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云
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卷煙廠 530001
制造企業改進與創新體系構建與實踐
吳啟云
廣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南寧卷煙廠 530001
制造類企業生產制造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發展、技術進步,制造能力持續提升,是企業永續經營重要保障。制造類企業構建起科學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持續改善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改進與創新體系如何構建、過程管理、結果輸出進行分析,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提出建議。
制造企業;改進與創新;體系構建;實踐
制造能力高低體現企業競爭能力,不斷優化改進與創新項目管理模式,提升改進與創新在提質降耗,服務生產中發揮更大作用,是所有制造類企業時刻需要面對和思考。企業構建起符合自身發展相適應持續改善體系,特別是在經濟新常態下,應用精益思維,立足關鍵KPI,積極應用精益思想,因地制宜地,務求實際效果是關鍵。具體來說,就是要站在企業全局高度,問題導向與精益管理思想相結合,圍繞企業核心工作、關鍵KPI,突出降本增效,全方位開展改進與創新體系構建,從而達到降本增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目的。在改進與創新項目管控過程中,“寬”“嚴”結合。“寬”在項目選擇和工具應用方式方法上不拘泥固化,以實用有效為好壞評價標準;“嚴”在項目認可,以取得效益效果多少論“英雄”。
制造類企業改進與創新體系構建要充分考慮了市場和現場、企業與個人的雙贏。在體系構建上路徑為戰略規劃/分解/計劃 →項目選定/競標/平臺 → 項目開展→ 項目評價/發布/閉環。
在實踐層面,可以按照參與難度和時間長短等多層面進行設置。員工最便于參加,難度最低,見效快方式是員工個人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發現不良點,提出合理化建議,實現閉環管理周期以月度計算;其次是在合理化建議基礎上,部分具備更高實踐能力員工,對現場問題開展小改善,取得效果后形成改善提案,閉環管理周期以季度為宜;小改小革、QC活動因為具有一定實施難度,需要一定時間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固化,以半年為管理周期;精益管理、六西格瑪改善與設計,針對系統性問題,改善難度最大,年度或者跨年度為周期管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
通過項目選擇矩陣,打破了以前沒有明確的六西格瑪斷根項目分級體制,無法分級管理;現在按照矩陣圖可以明確項目分級體系,便于區分不同類別和等級的項目推進和管理,構筑并完善改進與創新體系。改善成果的交流主要以樹立標桿事業部、優秀項目的發布及認證的形式來進行推廣。
改進與創新層級設定,從制度上規范了改善框架。項目實施首先要考慮是項目申報。萬事開頭難,好的項目是取得成功關鍵。在項目選擇可從幾個方面予以考慮。一是自上而下,根據企業關鍵KPI,通過標桿對比,針對短板、弱項,由職能(專業部門)提出意見,實施部門根據意見和建議進一步落實,確定立項項目;其次是自下而上,各部門根據自身工作實際,確定改進創新項目,此類項目立足部門現狀,為實現企業下達目標,更好完成工作任務,實施改進創新。
在時間要求上,企業改進與創新原則上不限定申報時間,為便于管理,可以在年度設定幾個時間范圍,在合理時間范圍內都可以開展申報。所有改進與創新活動開展,應充分體現計劃性和前瞻性,避免改善實施后,簡單總結材料,應付式開展改善,既浪費了一線人員寶貴時間,也難以達到正在改進提高目的。
在改善與創新認可方面,需要注意改進與創新前現狀數據認可,建議經職能部門確認,項目申報前3個月數據或者上一年度平均數,最好是取兩個數據中最優作為改善前后對比基準數據,改進與創新實實在在可以在報表數據中體現出來。
好的過程管理,是改進與創新取得預期效果重要保障,在這個過程中,在三個環節需要重點管控。一是項目實施前提請經職能部門現場驗證,確定改善項目(問題)真實性、必要性,不做無用功,同時把日常工作和改進與創新有效區分開來,真正發揮改進與創新引領拉動作用;二是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痕跡化管理,改進與創新按小組或者團隊開展的,活動會議記錄、表單,活動實施過程中圖片資料、數據文件等證實性材料收集保存完整;三是在按照時間節點或根據需要,具備條件企業可以企業范圍內選擇管理、技術骨干,根據專業技術分工,開展過程檢查、診斷指導項目實施,為改善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促進改進與創新實施有效開展。
項目關閉、結題,對項目取得成效進行認可。改進與創新結題,首先是項目個人或者團隊認為項目已經實現全部目標或者階段性目標;其次是結題需經職能部門現場審計,核心是從專業角度對項目過程和數據進行驗證,檢查改進與創新目標是否實現。
對于通過審計項目,可以根據需要開展各種綜合評審,量化不同類型改進與創新項目質量。對于實施過程扎實、取得效果突出項目,擇優選送參加外部發布交流,常見途徑有推薦參加精益、6σ、QC等外部榮譽項目評審。
在項目結題中,需要注意的是,改善與創新項目成效體現降本或者增效效果,要注重數據說話。比如效率、效益計算,建議公式:效果=經職能部門認定的本年度實際數據-經職能部門認定的上一年度數據。
企業根據自身戰略和實踐,持續完善持續改善與創新平臺和機制,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和對外美譽度。企業運營各有不同,持續改善與創新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持續改善與創新工作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傳統的零散的持續改善與創新式已很難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系統開展持續改善與創新管理是獲得和保持企業在經營上的成功,并將其經營業績最大化的綜合管理體系和發展戰略,是使企業獲得快速增長的經營方式,持續改善與創新將對企業文化改進產生很大的作用。在分析一些成功企業,特別是處于頂層位置的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時發現,成功的企業在實施持續改善與創新戰略時,比別的企業多走了一步,那就是,致力于持續改善與創新的同時,肯花大力氣去改造他們與持續改善與創新不相適應的企業文化,以使全體員工的信念、態度、價值觀和期望與企業追求零缺陷理念保持同步,從而創造出持續改進與創新良好的企業文化,為企業永續經營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