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露薇
(廣東東軟學院 廣東 佛山 528225)
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的咨詢報告
曾露薇
(廣東東軟學院 廣東 佛山 528225)
本報告采用理性情緒療法對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致情緒低下、失眠等身心問題進行心理咨詢,基本達到咨詢目標。經本次咨詢,證明理性情緒療法對大學新生適應不良案例進行咨詢與治療是有效的。
新生適應不良;理性情緒療法
梅同學,女,20歲,廣東云浮人,就讀于佛山某專科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一年級。獨生女,身材中等,偏瘦。父母從小溺愛,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家族無精神疾病史。主訴:心情不良、感覺痛苦、學習效率低下已2個星期。自己與4名舍友相處不洽,吃飯上課都是自己一人,很孤獨,感覺自己是多余的。2周前參加班干部競選落選令其感覺所有人都不喜歡自己,愈加孤獨,晚上睡不著,上課走神,覺得學習好并沒有什么用。對別人的話敏感,別人無意間的一句話就能傷害到自己。想退學又覺得對不起家人,非常矛盾。咨詢師觀察:求助者衣著整潔得體,精神面貌略顯憔悴。意識清楚、思路清晰、溝通流暢,無妄想幻覺及思維邏輯障礙等狀況。首次咨詢,聲音較小,略顯靦腆,但能主動尋求幫助。SCL-90測驗結果表明:總分246,總均分2.73。其中人際關系敏感因子3.44、抑郁因子3、焦慮因子3.5、偏執因子3.5明顯高于常模。表明可能存在比較嚴重的焦慮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癥狀和抑郁傾向,同時飲食睡眠問題也是一個困擾。
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統一的,有自知力及主動求醫的欲望,無邏輯思維混亂,無感知異常等精神病癥狀,可以排除精神病。根據許又新教授的神經癥判斷標準,求助者無幻覺妄想、有完整的自知力,由于對大學新環境的適應不良,特別是干部競選失敗引發心理問題,心理沖突屬于常形;求助者能主動求助,行為能自控,能堅持學習和工作只是效率有所下降。綜合以上各依據,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主要是對新環境適應不良導致的心理健康問題。
3.1 咨詢目標:近期目標:改善求助者的錯誤認知;指導求助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提高學習效率;遠期目標:增強其人際適應能力,幫助其適應新環境,促進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
3.2 咨詢方案:
(1)認知模式重建方面——理性情緒療法。理性情緒療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創立的。其核心理論認為誘發性事件A(Activating events)只是引起情緒和行為反應C(Consequences)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B(Beliefs)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在理性情緒治療的整個過程中,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一直是治療者幫助求助者的主要方法。通過辯論,用合理的信念代替求助者過去不合理的信念,最后使求助者形成良好的情緒和行為反應,達到所期望的治療效果。(2)鞏固訓練方面——行為主義療法。根據行為習慣養成定律的啟示,一旦形成理性的認識,一定要及時進行強化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使行為形成習慣得以保持。由此可采用行為主義療法加強實際強化訓練。
3.3 咨詢時間和費用標準:每周一次,每次60分鐘,共咨詢6次。因學校心理咨詢,學生免費。
按照上述的咨詢方法和咨詢方案,通過四個階段完成了此次個案咨詢。
第一階段:攝入性會談,此階段通過2次咨詢完成
運用尊重、真誠、無條件積極關注、傾聽、共情等技術,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向介紹咨詢的原則、性質,并了解求助者的一般資料、成長經歷、重大事件,進行心理測驗,作出評估與診斷。
第二階段:認知模式重建期,主要采用理性情緒療法,由2次咨詢完成。
引導理解ABC理論,通過完成RSA家庭作業與不合理信念辯駁,改變不適應的情緒行為,增強對大學學習和生活的信心。
RSA(合理自我分析報告)作業摘錄:事件A:競選班干部失敗;情結C:傷心,失落,失眠,煩悶;信念B:①他們都不喜歡我,要不我就不會落選。②連一個班干都選不上,我真沒用。駁斥D:①付出和收獲一定是正比的么,優秀就一定會得到機會么?②人家不投票給自己,就一定是不喜歡自己么?有沒有其他什么原因?新觀念E:①一次失敗,并不代表永恒的失敗,也不能就此論斷能力的大小。人無完人,每一次的失敗還能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這也是收獲啊。②競選失敗的人不只我一個,與其為了這個失敗而痛苦難堪,還不如趕緊振作,找到自己的不足,爭取下次旗開得勝。
根據作業內容展開如何更好適應大學生活的討論。舉在人際、學習中錯誤認知的例子,采用類似產婆術的辯論方法一一做了辯論,重建認知模式。針對求助者失眠的問題,教其放松訓練的方法,讓其心情壓抑、身體無原因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嘗試做,其很配合并同意。
第三階段:鞏固訓練階段,主要采用行為主義療法,由1次咨詢完成。
本階段及時對理性的信念進行強化并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通過查看家庭作業,了解其對目標對象的觀察結果,探討人際吸引的原則、影響因素、改善策略幫助其踏出人際交往的難關。與求助者探討學習策略,探討如何運用記憶規律提高學習效率、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健康用腦等。最后布置了宿舍融冰行動、榜樣模仿2個家庭作業。
第四階段:結束咨詢。
分享整個咨詢過程中咨訪雙方的心理起伏。完成了一份SCL-90,作為咨詢結果的評估依據。對咨詢結果雙方做出滿意的評價,結束會談。
通過咨詢,求助者情緒較穩定,學習和生活習慣有所改善。SCL-90測驗結果表明:總分158(按照全國常模結果總分超過160篩選為陽性)不在陽性范圍內。人際關系敏感因子1.9、抑郁因子2、焦慮因子1.7均在中國常模正常范圍內,表明咨詢有效。半年后隨訪,求助者導員反輔饋說其情緒穩定,學習努力,生活狀態良好。本案例也證明理性情緒療法對大學新生適應不良案例進行咨詢與治療是有效的。
[1] 郭念峰.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2] 肖占鵬.社會心理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
[3] 葉奕乾.普通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曾露薇(1988-),女,漢族,廣東汕頭人,理學學士,單位:廣東東軟學院,現研究方向心理學、青少年教育。
G44
A
1672-5832(2016)08-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