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吉林省通榆縣文化館培訓部,吉林 通榆 137200)
?
如何讓學生愛上美術課堂
李 英
(吉林省通榆縣文化館培訓部,吉林 通榆 137200)
[摘 要]克服美術教育中的困難,讓學生集中精力上好美術課,愛上美術課。
[關 鍵 詞]美術教育;兒童;興趣;多媒體
學習啟蒙階段的小學美術教育,是兒童時期美育教育內容中不可缺少的。處在兒童時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某種因素,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碰到困難,便產生注意力分散,不能對學習內容有持續性,學習成績會下降。如何克服這種情況的發生,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上好美術課呢?
在教學中,我們始終把《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作為訓練學生的依據,將教學的目標放在首位。注重學生的經驗積累和體驗。同時要創設育人氛圍為學生的活動搭建平臺。教學“我要上太空”一課時,很多學生在課堂上默默地靜坐著,還有個別學生在下面自言自語,不知道講什么。問其原因,原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能上太空?上太空做什么?本來活躍的課堂氣氛驟然降溫了。確實,學生的想象力必須在已有的經驗基礎上才能形成,我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于是,我通過圖片給予講解、引導,學生才有了了解。這時學生的想象力迸發了,都能設計出風格各異的太空飛行器。
生活中到處都是美術課的資源,我們要善于發現它、捕捉它。要充分利用這一源泉,讓學生多多去接觸、去體驗。讓學生到大自然中捕捉并享受生活。教師要循循善誘,找準時機在提高學生創作的同時要學會評價,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的基礎上,以達到創造美的目標。
如何使學生喜歡這門學科,教師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激起學生的學習創作的興趣,才是真正的藝術。
小學階段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跨度相對大些。他們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差別。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盡量設計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課業。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我們在課業設計上盡量滿足他們。如《畫臉譜》一課,我就因材施教,讓高年級的學生仿照涂鴉,他們必定會失去興趣,這樣課堂氣氛一定低落。這時我將課題稍稍改動,變成讓學生來當京劇表演大師,場面馬上變得熱情高漲起來。他們會像在屏幕上看到那樣在臉譜上涂滿了五顏六色的濃厚色彩。一堂情緒高昂、色彩紛呈的課堂便形成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了,學習積極性增強了,從中就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全部知識進化的源泉”。愛因斯坦的話道出了兒童的想象力在他們一生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他們兒童成長階段的重要性。一幅小的作品,就是他們小小心靈世界的流露。兒童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以及手法的展現,正是兒童小小的內心世界的呈現。
但是,我們組織的美術教育培訓班上,經常發現有一部分學生總是對某些課業有疑惑。他們中間不免有一部分人總覺得美術課上得不如意。連一張像樣的簡單的畫都不能完成,更不會去欣賞了。如《找春天》,我們要求學生抓住春天的特征,在教師設計的幾張美術作品中指出哪個作品最能突出春天,然后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再畫幾幅作品來突出春天。
針對這種情況,我因材施教,個別指導。引導學生知道一年四季的變化以及每一個季節的特征,最后要求他們講一講春天有什么變化,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教師引導到位了,學生信心十足了,教師預設的學習目標也就完成了。
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讓他們去發現其中的樂趣,畫他們最想畫的事物,教師只是事先做一些啟發式的引導。設計開發他們想象力的創作平臺,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長期下去他們的學習信心增強了,想象力豐富了,個性也得到了發展。
美術是視覺藝術,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依據美術的這一特征,將多媒體的教學形式運用到教學中,如常用的圖片、實物、模型、幻燈等一些“輔助工具”。改變枯燥的、乏味的課堂教學氣氛,使課堂教學變得多樣化并且情緒高昂。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的使用,課堂教學內容變籠統為具體,變抽象為形象,變模糊為清晰,變難為易。
如教學生畫荷花,我們可以發動學生收集大量的圖片,通過CAI演示,讓學生欣賞。認識、體會、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再進行臨摹、訓練。這樣的課堂教學生動而精彩不拘一格。有的教學我們可以播放一些兒童喜歡的動畫畫面,以此來增強色感,學生易于接受。如二年級的一些課堂教學,我們可以播放一些動畫片來引導。這樣一來兒童既高興又增強了他們的想象力,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完成課業。盡管多媒體教學融形、色、光、聲為一體,刺激學生的感官,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教學中教師要把控好,掌握好度,避免學生“看熱鬧”的現象發生,影響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海棠.如何讓學生真正愛上美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3(20).
[中圖分類號]G7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8854(2016)02-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