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曉華
(隆昌金鵝鎮中心街幼兒園 四川 內江 642150)
讓幼兒在快樂涂鴉中提高繪畫興趣和能力之我見
古曉華
(隆昌金鵝鎮中心街幼兒園 四川 內江 642150)
幼兒有幼兒的認知特點,3~8歲兒童繪畫興趣和能力,即教師直接把方法交給兒童或無任何批判地“什么都行”的態度都是不可取。教師應通過與兒童的交流,提出有建設性的幫助才是真正有助于兒童的創造力發展。本文從“設置涂鴉活動區,激發幼兒繪畫熱情”三方面作了切近實際的闡述,對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繪畫的具體操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快樂涂鴉;繪畫;興趣和能力;提高
臺灣學者陳武鎮說:“美術教育是一把雙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學生極易成為教學內容與教師偏好的奴隸,難以掙脫,有幸掙脫,亦已身受傷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結果,卻常見學生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p>
在思考兒童繪畫教育時,過分強調兒童繪畫技能技巧的掌握或是僅強調兒童的主體性,對兒童繪畫技能教育避而遠之,放任自流的現象都是不可取的,應講究兩極之間的平衡。可許多成人在尊重兒童的主體性和為兒童繪畫提供有效幫助之間無法很好地掌握平衡點。“學前兒童的畫與成人的畫相比,就像現代人與幾萬年前原始人的畫的差距一樣,是難以比較??稍S多成人往往無法承認這區別,總是把成人的畫灌輸給兒童。成人的畫雖是面向兒童的畫,但卻是成人的畫。兒童從成人那里學到畫,看去似乎高興,但自己獨自作畫時,只是畫成人教給他們的畫,自己想要表達的畫卻無法自由地表現,無法體驗表現、創造的快樂?!辈荒茏杂傻乇憩F,創造性不能得到綻放,這是兒童的不幸。因此,有必要對兒童繪畫教育進行深刻的探討。
小班幼兒涂鴉繪畫不僅是一種美術活動,而且是他們認識世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周圍的大人及小朋友交往并獲得肯定的一種天然成長方式。但由于小班的孩子處于涂鴉后期,是向單線條繪畫過渡的關鍵時期,繪畫目的性不強,繪畫技能不完善,他們還不能自如地用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具有趣味性和游戲性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幼兒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和動機,引導小班幼兒通過繪畫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繪畫活動的快樂。
結合我班幼兒目前的繪畫水平以涂鴉期為主并逐步向象征期過渡的階段,雖已出現簡單的目的,但不能成形,不注意色彩變化的情況,我們在以培養幼兒繪畫興趣為主的基礎上,將幼兒“能愉快、大膽、輕松地作畫,體驗繪畫活動帶來的快樂”這一目標制定為學期總目標,并根據具體目標采取多渠道、多途徑的教學形式,提高幼兒繪畫的興趣。
首先,是設置涂鴉活動區,激發幼兒繪畫熱情。教師為幼兒特別設置涂鴉活動區,能夠很大程度地激發幼兒的繪畫熱情,就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類型和材料,如:蠟筆、粉筆、牙刷、毛筆、毛線、水槍、彈珠等,引導幼兒選擇適宜的材料進行創意美術活動,通過畫、剪、粘、撕、吹、滾、噴、射等多種方法進行操作,在具體的操作中充分感受動作、色彩、線條帶來的快感沖擊,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需要與意愿決定玩什么、和誰玩、怎樣玩、從而積極地與同伴、玩具、材料互動,使每個幼兒都在自由愉悅的環境中完成自己的美術作品,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其次,是組織幼兒快樂涂鴉游戲,巧妙滲透繪畫技能。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以游戲形式組織繪畫教學,把教學的目標、內容、要求融于游戲之中,使整個繪畫活動游戲化,這樣不僅能促進幼兒繪畫技能的發展,而且可提高幼兒繪畫的興趣。
采用印畫游戲,學習畫圓。通過利用大小瓶蓋、圓形玩具印章積木等材料拓印一些印畫“熊貓吹泡泡”、“小鴨洗澡”、“母雞下蛋”等活動激發幼兒對畫圓的興趣與欲望,由于有了游戲的鋪墊,幼兒的各種感官被充分調動起來,在繪畫時就感覺不到任何壓力,從而達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目的。
采用添畫游戲,學習各種線條。例如,利用毛線進行拖畫,彈珠滾畫等添畫活動來感受線條的變化,這樣孩子們在“玩”的不亦樂乎的同時既達到教學目的,而且又主動在學習畫各種線條的技能、主動參與活動、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再如,采用情境游戲,認知各種圖形。這是在活動中傳授知識的主要方式,幼兒可以于其間學習畫各種簡單的圖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又如,設置情境游戲,例如《筆寶寶跳舞》,向幼兒介紹筆寶寶住在盒子里,它們每天都要到紙上來玩耍、跳舞,然后再回到盒子里去,鼓勵幼兒在紙上涂鴉,讓筆寶寶跳圓圈舞、方塊舞等,啟發幼兒畫出圖形。
最后,是在多方互動中予以正面評價和欣賞,提高幼兒繪畫能力。孩子的美術作品是極富個性的,評價和欣賞孩子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審美及繪畫能力的過程,因此,評價和欣賞是美術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人人參與,積極發表看法,并根據每個孩子的基礎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提高。
在師幼互動中評價和欣賞。幼兒都希望老師能對自己的美術作品進行積極的評價和真誠的表揚,因此在每次的美術活動中我會邊巡視邊把評價和欣賞融合進去,幫助孩子意識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以此激發孩子不斷進步,不斷創新。
在同伴互動中評價和欣賞。作為教師除了直接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評價外,也應為幼兒提供自我評價機會。當孩子們完成作品后,讓孩子們互相交流,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想的和怎樣畫的,讓不同水平的幼兒去欣賞、討論,將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進行比較,不斷地發現自己和別人在創作方法和理念上的異同,從而提高繪畫能力。
在親子互動中評價和欣賞。早晚接送的時侯總有家長圍在作品欄中彎腰觀望,對孩子們的畫一張張點著問:“哪一張是你的?”“你看人家畫的多好!回家后要努力?!薄澳惝嫷谋壬弦粡埡枚嗔??!钡鹊?,家長的評價無形中對孩子的自信心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們通常在班級網站上發布一些關于評價美術作品的有效形式知識,讓家長們了解如何評價、欣賞幼兒作品,以免走入誤區。
總之,當孩子們暢游在赤、橙、黃、綠中嬉戲,穿梭在橫豎曲直間游戲,用他們天真的目光欣賞、解讀著生活的美好,用稚嫩的筆觸肆意的揮灑著對世界的體驗時,我們看到了幼兒世界的無限樂趣!通過一學期的美術跟蹤之后,我們有效地激發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情,也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也讓我們對小班繪畫教學有了這些的體會:孩子在繪畫活動中是否快樂,技能學習是否成功,關鍵取決于教師創設的教學氛圍是否充滿生命活力;選取的教學途徑是否生活化、多樣化;采用的手法是否游戲化以及與家長配合是否到位等等。之后我們將繼續根據幼兒的繪畫發展趨勢和自己的教育知識與經驗對幼兒繪畫今后的發展做出相應的教育方法。
[1] 李梅.大班幼兒繪畫興趣的培養.學前教育研究.2013.3;
[2] 張惠霞.培養小班幼兒繪畫興趣的有效策略淺探.江蘇教育研究.2012.35。
G427
A
1672-5832(2016)06-02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