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慧 賈碩
民革山東省委會參政議政工作的三個“面向”
◎韓景慧 賈碩
2016年年初,民革山東省委會重點調研課題《拓展市場,創新方式,提高我省農業保險發展水平的調研報告》獲山東省2015年度各民主黨派省委會、省工商聯及無黨派人士重點調研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這個獎項只是民革山東省委會參政議政工作諸多成績中的一個。2012年換屆以來,民革山東省委會全面貫徹中共十八大及十八屆歷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參政能力,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民革山東省委會(以下簡稱“省委會”)注重圍繞和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把工作重點放在參難題、議重點、謀發展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全面深化改革的難點問題、推動創新創造的關鍵問題上。特別是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發展相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后(以下簡稱“藍黃戰略”),省委會按照中共山東省委深入實施藍黃兩大戰略為引領、增創區域發展新優勢的要求,匯民革全省之智、舉民革全省之力,圍繞國家藍黃戰略實施積極建言獻策。
“從山東半島到遼東半島,最短直線距離只有106公里,如果采取南橋北隧的方式,就可以形成縱貫我國南北的東部沿海戰略大通道,將東北地區、環渤海區、長三角、珠三角等四大經濟區域串聯起來。”在山東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暑休研討會上,省委會主委孫繼業針對藍黃戰略提出了關于加快渤海灣跨海通道建設的建議,受到了與會人員的高度關注并引發了熱烈討論。在此之前,省委會在省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作了《立足半島一體化,打造藍色經濟區》的大會發言,同時還提交了集體提案,提出了確立“一體化”戰略實施重點、形成區域競爭合作機制、培育區域共同發展市場體系、壯大半島優勢產業、建立綜合評價體系等五個方面的建議。省發改委在對該提案的答復中認為,“五點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將在今后出臺的《關于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的意見》中,認真吸收借鑒提出的建議。這些意見,對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規劃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省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省委會又提交了《傾力扶持海洋生物產業,打造“藍區”騰飛的引擎》的大會發言,并提交了《關于推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城鎮組團協同發展機制建設的建議》等4個提案,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2012年11月,孫繼業再次帶隊赴東營、青島、煙臺等地,就藍黃兩區統籌一體、開展區域協同發展進行調研,指出藍黃兩區在地區分割、產業同構、要素外流、無序競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加大兩區融合發展協調力度、加強藍黃兩區統一規劃、完善兩區績效考核等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對策,受到有關方面高度評價。為打通山東半島至遼東半島的交通壁壘,2014年,孫繼業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的建議》;2015年,省委會邀請民革中央領導到煙臺等地調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關于加快推進渤海灣跨海通道建設的建議》調研報告,引起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委高度重視。該項目如若實施,“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將成為現實,這對于振興東北和加快東部沿海地區發展,擴大與東北亞及環太平洋地區國家的交流合作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為進一步推動“黃三角”開發建設,2012年9月,民革濱州市委會調研組赴濱州經濟開發區調研,在全面分析了濱州開發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后,認為濱州經濟開發區已經具備了上升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的條件。10月,濱州市委會向省委會提交了《關于推動濱州經濟開發區上升為國家級開發區的建議》。11月20日,省委會向民革中央提交了濱州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申報材料。報告認為,“黃三角”開發建設大有可為,戰略性調整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亟待進行。時任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對調研報告高度肯定,并就濱州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作出了批示并轉交商務部。同年11月28日,時任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專門對報告做了批示。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關于山東濱州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要求升級后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致力于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致力于增強體制機制活力,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向以產業為主導的多功能綜合性區域轉變,充分發揮窗口、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這意味著開發區此后將獲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吸引更多國內外大項目、好項目入駐。2014年,省委會配合民革中央調研,并形成關于建設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農業高新區的建議,該建議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和汪洋副總理的批示。邀請民革中央領導調研,并形成關于青島西海岸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的建議,該建議也得到了國務院的批準和落實。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強調相關各國要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這一跨越時空的宏偉構想,是應對全球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山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一帶一路”戰略也引起了山東民革黨員的強烈共鳴。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孫繼業提交了《關于將山東省納入國家“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實施范圍的建議》,提出,山東省自古與“一帶一路”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尤其是近年來,山東省與東盟經貿往來日益密切、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與東盟的國際經濟合作不斷加強,具備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良好基礎條件。建議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采納,山東的青島、煙臺等被納入沿海重要節點。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孫繼業領銜提交了《關于進一步發揮山東在國家區域布局中戰略作用的建議》。其中提出,山東作為東部沿海人口大省、經濟文化大省和全國重要的開放前沿,是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由東向西梯度發展的戰略節點,在全國區域發展布局中具有貫通各方的樞紐作用。