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才子佳人小說《駐春園》中的女性情誼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凌 昊
(日本關西大學)
?
知己情誼里愛與妒的糾葛
—明清才子佳人小說《駐春園》中的女性情誼考
凌 昊
(日本關西大學)
[摘 要]明清時期最為活躍的才子佳人小說立足于男女兩性戀愛婚姻,頌揚女性才情,關注女性命運。雖然是在男性視角的凝視下誕生于男性文人筆下的人情小說,但作品中女性意識的體現也是對這一文學流派研究中最值得探討的問題之一。其代表作《駐春園》中姐妹之間的一系列錯綜復雜的同性關系極大地豐富了作品中的女性書寫部分,“她”與“她”者之間的情感交錯成為研究男權社會下男性心目中理想的兩性和同性模式不可忽視的層面。
[關 鍵 詞]才子佳人小說;《駐春園》;女性;同性情誼
在明清時期誕生的才子佳人小說往往都有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內的兩名以上女性的出現,而且她們彼此之間都不乏交集和淵源。但《駐春園》中女性與女性之間隱藏于細微之處的糾葛和較量是其他同類作品中鮮少看到的。《駐春園》中的云娥和綠筠,雖非親姐妹,但也算得上是一見如故的知己和彼此的精神伙伴,一個是溫順賢淑卻敢于拋棄一切為愛情私奔,一個是聰明勇敢卻為素未謀面的心上人多年來守節自持,她們身上既有與對方相通的性情,又為彼此填補了對方性格缺失的部分。
在作者筆下,家中遭遇變故的曾云娥與收留她的吳綠筠是出于對彼此的仰慕之情而結下的姐妹緣分。因家教森嚴,無法外出的二人只能日日在院中作詩解悶,關系日益親密。云娥和綠筠每日“在后院盤桓,兩人甚是相得”(第六回),看見美好的景致便相約共賞并吟詩作對,為對方的才學所折服的同時,更是日漸形影不離;又或者是觸景生情心生哀怨,而對方亦有同感,借此相互慰藉、相互陪伴,于精神、于心靈都是可以依靠的朋友。
這種看似相安無事不起波瀾的姐妹情誼是否持久,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男性的介入與否。曾、吳二人之間開始產生嫌隙始于一封信函。黃生借書對云娥傳情,信函和信物卻陰差陽錯被綠筠收到。性格向來直來直往的綠筠心中暗嘆人心未可測,原本是日日相伴的好姐妹,為何還有事情瞞著自己。好奇心促使她偷偷拆開信來看,書信的落款讓她驚訝于與姐姐傳情的竟然是當日與自己有過婚約并讓自己為之掛念的黃生。
一邊是情同手足的姐妹,一邊是芳心暗許的情郎,這種突如其來的“沖擊”讓她一時亂了陣腳,心中反復思忖該如何面對云娥。于是便有了后來原本豁達開朗的她句句帶刺反問云娥,云娥卻一頭霧水的情節。
這個情節可謂是曾、吳二人第一次真正把閨閣之外的話題搬到明面上說開來。云娥和綠筠之間的情感變化大致可以總結為:一見投緣→形影不離→暗生嫌隙→臆測揣度→冰釋前嫌→感情升溫,到最后如愿以償嫁給黃生,二人也實現了長期彼此陪伴的愿望。在兩個人產生間隙卻不互相挑明的階段,綠筠步步緊逼、句句諷刺,云娥不明就里卻無法招架,直到綠筠把滿腹的委屈發泄出來。她一方面埋怨姐姐隱瞞真相,不把她當好姐妹,另一方面替黃生打抱不平,責怪姐姐為何明知黃生為她流落異鄉她卻無動于衷,連自己作為旁觀者都為之傷心不已。綠筠對姐姐的愛慕源自于對她的惺惺相惜,但二人同時傾心于黃生,黃生卻與姐姐情投意合,這種由愛生妒的情感糾葛成為二人之間姐妹情誼的一個巨大阻礙。這個阻礙的始作俑者看似是那封陰差陽錯的信函,其實不然。對綠筠和云娥來說,被圈于封閉的閨閣之中與外界相隔絕,這種空間上的局限讓同性的世界與異性的世界明顯區別開來,在這個同性世界中,她們可以是共同的盟友、姐妹、知己,沒有所謂身份地位的高下,沒有依附與被依附的關系,她們暫時不需要承擔外界環境和父權社會賦予她們的妻子、母親等身份,不需要為了適應這些社會角色而得到男權的肯定。在這樣一個平等的小環境下,她們站在同性關系天平的兩邊,深厚且單純的姐妹情誼讓她們暫時處于幾乎平衡的狀態。而恰恰是男性的介入打破了這種短暫的平衡,原本相安無事的同性關系因為外來力量的突然侵入變得不平靜,這個變化不但使得姐妹二人站在了情感的對立面,也將她們從同性世界的小環境中推到了外部世俗的大環境里面,讓她們不得不面對兩性世界和男權社會的現實。
