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慧
(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讀《墜落的人》有感
趙家慧
(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墜落的人》是美國后現代小說家唐·德里羅的佳作之一。“《墜落的人》以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為題材,歷史背景恢弘,語言張力巨大,時空變化頻繁,敘事結構復雜,無比精準地刻畫了“9·11”之后的歲月中紐約人所深刻感受到的那種情感上的空虛與隱約的絕望。”本文主要就“墜落”一次展開討論,并由此淺談“9·11”恐怖襲擊對人們內心的觸動。
《墜落的人》;有感
在“911”十周年時,美國攝影師Richard Drew在911當天拍攝的名為“墜落的人”(Falling man)的照片再次與公眾見面。圖片中因為擔心引起民眾的恐慌,“911”后,只在小范圍內傳播過,圖片中的人頭部向下,一條腿自然彎曲,衣服隨風飄動,像一個自由落體,又好像是在飛翔,照片富有巨大張力,給人的內心造成極大震撼,照片的中的人物身份至今還沒有得到確認。2011年9月11日美國遭受了自珍珠港事件以來的最慘重的襲擊,恐怖分子劫持五架飛機分別撞向美國五角大樓和世貿大樓,世貿大樓遭到撞擊后迅速燃起熊熊大火,那些在世貿大樓高層工作的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變得極度恐慌,絕望,不知所措,大樓頃刻間變得搖搖欲墜他們看不到生存的希望,從世貿大樓縱身一躍跳下,結束生命,當時的美國媒體稱呼他們為“跳樓者”。
《墜落的人》以“911”親歷者基思災難來臨時的反應和來臨后的生活狀況為主線,描寫災難給人心靈帶來的巨大創傷,災難來臨時基思看到道“街道不復存在,已然變成了一個世界、一個時空,散落的塵土遮天蔽日,近乎黑夜。他踩著瓦礫和泥土,往北行走;人們從他身邊跑過,有的臉上系著毛巾,有的頭上頂著上衣。他們用手絹捂著嘴巴。他們手里拿著鞋子,一個女人兩只手里各抓著一只鞋,從他身旁跑過。碎片和殘礫在他們四周不斷落下,有的人在奔跑中跌倒,神情茫然,動作笨拙;有的人鉆到小車下面躲避。①”災難后基思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生活狀態,整日被悲傷填滿,沉溺于玩撲克,然而玩撲克卻又使他想起災難中喪生的牌友,如此惡性循環,基思生活在巨大的回憶與痛苦之中,直到小說的結尾都沒能擺脫災難給他帶來的困擾。“《墜落的人》講述了“9·11”后美國一個普通家庭情感離合以及心理和精神創傷的經歷,展示了歷史性事件對于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巨大影響。作者將看似混亂的不同人物的記憶碎片記錄下來,再加以匯集,呈現出多重敘事聲音。②”
“911”事件后行為藝術家戴維.雅尼阿克發明了一種名為“墜落的人”的行為藝術表演,他在事先不通知任何人的情況下,在各個場合進行高空墜落表演,使得災難一次又一次的“重演”這仿佛使他們感受到了高空墜落的感覺,也不得不使人們再一次想起災難中遇難的人們,再一次給人的心靈造成巨大沖擊,藝術家以這種方式悼念災難中死去的人們,美國民眾也不斷回憶起過往的種種情景。
唐.德里羅在《墜落的人》一書中著重描述災難給人精神造成的巨大創傷和災難過后對美國民眾生活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洛杉磯時報》評論說:《墜落的人》是一部攝人心魄的合唱作品,它更多的是關于通過單個家庭的生活展現的公共歷史事件的心理輻射作用,而較少關心事件本身。德里羅在內心發問:“現在我們如何生活?”
英國《衛報》以《最好的防御是公道》為題指出“美國人必須公道,才能真正制止奧薩馬在阿拉伯和穆斯林社會中得到的廣泛支持。”美國以超強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以一個霸權主義國家的國際地位強行干預別國政治,使得別的國家變得各種不完整,這使他們感到受到了侮辱,他們努力抗爭,卻得不到應有的公平待遇,眼看著他們的國家分崩離析卻束手無策,而軍事上又無法做到有效的抗爭,所以他們鋌而走險發動恐怖襲擊。書中圣戰者阿米爾在看美國電視的時候看到的卻是“目光怪異的男女在電視上哈哈大笑,他們的軍事力量玷污了兩個圣地的土地”而他們要保護這片在他們眼中神圣的土地。
小說對于美國的這種做法毫不掩飾的加以批判,有人批評德里羅對恐怖分子的描寫的這種寫法是對美國人的侮辱。
美國專欄作家羅伯特.薩默森說,恐怖活動炸毀的不僅僅是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的一部分,而是美國的平靜和安全感,美國人的自由假日從此畫上了句號。
“911”事件后美國政客煽動民族情緒,大力發展軍事設施,這一舉動也得到民眾的空前支持,而“911”事件本身成為了巨大的導火索,這直接導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讓這些國家支離破碎,而戰爭的結果是產生了兩個畸形兒,一個是因為美國的反恐策略使得政府消失,軍閥占山為王,渾水摸魚導致反恐越反越恐,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事件,2015年12月加利福尼亞州恐怖襲擊事件,圣貝納迪諾恐怖襲擊事件等等,這只是近期的一系列恐怖襲擊案,美國政府加大反恐力度打擊塔利班,如此惡性循環,使得美國民眾對于美國政府的信心大打折扣。二是因為美國發動戰爭的原因產生了大量難民,難民大量涌入歐洲使得歐洲國家不堪重負,而歐盟成員國按照人道主義救助協議不能去驅逐難民,而難民的涌入使得歐洲國家面臨就業,福利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歐盟成員國英國在2016年6月23號通過全民公投宣布脫離歐盟。美國反恐所產生的這兩個畸形兒直接或間接地改變了世界格局,而美國的恐怖主義威脅也空前的巨大。
小說《墜落的人》不是單指世貿大樓上墜落的人,“911”事件使美國失去的不僅僅是三千多人的生命,不僅僅是五角大樓和世貿大樓的經濟損失,人們的心理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們對于美國的信心正在墜落,對于上帝的信仰正在墜落,而美國曾經引以為傲的能呼吸自由的空氣的社會氛圍儼然已經成為一個烏托邦。
“911”事件帶來的深遠影響,戰亂,苦難,疾病無時不刻不在刺激著我們的神經,也在不斷警醒著后來人,硝煙并沒有遠去,而今自由女神依舊高高的佇立在紐約自由島眺望著遠方,表達著對自由,民主的向往。
注解:
① 唐.德里羅《墜落的人》
② 楊金才 《“9·11”之后美國文學發生了什么》
趙家慧,內蒙古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I06
A
1672-5832(2016)08-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