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論傳統繪畫藝術的發展與表現形式
劉麗娟
(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淵遠流長,經過不斷豐富和發展,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采的藝術表現形式,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觀念,在東方乃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本文從中國傳統繪畫入手,通過對我國傳統繪畫發展過程的簡要分析,總結了中國傳統繪畫特有的觀念。在此基礎上重點討論了傳統繪畫的發展歷程及其表現形式、傳統繪畫存在的問題和傳統繪畫對現代繪畫的影響三個方面的內容,希望傳統繪畫能在現代繪畫和設計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傳統繪畫是與當代新藝術形式相對而言的經過人類長期歷史實踐形成的傳統的繪畫樣式,既包括傳統的中國畫,也包括傳統的西方架上繪畫。
中國傳統繪畫起源很早,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現方法,可分為青綠、重彩、水墨;工筆、寫意等;按其題材有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等; 以創作者身份可分為文人畫、民間畫兩大類。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集中體現了我國幾千年歷史所包括的豐富的和獨特的審美觀含、審美思想、藝術內涵。傳統繪畫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有著自己的生存價值。傳統繪畫不應因為新藝術樣式的出現而枯竭,而是要吸收新的思想而走出所謂僵化的傳統模式。
2.1 傳統繪畫藝術的發展
探尋繪畫藝術創作的歷史,我們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原始人雖居于洞穴中,卻不忘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自身對外部世界的感知。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由于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政治和經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世界各國的繪畫藝術也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逐步形成以古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國等東方文明古國為代表的東方繪畫,從古希臘、古羅馬繪畫發展起來的以歐洲為中心的西方繪畫,構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大繪畫體系。
2.2 傳統繪畫的表現形式
在構圖上,中國傳統繪畫講究的是經營,采用靈活的方式和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按照畫家自己的主觀意識和審美特點進行構思,創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畫。因此,在視覺上它不拘于透視,多采用散點或者多點的透視法進行繪畫,具有很大的創造自由性和時空空間的靈活性。中國傳統繪畫具有獨特的描寫手法,以點、線、面為主要形式,描繪對象的光澤、骨法、形貌特點等都具有一定的手法,既能描繪出物象,也能表達出情感,使得情境交融在中國傳統繪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也大大地體現了我國書法的意趣,讓其具有獨美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3.1 傳統繪畫的教學教條化嚴重
眾多藝術院校把教學大綱當作篤信的教條,學校就像是生產藝術生的工廠,教師的教學活動也顯得死板生硬,只把傳統繪畫的技法循規蹈矩的教給學生,而忘了傳統繪畫意境和精神的傳承,奉行著教條制造著具有統一規格的產品。
3.2 傳統繪畫缺乏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也是傳統繪畫傳承不息的源泉。我國培養的藝術學生看起來都差不多,只對傳統繪畫有淺表的認識,沒有深層次的研究,對傳統繪畫的評價標準也只是停留在像不像,準不準上面,一味地臨摹,這必將導致學生成為統一規格的大批量的產品,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傳承,更談不上創新精神。
3.3 傳統繪畫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
目前在我國的藝術生想要升入高等藝術院校學習,就要通過素描和水粉畫的考試,所以,眾多學生為了升學,會大量的學習素描和水粉畫課程,某些學校也只進行素描和水彩畫的教學訓練,不重視中國傳統繪畫或是傳統繪畫被取消,這對我國傳統繪畫的發展與傳承極為不利。
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經常會遵循基本的繪畫“套路”、“規則”,這些程式化的繪畫規則已經成為中國畫技法教學中的重要過程,但是也需要創新。新的傳統繪畫不是對過去傳統的相似性的模仿,模仿的重復沒有意義,傳統繪畫要發展,必須對其自身的繪畫語言進行長期的研究與透徹的反思,并關注當代的社會景觀與人的生存狀態和當代人的情緒。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現代繪畫大多是以數字繪畫為主,成為當今重要的繪畫創作手段。在呈現出更豐富的藝術效果的同時,數字繪畫也對傳統繪畫產生了一些影響。數字繪畫不僅改變了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的方式,也使藝術審美趣味發生了變化。
4.1 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相互聯系
在傳統繪畫中講究意居筆先,繪畫創作中的意即未畫前醞釀于畫家胸中之意象。在現在繪畫中我們可以理解為繪畫作品的構思立意。
傳統繪畫的發展跨越了上萬年的時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藝術家在傳統繪畫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衍生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分支和流派。西方繪畫從文藝復興到現代、后現代繪畫,迎來了許多藝術思潮。中國繪畫從古到今一脈傳承,當然現代繪畫也從中汲取了充足的養分。
4.2 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相互區別
雖然數字繪畫為創作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可以輕易地修改,在存儲上也具有傳統繪畫所不可比擬的優勢。即使這樣,傳統繪畫在藝術成就上的高度,在數字繪畫快速發展的今天,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傳統繪畫在藝術價值上具有不可復制性。這一點是數字繪畫所無法超越的。傳統繪畫更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繪畫是展示心靈狀態的藝術,是藝術家個體內在心靈的物化,是通過明暗、色彩、形象、構圖等造型手段,在二維平面上塑造的形象。繪畫藝術不僅要感動觀者的視覺,更重要的是打動人的心靈。
中國傳統繪畫理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的奇葩,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思想感情和美學追求。傳統繪畫理論運用于現代繪畫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推動現代繪畫的創作發展。數字繪畫通過與計算機技術的有效融合,吸收了各種繪畫形式的視覺呈現效果,推動了現代繪畫創作的發展,相比之下,歷史悠久的傳統繪畫仍散發著迷人的藝術魅力,具有不可取代的藝術價值,將 在人類藝術創作中牢牢地占據一席之地。兩者的結合會給藝術家帶來更豐富的創作手段,實現更多的藝術突破。
劉麗娟(1991-),女,漢族,湖北監利縣人,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J205
A
1672-5832(2016)06-01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