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姆雷特》和《麥克白》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唐 夢
(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 陜西 西安 710000)
論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超自然因素
——以《哈姆雷特》和《麥克白》為例
唐 夢
(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 陜西 西安 710000)
威廉·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偉大的劇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義思想家,他的戲劇創作是全人類的藝術寶藏,是文學長河中一盞經久不衰的啟明燈。數百年來,莎劇以豐富生動的語言、浩蕩磅礴的氣勢、深邃的人文主義思想震撼著不同時代的讀者。莎士比亞的戲劇大都取材于舊有劇本、小說、編年史或民間傳說,但在改寫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給舊題材賦予了新穎、豐富、深刻的內容(陳秋玲 2009:09)。值得注意的是,在莎士比亞戲劇中,巫、預言、鬼魂、精靈等超自然因素頻繁出現,這不僅反映了當時人的意識信仰,而且具有特殊的藝術傳統和審美價值,它們無疑是莎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超自然因素,是指超出一切可能經驗之上,不為人所感知、把握的事物。它們本身其實也是幻想的產物,與遠古的神話傳說一樣,只不過它們離開了遠古的背景,而與人的世界發生了聯系,對人的世界產生了影響(羅海鵬 2014:02)。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有多處對各種超自然現象的描寫,女巫、預言、鬼魂、精靈等頻繁出現。莎劇中出現的超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即神靈、鬼怪、及它們的作為;二是女巫、術士、預言者或歌者,這些形象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有真實對應的人物,但他們興風作法或預知禍福的能力卻是人類所不具備的;三是一些自然現象,尤其是異常的自然現象即所謂的預兆,或兇兆。劇中人物往往對這些特殊的超自然現象有特殊的理解,而使得這些預兆成為人物命運和事件發展方向的預示,并且逐步獲得相應的驗證。
3.1 正義訴求的彰顯
莎士比亞是人文主義思想的提倡者,人文主義思想家們理想的社會基礎是道德的和諧與秩序(羅丹 2013:05)。在他們的作品中,一旦邪惡勢力打破了原來的道德與秩序的和諧,則另一股代表正義的力量必將與之較量,并一定以勝利告終。這正符合了人們對正義公平的理解,而鬼魂形象在莎士比亞作品中的出現正是作者對正義訴求的彰顯。
在《哈姆萊特》中,先王的鬼魂把哈姆萊特引到沒人的地方告訴他真相并要求他為自己報仇,自己的叔叔竟是謀權篡位、弒兄奪嫂的暗中人。一向和睦平靜的丹麥王國籠罩在無聲的陰謀下,被奸臣顛倒乾坤,正義被邪惡遮蔽。鬼魂的出現及敘述讓哈姆萊特看到真相,并激發了他為父報仇的決心。
在《麥克白》中,主人公麥克白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在凱旋回朝的途中遇到三個能預言未來的奇怪女巫,可以說整部戲劇從女巫的出現直到結束都是在對女巫預言的驗證(羅丹 2013:05)。女巫及其預示的超自然力在戲劇中起著重要作用。另外一處,班柯在去赴宴的路上被麥克白派去的殺手殺害后,班柯的鬼魂出現在了宴席上,并坐在本該是麥克白坐的王位上。但是只有麥克白一個人可以看到。“染血的頭發”、“枯竭的骨架”、“凝冷的血液”和“暗淡無光的眼睛”構成了可怕的影子,班柯成了麥克白利欲熏心奪取王位,殘忍殺害的眾多犧牲者之一。麥克白本身的貪婪,加上女巫的話更讓麥克白的野心極度膨脹,鑄成大錯。濫殺無辜、罪惡深重的壞人最后受到應有的懲罰,給予了我們伸張正義的快感。
3.2 增強作品藝術性
在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中,對各類超自然現象的描寫是非常成功的,他根據情節和角色的需要創造性地設置了許多鬼魂、女巫、兇兆等因素,這樣的創作手法有利于戲劇主題的表現與發展,更豐富了莎士比亞的藝術世界,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性,仔細來說,可以有以下幾點內容。
3.2.1 增強戲劇的懸念。莎劇中一些鬼魂和女巫的形象增強了戲劇的懸念,調動了觀眾的好奇心。《哈姆萊特》中第一幕就是士兵們在討論守夜時撞見老國王“沉默的”鬼魂,這肯定讓觀眾感到既困惑又好奇。《麥克白》開始時的第一幕也是先拋出了女巫的預言,把觀眾深深吸引其中。班柯死后不久,他的靈魂出現在了麥克白的宴會上,而且只有麥克白一人能看到,如此的場景讓故事更有懸念。這許多超自然現象都無一不出現在劇情陡落的關鍵時刻,觀眾在看到了這些超自然現象后,總是急欲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期待心理大大加強。
3.2.2 加強人物性格的塑造。莎士比亞自然不是為描寫超自然而描寫超自然,無論是烘托氣氛或是筑構懸念,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塑造人物,讓人物性格在特定的環境中發展,讓情節成為性格的發展史(洪增流 2012:03)。《哈姆雷特》在這方面堪稱成功的范例,在《哈姆雷特》中,鬼魂場面的安排,其本身就是情節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鬼魂道出了哈父慘死的真相,使哈姆雷特意識到“自己的預感果然是真的”,這就大大加強了哈姆雷特內心深處的矛盾,并堅定了他誓死要報仇雪恨的決心。很難想象,如果劇中沒有出現這樣的鬼魂場面,哈姆雷特正直勇敢而又充滿傍徨的內心世界要怎樣得到如此深刻的表露,他那著名的猶豫性格又會怎樣得到如此有力度的刻畫。
3.2.3 化解戲劇沖突。沖突是戲劇的中心和焦點之一,在戲劇沖突至極致時,如何化解這種沖突常常是戲劇家們傾注注意力最多的問題。與現代戲劇(特別是現代悲劇)更多地在沖突雙方最尖銳時“嘎然而止”式的處理方式相比,古典戲劇則更多地突出沖突雙方結果“究系如何”(洪增流 2013:05)。不難發現,莎劇中的超自然描寫一一如鬼魂、女巫、兇兆、精靈等,都是作者有意識地為化解矛盾沖突而設置的。在文章之前的舉例中,《哈姆雷特》和《麥克白》都是如此,同時,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仙女和魔法的出現亦然,都幫助化解了戲劇的沖突。
通過對莎士比亞兩大悲劇《哈姆雷特》和《麥克白》的分析和研究,在結合現有參考資料和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簡要討論了莎劇中超自然因素出現的背景,以及其在劇作中的獨特作用。研究莎劇中的超自然因素為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莎劇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也為日后文學的學習和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方向。作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作,莎士比亞的戲劇永遠值得每一位文學愛好者去研究和學習。
[1] 洪增流,論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超自然描寫[J].外國文學研究,2012(03).
[2] 羅丹,莎士比亞戲劇中鬼魂形象的研究[J].安徽文學,2013(02).
[3] 羅海鵬,論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超自然因素[J].文學評論,2014(02).
[4] 張泗洋等,莎士比亞引論(上)[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2.
唐夢,女,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部,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
I106
A
1672-5832(2016)07-01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