進一步發揮好山東作用,建設融合互動、協調發展示范區,打造“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樞紐、拱衛京畿重要門戶、長江經濟帶重點聯動區域,符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要求,也將為山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注入新的強大動力。孫繼業建議,在“十三五”規劃中,支持山東省建設“一帶一路”海陸交匯的戰略樞紐和雙向開放的橋頭堡群;支持青島建設面向日韓、輻射東南亞、路連中亞歐的“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支持日照市建成蒙古國出海口;加快推進中韓鐵路輪渡項目建設論證;支持山東省密切與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的經濟聯系,拓展合作領域,更好地推進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他的論述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民革青島市委會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并提出了很多具有針對性的建議。2015年,市委會就青島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進行重點調研,并提交《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調研報告。其中指出,青島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北線起航點,既有深水大港又臨近國際主航道,具有明顯的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先天優勢,然而當前卻面臨著鐵路運輸限制、經濟腹地限制、航運服務限制等諸多不利因素,為此,建議積極爭取國家建設另一條東西鐵路大通道——青蘭線(青島—蘭州),構建“青—新—歐”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國鐵路直達通道,建立泛黃淮流域經濟帶或泛黃淮流域經濟版塊協作機制,提升航運綜合服務水平等。該報告入選中共青島市委統戰部重點調研課題匯編。2015年,在青島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民革青島市委會提交了《加快建設董沂鐵路(董家口-沂水),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案》。認為,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離不開路網的支持特別是鐵路的支持,建議建設該鐵路,以加強和密切董家口港和黃島港西部腹地的聯系,打造青島市“一帶一路”綜合樞紐城市。在中共青島市委征求各民主黨派對“十三五”規劃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市委會領導就此建議做了發言,得到了中共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的當場肯定。此外,民革青島市委會還組織專家組就《把握“一帶一路”戰略方向推進青島對外開放進程》課題進行了重點調研。
山東各級民革組織和黨員通過開展重點調研、提交提案和進行大會發言,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2014年,省委會組織專家組,針對山東省金融資源分布相對分散,“領軍式”金融控股公司缺位,金融協同、放大、撬動效應難以發揮等問題,先后在山東省內和上海、廣東、重慶等兄弟省市開展專題調研,形成了《整合資源,分層管控,做大做強我省金融國資國企的調研報告》。報告通過詳實的數據、縝密的分析和嚴謹的論證,提出了五方面建議︰一是統籌安排,政府推動,做好頂層設計;二是做實三層構架,優化金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體系;三是協同發力,打破組建金融投資運營公司的藩籬;四是創造條件,打造“金融細分行業航母”;五是完善市場化運作和專業化管理機制,從而做大做強山東省金融國資國企。該調研報告榮獲2014年度“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及無黨派人士重點調研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并被列入山東省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形成的相關《信息專報》得到王書堅副省長的批示。山東省國資委、省金融辦等部門對該調研報告給予充分肯定并采納相關建議,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打造金融控股平臺、做大做強骨干金融企業、推進產融結合構建好產業生態圈,并建立與課題專家溝通機制,共同推進發展研究,提出金融板塊調整優化意見。2015年,省委會確定把《拓展市場,創新方式,提高山東省農業保險發展水平》作為重點調研課題之一,組織有關專家赴吉林、黑龍江、寧夏、浙江、福建等省區對糧食、畜牧、海洋漁業等領域農業保險運行情況和運行經驗進行調研和匯總分析,結合山東實際對提高山東省農業保險發展水平提出了8條切實可行的建議。調研形成的報告榮獲2015年度各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及無黨派人士重點調研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民革濟南市委會承接省委會課題,圍繞構建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開展調研,形成了《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的研究》的調研報告。該調研報告共四部分,1.4萬字,提出了八個方面的建議。根據該調研報告形成的《實施“五個突破”,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發展》提案,以書面發言和集體提案被提報給山東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被列入省政協重點督辦提案,省政協副主席雷建國親自督辦并召集了提案督辦座談會,省發改委牽頭對該提案進行了認真的書面答復。省發改委對《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的研究》的調研報告書面反饋了意見,并認真研究、吸收和采納了有關建議。省發改委在課題建議采納情況反饋中說:對《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經濟發展的研究》中提出的建議進行了研究,結合工作實際,采納全部8條建議中的6條,并在相關規劃和今年的《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重點事項》中予以體現。濱州市委會撰寫的《關于對山東省跨區域重大項目統籌協調的建議》和《關于推動養老與旅游、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兩份提案,被省委會采用并做為黨派集體提案提交山東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分別得到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和中共山東省委副書記龔正的重要批示。
黨員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認真參政履職,建言山東發展。孫繼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提交了3個建議和1個議案,僅在《關于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建議案》中,就提出了25條具體修改意見。他提出的《關于加快“外電入魯”特高壓電建設的建議》和《關于加快推進渤海灣跨海通道建設的建議》,被確定為山東的代表團建議案,其中《關于加快“外電入魯”特高壓電建設的建議》已被國家發改委采納落實,“外電入魯”三大通道前期工作全部展開,內蒙古錫林郭勒至濟南特高壓輸電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全國人大代表、省委會副主委劉曉靜提出的《關于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幾點建議》、全國政協委員、省委會副主委孔維克提出的《關于開放二胎政策的建議》也都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省委會副主委、濟南市委會主委王伯之在參加民革中央組織的當前經濟形勢座談會時,就我國經濟形勢及2016年經濟工作進行研判分析,提出了《重視稅收政策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作用》和《突破瓶頸,更好發揮產學研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兩條建議被民革中央采納。
多黨合作,大道直行;凝心聚力,久久為功。民革山東省委會將在以往成績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開拓創新,不斷開拓參政議政工作新領域,為多黨合作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韓景慧,民革山東省委會宣傳聯絡部副部長;賈碩,民革山東省委會宣傳聯絡部干部/責編張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