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莉
(貴州省赫章縣水塘堡鄉田壩小學 貴州 赫章 553200)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創造力
許 莉
(貴州省赫章縣水塘堡鄉田壩小學 貴州 赫章 553200)
兒童創造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學生充分的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且有利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兒童創造力的培養也是學校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那我們怎樣來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創造性思維呢?
我們都知道, 學生的創造力比智力受環境的影響更大。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實施者。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就創造力的形成和發展而言,兒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于他們創造性活動的兩個基本條件。
1.1 盡量構建校內外溝通。
要努力構建校內外聯系,與家長多聯系,多交流,多溝通,同時,構建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改變語文教學自我封閉、與社會隔絕的狀況,共同為兒童創造有利的環境,使兒童的生活環境充滿創造的氣氛,使創造性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兒童自然可成為富有創造性的一代。
1.2 給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小學生創造力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復雜的動態進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創造力呈持續發展趨勢,但并非直線上升,而是波浪式進行。
創造力的核心成分是創造性思維,其中發散性思維,形象性思維和直覺性思維更是創造性思維中最富有創造性的成分。如何使學生掌握創造性思維的策略,以發展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2.1 運用判別性、敘述性、說理性等提問。
教學過程中,擅于運用“……是不是?”“……對不對?”讓學生作出判斷,再讓學生說明“……原因何在”“……為什么”“……道理怎樣”這樣就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判斷、分析、研究,對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有很大作用。這也是常用的提問方式。
2.2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教材乃至教師授課的內容,往往都被學生認為是完全正確的,若自己的想法與之不符,習慣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實上是被教材或教師授課的教學內容禁錮了思維,因此,教學中隨時和學生講明,教材或教師授課并不總是正確和完善的,鼓勵學生解放思想、活躍思維、積極的發現問題,提出質疑。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加深對學習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對發散性思維的一種促進,因為提出質疑問難的本身就是擺脫學習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線,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思考。例如:第五冊的練習4的第三題:改正下面句子中用的不恰當的詞語。這是這個單元練習中的重點與難點。在教學第一句如何修改的基礎上,其余四句,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討論說明原因的方式讓學生來完成。學生都積極投入,獨立完成。每一句都有爭論,此起彼伏,氣氛熱烈。尤其是第二句的“小剛光榮地加入了少先隊員。”一個同學說“光榮”錯了,因為做了好事才光榮。馬上就有人反對,說加入少先隊也是光榮的,光榮沒有用錯,錯的是“少先隊員”應該把它改成“少先隊”,“少先隊員”指人,“少先隊”指一個集體。所以應該是加入少先隊。此時,我馬上給予表揚,因為和教參上的答案一樣。這時,我問有不同看法嗎?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有不同看法,說少先隊員可以不改,把“加入”改成“成為”。這樣就成了“小剛光榮地成為了少先隊員”雖然他原因說的不是很正確,但我依然把他大加贊揚。同時告訴學生要相信自己,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或疑問要大膽的提出來。學起于思,多思考,有助于促進智力發展。因此這樣就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兒童創造性人格是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創造力僅僅是為創造性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當它與創造性人格相結合時,才能使創造性的發展成為現實。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做到:(1)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心理學研究發現,好奇心與創造性的發展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不僅對兒童,就是對科學家的調查研究也發現,好奇心既是發明創造的源泉,又是創造性活動賴以進行的重要動力。因此,在教學中,保護兒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們對語文課擁有濃厚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進行。(2)解除怕犯錯誤的心理。兒童怕犯錯誤是阻礙獨創性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兒童往往會因為怕犯錯誤而不去嘗試,從而失去發揮其創造性見解的機會,因此在知識武裝學生的同時,解除他們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大膽嘗試。(3)鼓勵學生向有創造性的人學習。中年級的學生模仿嘗試的欲望極強,讓學生與有創造性的人接觸。這樣增強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這對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要有良好的環境,同時學生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學習。作為教師也要努力學習,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個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發揮的教師,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有利因素,創設條件,設置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G633
A
1672-5832(2016)03-01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