這種妒忌與自私感產生的源頭是復雜的:原本與自己更似一個整體的姐姐有了“外心”,心中有了掛念的人卻不與自己分享,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黃生”作為一股突如其來的外力破壞了她與姐姐的親密,她是怨恨黃生的;明明是與自己先有婚約的黃生,卻暗暗與姐姐生出情愫,心中不但不掛念自己,反而甘愿為了姐姐流落他鄉,令為他守節的自己心疼不已,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她是怨恨姐姐的。但不管怎樣,兩性關系如同一股強大的暗流涌入這個封閉的同性世界并打破往日的平靜是不可否認的。雖然二人從生出間隙的階段開始就有了男性的介入和參與,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二人冰釋前嫌和感情升溫也是有兩性關系的因素存在的。云娥因相思成疾臥病在床的時候,是綠筠幫她出謀劃策,給她精神和心靈上的慰藉;吳母為云娥說親的時候是綠筠出言阻止,在長輩面前替云娥作掩護;在為云娥和黃生策劃私奔的時候,她義無反顧地站在姐姐這邊,甚至不惜將自己的幸福也全盤托付到姐姐身上。
云娥面對綠筠對自己的傾力相助也感激不已,聽說綠筠被選入宮誓死不從,為綠筠扼腕嘆息的同時也心疼她為黃生守貞多年卻落得如此境地。這種姐妹情深的細膩之處在作者筆下被發揮到了極致,女性的感性與敏感在此可見一斑。二人從之前的互生猜忌到后來的相互扶持,共同走過人生艱難的坎坷,在金錢和精神上給對方不遺余力的幫助,最后雙雙得以實現“得一才郎,得一姐妹終身聚首”的愿望。
只是,在曾、吳二人冰釋前嫌之后,她們對彼此的幫助和寬慰是否還如最初那樣不摻雜一點私心?顯然作者有意將她們之間的裂痕縫補好,試圖將它恢復到一開始我們看到的無私的、只在乎心意相通的純真的姐妹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女性的同性關系無法脫離男性為中心的社會而單獨存在,即使作者筆下有過短暫平靜又單純的“她”的世界,但卻是以男性的介入而告終,而這種原本無性別差異的關系也終將貫穿著男性話語權、被作為兩性關系的陪襯和對照而存在著,那種原本單純的姐妹深情也因為有了第三者的介入而變得復雜和深不可測。作者在這部作品中書寫了在男性視角理解下最理想的姐妹知己之情,將男性心中刻畫出的理想女性的優點一點點浸入這種女性同性情誼中。歸根結底,不論是賢淑還是勇敢的女性,她們身上都有一種共同的特點:不妒之德。作為受社會男權思想大潮影響的男性文人,在現實世界無法滿足其個體生命對仕途與愛情的要求時,他們便借助文學作品來幻想和表達自己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渴求。而文中這種兼美模式便是文人們最理想的愛情婚姻模式。雖然曾云娥和吳綠筠一度因為男性的介入而產生感情的不和,但最終作者賦予曾、吳二人既得才郎又得姐妹看似完美的婚姻歸宿,其實也旨在表達當時社會下的男性社會對女子“不妒之德”的贊美,變相地強調女子有“不妒之德”才能有好的結局。這種根深蒂固的婦禮規范作為傳統父權社會強加到女性身上的“優秀品德”,左右著女性的意識和情感,拒絕她們有任何反抗和動搖男性話語的行為和心理產生。于是,在這種背景下,男性眼中的女性關系可以是單純的、簡單的,心甘情愿為父權服務的。在如此根深蒂固男權思想的影響下,男性文人們便忽略了女性關系中多變復雜的一面,片面地認為在深厚的知己情感中,愛可以戰勝一切矛盾點,包括消除兩性關系中同性的對立關系。這種扭曲的女性道德觀,最終都皈依到男性話語權的壓制下。所以,男性筆下的女性情誼,應當是將所有不合理點納入世俗社會所能接受的合理的范圍內,使它們始終處于男權勢力的包圍之下的一種被遮蔽的、不全面的女性情誼,而這種不全面性,也恰恰驗證了傳統男權制不斷對女性進行壓抑、扭曲和馴服的強烈欲望。
參考文獻:
[1]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商務印書館,2011.
[2]蘇鐵弋.《駐春園小史》考[J].圖書館雜志,1987(6).
[3]王穎.才子佳人小説史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4]蘇建新.中國才子佳人小說演變史[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中圖分類號]I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8854(2016)02-0018-02
作者簡介:
凌昊,女,日本關西大學中國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關西大學中國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明清時期的白話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