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關于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問題研究
王慧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對當今政治、經濟、社會的基本形勢與相關政策進行分析與教育,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國內外的發展情況,理解國家發展的方針和政策,從而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念,增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斗的決心與信心。可見,加強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規范化建設,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與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加強其規范化建設的對策,希望能對高校更好地開展《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育教學提供借鑒。
高校 形勢與政策 規范化 建設問題 對策
高校是為社會建設與發展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才質量的好壞。當前,國內外的發展形勢瞬息萬變,經濟發展迅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這使得社會對高校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面對新的形勢,高校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教育的水平,在加強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理念和思想意識,讓他們可以準確地認識和把握當前的發展形勢與政策,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促使自己更好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準備。
(一)對規范化建設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強
雖然教育部對加強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很多高校并沒有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仍對課程的規范化建設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使得《形勢與政策》課程的主動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課程的實施與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缺少規范的教學管理
當前,大部分的高校已經開設了《形勢與政策》課,但是其課程的組織與管理缺少統一性,常常出現多部門進行管理或無人管理的混亂狀況。而且很多學校的課程管理也缺少規范性,沒有相關的教學計劃和方案、課程安排不夠合理,很多都沒有達到規定的課時要求,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太大。
(三)教學方法與內容不夠先進
《形勢與政策》結合了理論與時政,是一門時效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其教學內容也應該不斷地與時俱進。但是從當前的教學實踐來看,很多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不夠先進,大多是教材知識的講授,而且也不能根據發展形勢進行及時更新。在教學方法上,也比較單一,缺少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模式,使得課堂氛圍沉悶,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高。
(四)教師隊伍建設水平還不夠高
教師是課程教學的主要實施者,但是當前很多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師隊伍建設比較薄弱,專職的教師比較少,很大一部分是由思政教師、行政黨務等部門的領導、輔導員等兼職擔任。這使得《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證。
(一)轉變認識,重視課程的規范化建設
在新的發展要求下,高校應該轉變對《形勢與政策》課程的認識,認清該課程在學生培養上的重要性,提升課程的地位,重視對課程的規范化建設,并且還要建立健全相關的制度,制定相關的規章和措施,確定統一的管理部門,并明確其管理的職權,保證各項教學活動可以順利、有序地開展。
(二)加強規范化的教學管理,改進教學模式
在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教學管理,并要使其在相關制度的保障下形成規范化的管理。首先,根據學校的教學情況及課程特點,科學地進行課程的設置,并合理地開展教學活動。其次,要積極改進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及時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并能結合實際,提高課程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同時,還要創新教學方法,積極學習和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增進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增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教學水平
當前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隊伍由專職與兼職教師共同組成,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在進行教師隊伍建設時,更要注重對任課教師的篩選,制定一定的準入標準,擇優選擇,同時還要注重對教師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優勢互補,使教師隊伍的結構能得到優化。而且,還要加強教師的培訓教育,并使其形成制度化、常態化,及時更新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拓展教師視野,從而有效增強他們的教學水平。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各大高校都應該積極落實教育部的要求,重新認識其規范化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加強其教學管理的規范性和有效性,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并進一步增強教師隊伍建設,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推動下,提升教學水平,更好地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1]韓曉春.關于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8).
[2]王包泉,王民忠.高校“形勢與政策”課規范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4).
(作者單位:吉林體育學院)
王慧(1979-),女,吉林人,基礎課教學研究部專職教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