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革
(四川省雅安中學 四川 雅安 625000)
高中美術新課程
——書法模塊教學方法探討
曾 革
(四川省雅安中學 四川 雅安 625000)
在經濟和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中國的傳統書法藝術已經被很多人忽視。真正寫字的人很少,更多的是利用計算機或手機在書寫,已經忘卻了書寫的樂趣和意義了,特別是現在的年輕學生。筆者在本文分析現有書法藝術的現狀,同時以如何激發年輕學生學習書法以及具體教學方法進行闡述、探討。
書法;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筆法;捷徑
隨著快節奏生活及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書寫這一文字形式已經被電腦打字替代,越來越多的人出現“提筆忘字”、書寫不規范等現象。高中生、大學生、部分文職人員和教師書寫能力差,書寫不規范。書法,這一代表中華文化的藝術,逐漸走向危機的邊緣,這一現狀也引起了文化部門、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在高中新課改中推出了“書法”模塊教學。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書法學習的第一節課應激發學生的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展示大量書法作品,古代的,現代的;名家的,普通人的;教師的,身邊熟識人的。教會學生認識、辨別優劣,體會、享受書法作品的美。讓學生在感嘆、羨慕中,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手沖動。接著,舉一些身邊學習書法較為成功的事例,尤其是情況和學習者相似的實例,使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
學習書法,首要任務是要糾正之前的不良書寫習慣。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進行過嚴格的書寫訓練,加之作業多、壓力大,在書寫過程中一味追求速度,不少學生寫出的字“五花八門”,有的甚至讓別人難以辨認。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被這些字鬧得“哭笑不得”。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隸、篆,種類繁多,從何入手最為合適呢?歷來書家各持己見,認識不一。我以為,相對而言,楷書是基礎,從楷書入手更為妥帖、容易。
4.1 初學書法,應先重規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軌。
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鉤、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繩之,可算嚴師嚴教,定能精進。要求學生在書寫時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規范有致,其點畫和結構非常精細,最能訓練基本功夫,也最能培養不浮不躁的心境。國畫大師潘天壽認為:“開始學習書法,必須求法則,要正規,要從正楷開始。”
4.2 初學書法,應遵次序,先靜后動,方能提高效益。
先學楷書,再學行書和草書,正是先靜后動,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轉換。唐人張敬玄說:“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后,卻學真體,難成矣!”因此,學書次序尤為重要。
4.3 初學書法,應從方便之處入手,方能見成果。
楷書是今天我們使用最廣泛、最普及的字體,我們對它的面目熟悉親近,從此入手,比其他書體容易識辨,而且學了馬上就可用于日常書寫,會有較強的成就感,何樂而不為呢?
沈尹默在《論書法》中說:“筆法是寫字點畫用筆的方法。”具體地說,筆法是點畫用筆的法則和規律,是千百年來經過人們無數次實踐而總結出來的科學規律和原則。對于筆法,古人都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極大的重視,因為它是書寫的關鍵。寫字因用筆不同,或稱刷字,或謂填字,或曰涂鴉……其效果大相徑庭。
筆法在運用過程中表現為提、按、絞、翻,或使、轉、緩、急,而在寫出的筆跡上則表現為輕、重、圓、方,或連、斷、潤、躁等。這正是藝術語言的深邃處,差之毫厘,異之千里。筆法的精髓豐富復雜,最不容忽視,也很費功夫。掌握了各種筆勢的寫法,點畫才更富變化,書寫才更加生動。在學生具體練習過程中,可結合基本筆畫,在書寫具體字例中運用,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臨帖是學書之路的起點,是書法入門的捷徑。歷代書法家都十分重視臨帖。
著名書法家馬一浮說:“學書須是無一筆無來歷,方能入雅。”古人的法帖多為歷史篩選留下的書法范本,記錄著前人用筆、結體、布局等法則和藝術思想,以及藝術表達的成功經驗。通過對它的心追手摹,減少自己的摸索和彎路,最直接、最快速地找到書法藝術的真諦和奧妙。臨帖實是進入書法樂園的最佳途徑。
不過,歷代的碑帖繁多,這些碑帖因書寫者的藝術能力高低不齊,雖然都有價值,但品質品味有異,初學者沒有識別能力。在給學生選擇教材時要審慎挑選,選帖如擇師。古人有“取法乎上”的教導。我們不能隨便跟從,更不能拜倒在劣書、怪書、病書、俗書的腳下。
書法具有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使用性。只要漢字和漢語存在,它就無法成為獨立于之外的純觀賞藝術。自古以來的書法作品都是書寫漢字,書寫文辭的。這種以漢字為造型之象,以文辭為書寫內容的藝術,原本是以漢字實用為第一功用的。對待書法,不能僅僅考慮藝術欣賞的一面,還要兼顧到漢字實用的一面。
書法實踐必須強調足夠的量,也就是要下足夠的功夫。俗語云:“書無百日工”,學習書法是件苦差事。沒有吃苦精神,沒有耐久的恒心是不會有成績的。勤奮和刻苦是掌握和運用書法技巧的通途。初學階段,要鼓勵學生抓住一切空余時間多練習,見縫插針,即使身邊沒有毛筆,鋼筆、鉛筆,哪怕手指都可以作為練習工具。
人的一生是多姿多彩的。當今的中學生,現代的文化人,能寫一手好字,能用先人傳承給我們的毛筆書寫漂亮的作品,是個人高素質、高品味的體現。教學相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堅信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書法,這一人類藝術的瑰麗之花將盛開在美麗的校園,綻放在社會花園的每一個角落。未來的國人,定會因為生活中有書法而更高雅,定會因為生命中有書法而更精彩。
[1] 李逸峰.當前中小學書法教育:問題與對策[J].課程.教材.教法,2013.06
[2] 李正庚.書法教育校本課程的育人價值[J].中國教育學刊,2010.04
曾革(1965.11-),男,四川省雅安中學,中學一級職稱,研究方向:攝影、書法。
G613
A
1672-5832(2016)06-00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