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朝艷 范兆飛
(1.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 貴州 六盤水 553000;2.六盤水師范學院政治教育與法學系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全民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公共圖書館采取的對策研究
鄧朝艷1范兆飛2
(1.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 貴州 六盤水 553000;2.六盤水師范學院政治教育與法學系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全民閱讀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公共圖書館是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與服務者。本文分析了全民閱讀的現狀,論述了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出了公共圖書館有效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服務對策。
全民閱讀;公共圖書館;服務對策
閱讀,關系一個民族的興盛和進步。國民的閱讀水平決定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通過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全民閱讀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正在向深度和廣度推進。全民閱讀活動開展以來,我國各地的閱讀推廣機制和閱讀活動品牌日漸成熟,閱讀正在成為許多城市的文化名片。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400多個城市開展了獨具特色的讀書節、讀書月等活動,各種讀書活動項目有3000多個,每年有7億多讀者直接參與到全民閱讀中來,已形成了一批書香活動品牌。但是,另一方面,自1999年啟動國民閱讀調查以來,我國國民閱讀率連續6年持續走低。1999年國民閱讀率60.4%,2003年為51.7%,比1999 年下降了8.7個百分點,而2005年為48.7%,首次跌破50%,比2003 年下降3%,比1999年則下降了11.7%。從2007年到2010年,國民閱讀率雖已止跌,但一直徘徊在50%左右。人均年閱讀圖書冊數不到5本,每天閱讀時間不足15分鐘的現狀讓人汗顏。調查還發現,只有 5.6%的國民知道身邊有閱讀活動或閱讀節,有74.4%的國民表示身邊沒有閱讀活動或閱讀節,另有20.0%的國民表示不知道身邊是否舉辦過閱讀活動。
除此之外,全民閱讀還存在著如下問題:
1.1 傳統閱讀遭遇挑戰,閱讀時間日趨減少
由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得傳統的閱讀習慣遇到前所未有的沖擊,電腦游戲、電視和音像制品成為未成年人最喜愛的3種媒體。在資訊爆炸、信息增值的新時代,國人的閱讀時間卻在減少,且同其他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從專業調查看,似乎現代社會的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社會壓力加重,才使不讀書的人越來越多。
1.2 閱讀目的扭曲,功利性閱讀漸強
從我國讀者的閱讀目的看,由于浮躁的社會風氣、急功近利的學習心態,帶有功利性目的閱讀的讀者偏多,這種閱讀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人們閱讀習慣的養成。民眾對于物質強烈的欲望,使得人心浮躁,社會激勵機制和“榜樣力量”的變化,致使讀書的目的和讀書的群體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閱讀帶上了許多“功利”的色彩。
1.3 出版物良莠不齊,圖書價格居高不下
一些出版商為了營利,完全迎合市場需要,著眼于圖書的流行化與娛樂化,那些知識性和可讀性的圖書少之又少。市場上,好書并不是很多,當然壞書也不多,平庸書則比較多。全國現在一年出版27萬種書,數量增長很快,但好書的增長并沒有那么快。另外,書價嚴重虛高,讀者有意見也不奇怪。
2.1 建立長效機制,促進全民閱讀
公共圖書館應當立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長期舉辦具有吸引力的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并樹立品牌意識。利用多種新穎手段和內容為活動注入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滿創意,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參與熱情,對讀者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全民閱讀活動呈現形式新、主題新、創意新等鮮明特點,使活動具有公益性、知識性、教育性、趣味性、創新性、針對性等相結合的特色,成為品牌,閱讀活動參與人群做到老、中、青、幼、盲“全覆蓋”。在方式上,閱讀可以與戲劇表演、現代科技、手工制作、展覽、講座、詩歌朗誦等等相結合,變得斑斕多彩,才能吸引著有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教育背景的讀者。公共圖書館只要長期堅持舉辦適合各層次讀者的系列活動,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也使更多的圖書館服務延伸到了廣大群眾的身邊。
2.2 創新服務模式,做好導讀工作
倡導人們多讀書的最根本動力是要有好書,但現在圖書浩如煙海,魚目混珠,很多讀者在挑選圖書的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就要求我們應當將引導閱讀作為貫穿整個圖書館業務工作的重心。圖書館應當每月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的讀者推薦各自對應的閱讀書目,制作成《新書通報》發送給有關單位,并在每個借閱室門口設置圖書借閱排行榜,介紹并推薦好書、新書,以此來引導全民會讀書、讀好書。
