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 肖媛
?
利用大數據創新檔案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務能力
文/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 肖媛
【摘要】大數據即是云計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檔案管理的生存模式及發展空間帶來了巨大的沖擊。筆者在以下的文章中就對如何利用大數據創新檔案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務能力進行思考,提出了在檔案管理工作中樹立起大數據思維,創新檔案管理制度、建設基于數字資源生命周期的標準規范體系,提高檔案管理技術、構架智慧檔案館云平臺等幾點利用大數據創新檔案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務能力的建議和措施,以期為促進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工作質效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檔案管理;工作模式;服務能力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知識與技術的更新呈現出了蓬勃的發展態勢,導致傳統意義上的檔案管理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要求越來越高。面對大數據帶來的全新挑戰,檔案管理工作如何進行創新轉型,適應并借助大數據的優勢積極開展工作,從而提升其工作質效和服務能力,是每一位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需積極思考的問題。
在大數據時代,在檔案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樹立起大數據思維,才能夠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轉型,不斷地提升服務能力。樹立大數據思維要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要樹立起數據就是資源的理念,大數據會對目前的信息時代產生較大的沖擊,在這樣的沖擊之下,檔案作為一種信息載體,能夠轉化為數據。當這些數據借助于各種各樣的工具,在分析的基礎上為我們提供正確的決策,它就成了一種資源。因此,我們要樹立起數據就是資源的理念。其次要建立起“網絡為體、創新為用”的新的檔案管理模式。在大數據時代,檔案管理工作者要以開放的心態,積極利用大數據優勢,摒棄檔案管理工作中以往的“數據小農意識”,抓住大數據帶來的機遇,突破“傳統為體、網絡為用”的傳統檔案管理工作模式,建立起“網絡為體、創新為用”的創新工作模式。第三點是在大數據時代,在國土規劃檔案管理工作中不僅要進行檔案數字化,更重要的是要進行檔案信息數據化。利用網絡的寬覆蓋優勢、智能化的檢索手段和先進的GIS技術,將檔案信息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實現表格、文字、圖形、影像資料間的相互查詢,直觀、準確、及時、便捷地提供系統的檔案信息資源,真正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
大數據時代下,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標準規范體系,才能夠保障數字檔案館的良好建設也是實現數字資源共建共享的基礎。為了實現大數據時代下,各級檔案館之間的互聯互通,要首先建立起一個基于數字資源生命周期的標準規范體系,該體系的建立需遵循“互聯、開發、共享”的核心原則進行,然后建立起一個從檔案資源的創建、描述、組織管理、服務到保存的每一個環節的數據標準規范體系。與此同時,應該配合制定出針對各個業務流程環節的操作規范,不斷地優化大數據背景下的檔案管理工作。標準規范體系和操作流程規范的建立,能夠促使檔案管理工作以“開發、平等、互聯、參與”的方式來實現工作模式的創新轉型和服務力提升。
在大數據的沖擊下,只有積極提高檔案管理技術,才能夠適應使檔案管理工作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提高檔案管理技術的過程中,智慧檔案館云平臺的構架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而智慧檔案館云平臺的整體構建應分為四層:第一層為底層,底層作為智慧檔案館云平臺的基礎設施層,其主要的功能是實現物理資源的集成與整合。底層主要是一個虛擬的資源池,其主要的作用是為智慧檔案館提供檔案存儲、傳輸網絡和使用所需的計算機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和數據資源池等。第二層是平臺層,在平臺層用戶不需要管理或者控制底層的云基礎設施,但是用戶能夠控制部署的核心應用程序。第三層是應用層,應用層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綜合業務服務,其所提供的服務主要包含檔案數字資源的公共利用服務、檔案查詢支持服務、檔案政務服務以及電子檔案身份證查詢服務等一系列綜合性的服務。第四層為頂層,即終端用戶層,該層主要提供的是一些端到端的流程服務,并且這些流程是比較靈活的,能夠根據用戶的具體需求進行定義、跟蹤、執行和修改。在智慧檔案館云平臺的構架中,頂層設計是最為重要的,只有做好頂層設計,才能夠讓檔案館云平臺真正成為社會公眾身邊便捷、高效、不可或缺的信息獲取平臺。
【參考文獻】
[1 ]江善東.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傳統檔案管理模式[J].中國檔案,2014(2):31.
[2]于曉萍.大數據時代下檔案管理的應對策略研究[J].蘭臺世界,2014(S5):12-14.
[3]王程程,穆佳桐.大數據背景下檔案管理價值提升策略研究[J].蘭臺世界,2015(5):81-82.
[4]武云.利用大數據創新檔案管理模式和提升服務能力[ J].檔案與建設,2015(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