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遙
(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淺析“四個全面”的內涵及外延
羅 遙
(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陸續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思想,這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而提出并形成的戰略布局。 “四個全面”戰略架構也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針對新形勢下的機遇、挑戰和歷史任務而提出來的重要戰略思想。作者擬從“四個全面”的戰略背景、形成過程、科學內涵、邏輯關系及重大意義等外延理解進行闡析。
四個全面;改革;法治
“四個全面”是黨和國家在探索的經驗、積累的規律基礎上的整合。
我們認識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為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提供持續的動力;同時,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針對出現的一些社會治理方面的問題,總結了相關的經驗,又提出了要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開全面依法治國,也是不能夠順利建成的;再有,結合著黨內現在存在的這些問題,通過堅持“八項規定”、反對“四風”、高壓反腐這些經驗我們認識到,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領導核心,黨的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政治保證、組織保證和作風保證,從這個角度來看,全面從嚴治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這“四個全面”是在我們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探索的經驗、積累的規律的基礎上整合起來。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全面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特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中,不斷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逐步形成了全面發展的思想。“四個全面”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全面發展的思想在現階段的集中體現。
關于“四個全面”的形成,每一個都有一個逐步提出、日益明晰的過程。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小康之家”的設想。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2007年,十七大要求:“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2012年,十八大將“建設”改成“建成”,進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斷發展。2012年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問題作出重要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目標。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
第三,全面依法治國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不斷加強。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國提到治國方略的高度,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2012年,十八大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2014年10月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把法治建設作為中央全會的專門議題,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
第四,全面從嚴治黨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不斷對黨的建設作出部署。鄧小平同志一再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1994年,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002年的十六大和2007年的十七大,都提出了黨的建設的基本格局。2009年,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命題和任務。2012年,十八大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并再次強調要從嚴治黨。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進一步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要求,并對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進行了部署。現在,又直接使用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表述。
在逐個強調每一個“全面”的基礎上,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治國理政大思路的高度,進一步對“四個全面”進行重要整合,明確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概念,使這“四個全面”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我們黨在剛剛進入新世紀新階段的十六大就提出的一個管長遠管全局的重大戰略目標,其重要科學內涵有5個方面: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覆蓋人群之全面,即“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二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覆蓋領域之全面,也就是“六個更加”,即“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三是指實現國民經濟發展之全面,即推動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全面發展,以利于緩解一系列重大矛盾;四是指我們黨在新世紀之初要推動建設的三大文明協調發展之全面,即要推動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協調發展;五是指人的發展之全面,就是要在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基礎上,逐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即更加關注并努力滿足中國十幾億人口特別是普通人的多方面發展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講話中闡述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邏輯關系:“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 3 個‘全面’的關系,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蓋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具有戰略統領和目標牽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通往安定和諧小康生活的“必由之路”、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奮斗目標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使我們黨堅強起來,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成為強勁有力的火車頭。“四個全面”已經成為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八大以來最新確立的戰略布局。它更加完整地展現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總體思路和框架,也進一步突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主攻方向。堅持“四個全面”,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戰略導引。
[1]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正確理解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J].求是,2015,(04).
[2] 黃葦町.新時期黨的人民性在于尋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EB/O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1-06-03.
[3] 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 /c_118164235.htm.
[4]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4-10/23/c_1112953330.htm.
[5] 曾偉.習近平首提“全面從嚴治黨”透露三大信號[EB/OL].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18/c1001-26235016.html.
[6] 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強調: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N].人民日報,2014-12-15(1).
[7]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動全黨全國共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N].人民日報,2015-02-03(1).
[8]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9]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 習近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匯報[N].人民日報,2015-01-17(1).
羅遙,女,漢族,成都人,四川師范大學行政人員,研究生學歷。
F274
A
1672-5832(2016)08-0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