同時閱讀也很有個性化,是一種個人內在的心理經驗。這使得圖書館一方面要從社會的角度、從文化傳承的角度思考閱讀指導,另一方面又要尊重讀者個體的個性化選擇。現代社會,民眾更加迫切的需要圖書館員從最初的群體化服務,轉而面向個體的需要。因此,做好讀者閱讀傾向調查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圖書館員可以根據讀者個人特質與特殊需求,主動建議適合的閱讀素材。
2.3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推出新型閱讀服務
與傳統的閱讀方式相比,數字閱讀充分利用新興媒體和傳播渠道的優勢,覆蓋范圍貫通了城市和鄉村,參與人群達到數千萬甚至上億,社會影響輻射各行各業。據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調查,國民網上閱讀的人數比例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手機閱讀、手持閱讀器閱讀、在線閱讀等各種方式的數字閱讀迅速發展,并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青少年的青睞。公共圖書館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服務手段,依托現有的資源和網絡,將傳統的閱讀指導延伸于網絡之上,用數字圖書館打造市民身邊的24小時圖書館。在網上發布推薦書目、書評等信息,開展網上查詢、網上續借服務等;建立圖書館的網絡閱讀板塊或是網絡社區,用網民喜歡的論壇、聊天室等形式,開展閱讀討論活動;通過網站提供電子圖書、電子報刊、特色數據庫、講座視頻、歷史圖片等,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現代、更便捷的知識服務。公共圖書館還可考慮引進如庫客音樂網、“點點秀”電子實體圖書館、新東方學習庫等全新服務項目,使讀者可在線免費觀看國內外明星直播演唱會、在電腦上瀏覽虛擬圖書館、免費在線同步學習新東方最新課程等,服務內容將會更加互動、有趣。
2.4 細化類型服務,培育多層次的閱讀興趣
2.4.1 關注青少年的閱讀需求,強化青少年的閱讀習慣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圖書館有義務對青少年的閱讀需求給予關注和重視,不斷培養和強化青少年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為青少年貫穿一生的行為,這也是對很多教育家強調的“人文教育”、“通識教育”理念的一種貫徹。圖書館可圍繞少年兒童關注的熱點開展活動,提高少兒讀書興趣,除舉辦科普講座、手工制作、繪畫、寫作、社會公益服務等方面的活動外,還可組織兒童文學作品表演、兒童音樂劇欣賞等活動,使圖書館成為少年兒童的第二課堂。
2.4.2 關注弱勢群體的閱讀需求,實施人性化服務
弱勢群體的需求是否得到較好的滿足,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之一。關注這些弱勢群體,給予他們特別的扶持與幫助,為其提供知識服務、信息服務,使其得到實現自由發展的條件,增強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是歷史賦予公共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公共圖書館應當利用自身的場地、人才、資源優勢,拓展讀者服務新領域,在為老年人、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服務中,形成全新的服務思路。如根據老年讀者的需求,合理配置文獻,不斷補充老年讀者需要的圖書報刊,并組織老年人參加讀書活動、書畫展覽、健康講座等活動。此外,還可舉辦老年讀者上網培訓,讓他們學會上網查詢信息、瀏覽新聞、閱讀自己喜歡的文章;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免費培訓服務等,提高他們的信息素質能力,使他們能夠通過自身的力量去開拓更美好的人生。
2.5 完善服務網絡,延伸圖書館閱讀范圍
建設館外基層流通點和開展流動服務,一直是各級公共圖書館開展延伸服務的主要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流動圖書館”作為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為缺書、少書、讀書難的農村、部隊、企業、學校、機關送書,為人民群眾提高素質、進修學習、心理調適和城區文明建設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將全民閱讀活動延伸到了社會的每個角落。
全民閱讀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實踐證明,公共圖書館在推進全民閱讀的進程中是大有作為的。推動全民閱讀、創建學習型社會是一項需要長期努力的工程,這需要公共圖書館為此做出更加積極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1] 高大勇.創新服務形式 推動全民閱讀——以鞍山市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為例.圖書館學刊,2012(4)
[2] 張 瑋.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工作探索.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2(6)
[3] 董麗娟,韓靜嫻.中英美三國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之比較.江西圖書館學刊,2012(9)
[4] 陳敏.芻議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氛圍的營造.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8(4)
[5] 蘇墨.將從國家層面為全民閱讀開創更多便利條件.工人日報,2013年1月21日
[6] 張章.倡導閱讀,圖書館大有可為.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1月31日
鄧朝艷(1988-),女,漢族,湖南武岡人,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范兆飛(1986-),男,漢族,安徽阜陽人,六盤水師范學院政治教育與法學系講師,主要從事民族社會學、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研究。
G252.2
A
1672-5832(2016)07-02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