位職業能力相對接、實習實訓環境與企業生產環境相一致。
(二)生產車間進駐院校模式。職業院校引進企業進駐學校,建立生產型實訓基地,實訓基地享受校辦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企業選派人員管理基地生產經營,指導師生的生產、實踐和實習實訓。幫助學校建立實訓課程體系;學校按照生產要求,將實訓課程納入整個教學體系當中,安排學員到基地頂崗實習,派教師到基地實踐,輸送優秀畢業生充實企業員工隊伍,解決職業院校缺乏真實生產場地和師生渴望真刀真槍參加生產的雙重矛盾。
(三)校企資源整合模式。校企雙方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共同簽訂聯合培養人才協議,企業依據自身的生產設備和技術人員情況,提出人才需求規格、專業設置的要求,由校企雙方共同制訂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將企業文化、生產工藝、生產操作等引入教學課程內容。學校負責學員的基礎理論課和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學員的實踐教學和技能操作到企業,企業全程參加人才培養過程,校企聯合培養人才的教育教學內容貫穿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通過整合校企資源聯合培養人才,使學員畢業后就能直接上崗,成為熟練的技術人才。
(四)產學研用一體模式。利用有條件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和學員研究開發的人力資源優勢和先進的實驗實訓設備,與企業共同創立集科研、生產、應用和高級技能型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經濟實體,利用經濟杠桿把雙方的利益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建立產學研用長效合作機制。師生共同參加合作企業的生產、設計、改造、研發等環節,既為企業提供人才和技術服務,又提高了師生的實踐能力,建立校企合作的產學研用一體模式。
此文為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環境保護人才培養戰略研究”(編號:13YBA041)的階段性成果。
[1] 丁曉軍. 談談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問題[J]. 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2014,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