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欣 林子琰 郭超意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把握21世紀的最后一桶金
——以旅游業為例
劉欣欣 林子琰 郭超意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的最后一桶金,其作為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集中體現,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發展潛力大。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產業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以旅游業為例,深度剖析旅游業國民經濟的重要影響及其發展缺陷,本文針對旅游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議意見。
旅游業;經濟影響;缺陷;建議意見
旅游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它已經和石油業、汽車業并列為世界三大產業。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旅游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至今旅游業仍存在很多問題,不能適應國內旅游發展速度的要求。
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旅游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影響是多方面的。
積極影響:
1.1 直接帶動經濟發展。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享受型消費,對旅游消費的需求逐漸上升。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入境旅游市場保持平穩發展態勢,綜合效益持續提升,2015年,國民參與旅游的人數首次突破了40億人次,其中近1.2億次人次是出境旅游。中國旅游網預測2016年春節旅游市場接待有望3億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4%。對旅游消費的增加將直接帶動GDP的增長,對國民經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2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在互聯網+的新時代下,旅游業還帶動了一批電子商務旅游業的發展,以途牛網和攜程網為代表的旅游網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中,同時中國旅游研究院將在旅游領域的業務拓展與服務提升方面,對這些旅游網提供智力支持與學術指導。這也大力推進了新興產業的發展。
1.3 增加當地的就業率。旅游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對勞動力有很強的吸附能力,旅游業的發展,對解決勞動就業問題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對于我國一些偏遠地區,旅游業可以增加當地就業崗位,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
1.4 增加大眾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增長。受益于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的大環境,旅游市場主體為中國出境游客創造了更好的消費環境。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由于前期拉動大量建設導致需求減少而造成了產能過剩,利潤下降,通過投資、出口拉動經濟已經失效,人口紅利消失,只能通過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以山西等偏遠地區為例,煤礦鋼材已經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如果仍然依靠煤礦等傳統產業,很難再帶動經濟增長因此,開發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通過產業轉型升級,才能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消極影響: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消極效應主要由于旅游業的產業鏈過長。從社會活動來看,它與社會的政治、文化等存在關系。旅游業的發展一方面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對這些因素能動的產生反作用。
2.1 買賣雙方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諸多景區旅游社以低價招攬顧客,而在旅游中以各種方式變相收取額外隱形費用,部分景區隨意定價,消費者和市場參與者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這是市場定位的不規范。旅游消費活動鏈條多,一旦出現交易條款不明晰,各項活動安排和服務不明晰,游客投訴可能性和懲罰成本低,旅游社,運輸方和景區極易降低旅游標準,損害消費者利益。這是市場的規范化程度低。
2.2 我國景區各方面在品牌化、多樣化方面出現各方面的不足,大部分景區在挖掘自身內涵、細化景觀設計、更新旅游觀念、更新旅游層次方面進程緩慢,仍面臨產品重復性高、專業化和多樣性服務水平低的問題,導致對“門票旅游經濟”的嚴重依賴。這是旅游品牌化發展緩慢的問題。
2.3 與快速發展的旅游業相比,旅游服務行業人才總量還存在著較大的缺口,人才總體素質偏低,旅游教育支撐不足,人才保障機制和開發機制相對滯后。表現在:導游結構不合理、其中高級導游和外語導游數量偏少,賓館酒店業高層次管理人才缺乏,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旅游專業技能人才不足,職業化來源于過硬的人才隊伍,科技化更是源于人才的不斷培養和提高。加快人才資源開發已經成為旅游集團提高國內國際旅游占有率的必然選擇。這是職業科技化發展弱。
3.1 優化旅游消費環境。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電子商務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讓人眼前一亮。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應該逐步建立以游客評價為主的旅游目的地評價機制。像以途牛網和攜程網為代表的旅游網就是一個很好的示例。
3.2 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杭州G20期間,杭州附近地區景點實行門票全免政策,可以預見的是到時候一定會出現非常震撼的境況。這就需要重點建設旅游道路、景區停車、旅游安全以及資源環境保護等基礎措施。
3.3 促進人民的旅游行為文明化。近幾年,我們經常可以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中國人在旅游過程中的不文明行為。由此可見。我國國民的基本素質還是稍有欠缺。景點景區、飯店及旅行社應該通過多種形式引導游客自覺文明出行、文明消費。同時,國家也可以通過一系列法政法規來強制規范旅游者的出行行為。
3.4 增強旅游品牌效應。迪斯尼樂園就是一個相當成功的旅游品牌,它以一部動畫為主塑造出一個完美的童話世界,成為了人們心中的旅游勝地。反觀中國,如此鮮明富有特色的旅游品牌還是很少的。一般來說,現在旅游品牌必須通過有關國家部門和權威機構經過嚴格審核確定下來的,這在一定上忽略了市場和顧客的認同感,有本末倒置的感覺。
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使旅游日益成為現代人類社會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經濟活動,旅游業以其強勁的勢頭成為全球經濟產業中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在新的背景下,旅游業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不斷完善。
[1] 王春艷,低碳經濟背景下吉林旅游業發展建議[J],2014-6
[2] 譚業,旅游循環經濟: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范式[J],2016-3
[3] jijianjwh,關于加快旅游業發展方面的意見建議提案[J],2012-04-06
G20
A
1672-5832(2016)08-0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