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志紅 左紹美 易思岑
(云南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我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文獻研究
萬志紅 左紹美 易思岑
(云南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00)
醫患關系的日益緊張和矛盾激化已經引起社會和學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要破解醫患關系的尷尬局面,需要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能夠妥善解決醫療糾紛的調解機制。本文通過對近年來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檢索和閱讀整理,主要以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案對策的文章入手,對其中一些主流的觀點進行梳理。
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文獻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各項事業的迅猛發展,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與醫療服務能力、醫療保障水平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群眾對疾病的診治期望與醫學技術的客觀局限性之間的矛盾日漸顯著,加上媒體輿論的誤導、過度放大醫患之間的矛盾,致使醫患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醫療過程中產生的醫患糾紛數量增多、范圍擴大,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因醫療糾紛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不僅影響了正常的醫療秩序,也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現階段在研究領域有關醫療糾紛的定義還沒有達成統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各學者在醫療糾紛所涵蓋范圍上存在一定差異。其中把廣義的醫療糾紛的定義認為,醫療糾紛泛指患者及其親屬在就診過程中與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因矛盾而產生的所有分歧與爭議,既包括對診療護理過程中產生的后果認識不一致而發生的糾紛,也包括非診療護理行為而引起的糾紛①。義的醫療糾紛僅指醫患雙方對診療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認識不一致而發生的爭議。指出凡是病人或其家屬對診療護理工作不滿,認為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行為中的行為存在瑕疵,對病人出現的損害負有責任,與醫方發生爭執,都屬于醫療糾紛②。
根據2002年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6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因此,現行的醫療糾紛解決機制主要有自行協商、衛生部門行政調解和醫療訴訟三條途徑。
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是發生醫療糾紛時,醫患雙方選擇的一種解決方式,這種解決通過專業組織來進行,該組織擁有法學、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不依附于醫患雙方,中立的解決醫患雙方之間的矛盾③。醫療糾紛的第三方調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對醫患雙方進行勸說和斡旋,促使雙方相互諒解,通過協商消除糾紛的活動。(蘭迎春,2009)
這種模式的調解屬于社團組織的專業調解。如北京衛生法學會醫療糾紛調解中心就是采用此模式。這種模式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專業技術力量強。調解中心依托衛生法研究會醫療糾紛調解處理、醫療風險管理、衛生法律、臨床倫理學、法律專家咨詢5個委員會的5大技術支持系統。醫療糾紛調解中心是2000年8月經民政部門審批創建的專業性、職業化的醫療糾紛調解中心,屬于獨立的法人單位,其調處行為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預,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由其主持的調解協議是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賠償的依據;調解中心對醫患糾紛當事人提供的服務都是無償的④。
這種模式在醫療糾紛處置中引入強制醫療責任保險制度,明確規定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后,對于賠償額在人民幣1萬元以上的,應當委托保險機構理賠處理中心負責理賠事宜。同時設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專家庫,通過非行政、非訴訟方式調解醫療糾紛。
這種模式的特點:第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醫療糾紛保險處理機制。既確立了共保模式和保本微利的原則,又擴大了理賠范圍并提高了理賠限額。第二,建立了醫療糾紛處理中心和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拓寬了糾紛解決渠道,增強了公信力,保證了醫療糾紛的有效解決⑤。
2006年10月12日,經山西省司法廳批準,全國首家省級專業性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山西省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相對于醫療糾紛的衛生行政部門調解,人民調解更具有中立性和公正性。
天津市于2009年頒布了《天津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處理醫療糾紛中引入人民調解機制。具體做法是:由天津市司法局牽頭,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配備專職人員。調委會在醫患雙方自愿平等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調解服務不收費,費用由市財政支出。這為醫患雙方提供了一個溝通、協調的新平臺,為解決醫療糾紛開辟了一個新途徑。在醫療機構推行醫療責任保險。醫療機構繳納一定的保費之后,保險人負責承擔投保,在診療護理活動中,因執業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依法由被保險人(醫務人員)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
注解:
① 林文學:《醫療糾紛解決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6頁。
② 柳經緯、李茂年:《醫患關系法論》,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83-84頁。
③ 黎晶,陳景:《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現代醫藥衛生雜志,2010-26( 21): 3339-3340.
④ 戴維:《國外的醫療糾紛處理》,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5):10-13
⑤ 寧波保監局:寧波保險業參與化解醫患糾紛的主要做法[EB/OL].(2010-03-29)[2012-05.01].http://www.circ.gov.cn/tabid/106/infoid/125602/frtid/3871/default.aspx.
[1] 華勇.天津市落實《天津市醫療糾紛處置辦法》的情況[J].醫學與法學,2009,1(03)20-22.
[2] 林文學.醫療糾紛解決機制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等等
萬志紅(1991.12-),女,漢族,云南昆明,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衛生事業管理。左紹美(1992.07-),女,彝族,云南大理,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醫學。易思岑(1990.07-),女,漢族,四川大竹,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衛生事業管理。
D901
A
1672-5832(2016)08-0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