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清 馬夢潔
(西北大學 陜西 西安 710127)
《周易》中謙卦的解讀及其當代啟示
劉子清 馬夢潔
(西北大學 陜西 西安 710127)
謙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唯一一個六爻皆吉之卦,是《周易》的核心。《周易》第一次將謙德通過謙卦的卦爻辭表述出來,再經儒家的不斷詮釋和演繹,為其不斷的注入豐富的人文價值。本文通過對謙德本義、謙卦的象辭、卦辭和爻辭的解讀,進而探析謙卦所蘊含的指導當代人如何工作、生活的人生道理。
謙卦;謙德;和諧;平等
《周易》是我國古代哲學的經典著作之一,起源于占筮之法。相傳起于伏羲,又經周公、文王、孔子等。因此內容多有斷辭,往往吉兇相參,唯一一個例外就是謙卦。謙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唯一一個六爻皆吉之卦。南懷瑾曾說過:“《易經》八八六十四卦,沒有大吉大利的卦,每一卦都是有好有壞,找不出哪一卦是完全好的。勉強說只有一個卦,就是謙卦,六爻皆吉”①《說文解字》中說:“謙,敬也。從言兼聲。”意思是,表達對他人的恭敬。字形采用“言”作邊旁,采用“兼”作聲旁。謙卦通過卦象、卦辭、爻辭闡發了何為謙德、如何做一個有謙德的人。
謙,本義是指對別人恭敬,后來指謙遜、不自滿、不驕傲。從卦象上看,艮上坤下。艮為山、坤為地,山在地之下,寓意謙恭卑下;同時,地中有山,象征著卑下中又含有高貴。艮為止、坤為順,一個人知道仰止,懂得進退之道,行為把握柔順,這就是謙虛。
謙卦的卦辭為“謙,亨,君子有終。”字面意思就是說,能夠做到謙,君子就會有好的結果。而為什么說“君子會有好的結果呢”?《彖傳》的解釋:“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在《彖辭》看來,謙德就是效法天地之道。天雖居于上,卻下施恩澤與萬物;地雖處于下,卻上育萬物,使其得以生長。天之道就是使盈者虧損而使謙者受益,地之道就在于使盈者溢出而流向謙者,鬼神之道在于損害盈者而福蔭謙者,人之道也應當是厭惡盈者而喜好謙者。君子應當效法天地鬼神取其道,雖居“尊”上而能“光”,雖處“卑”下而能“不可逾”,真正做到謙德,君子就會有好的結果。
謙卦六爻爻辭分別為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鳴謙,貞吉。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六四,無不利,撝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謙謙”是指謙讓再謙讓的意思。初六爻爻辭的意思是說,謙讓,再謙讓,這才是君子的風度。具有這種品德,即使冒險涉水過河,也是吉利的。《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象辭》中進一步闡述,十分謙讓的君子,就是從謙讓入手進行自我修養。初六爻陰爻居陽位,并不當位,只能謙虛再謙虛才能獲得吉的結果。
六二,鳴謙,貞吉。“鳴謙”同“明謙”,意思是狁言明智的謙讓。六二爻爻辭的意思是,明智而謙讓,卜問得吉兆。《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象辭》說:明智而謙讓,心正而吉利,因為六二之爻居下卦中位,像人守中正之道。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意思是,勤勞而謙讓,這樣的人將有好結果,凡事吉利。《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象辭》說:勤勞而謙讓的君子,萬民皆敬服。九三爻是謙卦中唯一一個陽爻,且陽爻居陽位。付出了勞動還能夠謙讓,這就是更高一個境界了,而這種品質更加難得。
六四,無不利,撝謙。“撝”,同“揮”。無所不利,只要奮勇直前而又謙虛謹慎。《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無所不利,只要奮勇直前而又謙虛謹慎,因為這樣才不會違犯法則。六四爻陰爻居陰位,當位。且六四爻是坤卦的第一卦,是坤謙德開始,正所謂“以柔克剛”,所以無所不利。
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貧窮是由于敵國的侵掠,應該對之討伐,無所不利。正義之師,才會所向披靡。《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筮遇此爻有利于征戰討伐,因為是征討不服從王命的人。六五爻陰爻居陽位,不當位。而且第五爻是君位,也就是說,為人君上者,不可隨意發起戰爭。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明智而謙讓,出兵征伐邑國自然獲勝。《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征邑國也。明智而謙讓,尚不能感化邑國得行其志,就可以出兵征討邑國。
3.1 謙卦對當代中國人的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需要工作。年輕人剛剛進入工作崗位,由于對環境不熟悉反而能夠做到言行謙虛,對人i兼恭有禮。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后,往往就開始口無遮攔,最后導致自己樹敵過多,離開工作崗位。可見,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謙虛一時比較容易,做到言行謙虛也不難,但要把謙虛作為一種修養,始終如一發自內心地保持謙虛的態度并運用于工作生活中卻很難。如果人人都謙虛,遇事都禮讓,一些社會矛盾就會隨之化解,社會自然越來越和諧。人一旦心中有謙德,再加上自己的不斷努力,總有一天會功成名就。工作中有成就的人士更應發揚謙的美德,時時維護謙的美德,制止逆謙道而行之人。社會成功人士還應把自己多余的財富用于幫助社會上需要救助的人,做到真正的謙道。
3.2 謙卦對當代中國人的對外關系具有積極引導作用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禮儀大國。禮之運作,包含“謙和”之德。可見,謙德在中華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注重謙德,不僅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重要美德,而且對中國的對外關系,對世界各國,對制定我國的外交政策都具有重大影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處處隱含著謙德的影子。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個好戰的民族。自古以來,從張騫出使西域到鑒真東渡,從玄奘西行到鄭和下西洋,都是以謙恭禮讓、十分友好的態度和其他國家交往。中華民族這種特有的謙德不僅影響著本民族,而且影響著世界人民。
謙卦給予當代中國人的啟示眾多。謙德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德,而且可以避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咎害,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處世哲學具有深遠影響。謙是中國人處世哲學的關鍵。我們應從謙卦中追求人生的智慧,感悟人生真理,領悟真正人生的大道。
注解:
① 南懷瑾:南懷瑾選集[M],2003年,復旦大學出版社,364頁。
劉子清(1992.03-),男,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馬夢潔(1992.07-),女,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
I207
A
1672-5832(2016)06-00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