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欣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 610041)
少兒武術培訓
——教學新模式之探究
張 欣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四川 成都 610041)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專家訪談法對少兒武術培訓-教學新模式進行全面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結論:1.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將武術套路和武術散打二合一進行教學,不但使學生在健身的同時得以滿足其演練水平。2.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在教學內容保留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教學模式和內容極富有創新性和科學性,武術技術教學和武術動作降低練習難度。
少兒;武術培訓;教學新模式
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以武術套路演練為載體,以武術散打為基礎,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的,讓社會接納武術、認可武術、喜歡武術。少兒武術教學課程教學模式新穎,各個方面均體現創新性、系統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的特點,與傳統武術教學模式不同,新模式以武術套路和武術散打二合一進行教學,讓學員和家長共同體會中華武術的真諦,本文以少兒武術培訓—武術創新課程標準模式為研究對象,旨在為探索中華武術發展模式提供理論參考,繼承與發展中國武術,一方面要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要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從而更好地發展弘揚中華武術,并希望在實踐中借助少兒武術教學課程的推廣,使得中華武術重新奪回主導地位,讓中華武術發揚光大。
2.1 少兒 。很多學者根據不同的角度和標準關于少兒的定義有很多不同的界定,過于絕對的劃分沒有意義。本論文考慮研究對象的特點將按照《兒童權利公約》的規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兒童系指 18 歲以下的任何人。”據此,本論文少兒武術培訓班中的少兒為 0—18 歲的少年兒童。
2.2 少兒武術培訓班 。少兒武術培訓班是由單位、社會團體或個人組織的主要以 5—16 歲的青少年兒童為招收對象,結合少兒生理和心理等特點,注重武術基本功訓練的經營單位。
商品是市場得以發展的基礎,少兒武術培訓的好壞是影響少兒武術培訓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少兒武術培訓市場相對缺乏競爭力,以各大少兒武術培訓學校為例,市場競爭力較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少兒武術學習內容的枯燥無味,機械性地反復練習較多,雖然增強了練習者的身體素質,卻打擊了少年兒童繼續接受武術學習的積極性,使練習者缺失了培訓興趣,從而降低了武術培訓市場競爭力。(2)武術培訓效果的顯現相對來說需要較長的培訓周期,從而降低了武術套路培訓市場競爭力。
4.1 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內容。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的內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安全性并體現文化性、體育性、樂性和一定的技擊性。教材延續了競技武術的內容、停留在競技武術套路為主的面,這樣并不利于少兒武術培訓的發展。然而,“淡化套路”是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改革的一條重要思路。“淡化套路”的觀點并不是要否定套路,而是否定過去一些程式化的套路結構和組合,從傳統武術流派中選取一些比較實用的招法進行組合以散招、組合為主,這樣有利于挺高學生的興趣。
4.2 少兒武術教學理念-武德。少兒武術的文化教學要從武術禮節的教學入手。不僅在教學順序上先教禮節后教武術技術,而且要將武德貫穿少兒武術教學模式的始終、體現于少兒武術教學的每一環節之中。在少兒武術的技術教學中,不能只把武術作為一個簡單的體育項目,而是要融入文化的教育和道德的教育,通過肢體的運動,來讓學生感受“武術背后的文化”。
4.3 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內容的制定 。為了教學的科學化,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課程主要有:武術禮節、基本功、武術套路、武術散打,主要授課模式:武術套路和武術散打二合一教學。首先是禮節古人云習武先習德。大家都很明白,武德是習武人修行的最重要的一條,就那句話來講,武禮走天下。武術的基本功,根據少兒的發育階段來擬定教案。武術套路以最基本手型,分為拳、掌、溝。步行,分為弓步、馬步、虛步、仆步、歇步。基本套路可以分為基本熱身活動和基本動作,以及的五步拳進行教學。武術散打以基本的拳法、腿法單個動作為主,到后期的時候以組合動作為主,以及簡單的摔法進行教學。
4.4 少兒武術教學上課時間 。為了保證少兒在習練武術的時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武術教師開展少兒武術教學每周不少于三節課每節課時為60鐘。此種上課時間較為合理,之所以把每節課的時間規定為60分鐘,主要是考慮少兒自身的特點設計,第一,由于少兒大多處于較小年齡,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相應較短,上課時間過長會導致少兒產生厭學情緒;第二,由于武術動作較為復雜,一節課過多過長的學習,會使得少兒學習任務過重;第三,對武術課的學習,最重要的是使少兒的身心等到發展和提高。因此合理有效的設計上課時間是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之一。
4.5 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師資的需求分析。少兒武術教師是武術課的組織實施者,師資配備是少兒武術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武術項目由于自身的特點對教師的專業,運動水平要求較高,所以專項教師的配備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學校的師資水平,各個少兒武術培訓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資質的評估。同時組織教師教員參加完整、系統和嚴謹的教學培訓并要求所有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證等相關國家證書。只有教師和教員素質提升了,學員的水平和武術的教學水準才會提升,才會促進學校不斷發展壯大。
少兒武術教學新模式以武術套路演練為載體,以武術散打為基礎,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的,讓社會接納武術、認可武術、喜歡武術。少兒武術教學課程教學模式新穎,各個方面均體現創新性、系統性、規范性和科學性的特點,與傳統武術教學模式不同,新模式以武術套路和武術散打二合一進行教學,我相信武術會在新一代的少兒中發揚光大。
[1] 溫力.中國武術概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2] 中國履行《兒童權利公約》研討會綜述[J].學前教育研究,1996.3.
[3] 程大力.關于中國武術繼承、改革與發展的思索[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1).
[4] 李雙銘,張繼生,試論高校武術教學對學生武德的培養[J],搏擊.武術科學,2010.03
[5] 范運祥,馬衛平,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非言語交際行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 年 1 月
[6] 郭建平、王焰鋼,論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成因[J],文史博覽(理論),2011 年 10 月
張欣(1992-),女,漢族,四川宜賓人,在讀研究生,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武術散打理論方法研究。
G642
A
1672-5832(2016)06-0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