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奇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100000)
淺析家庭暴力
易 奇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100000)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的一方對另一方施暴的行為,主要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家庭暴力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女性。
家庭暴力;現狀;危害;原因;防范措施
我國家庭暴力問題在一些地方比較突出,如在農村,丈夫虐待、毆打妻子的事時有發生,一些人對其可謂近乎麻木。家庭暴力導致離婚和人身傷害的案件不斷增多,這已成為當前關注的社會問題。
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內部出現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強暴行為。”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家庭暴力行為給出了具體的定義:“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
家庭暴力原先多發生在一些知識水平、職業層次、社會地位較低的家庭中,但根據近期抽樣調查顯示,每10個施暴者中,就有一個受過高等教育。家庭暴力的范圍正從農村向城市、從低文化素質向高文化素質人群蔓延。家庭暴力不僅發生在農民、個體私營者家庭,在干部、教師和法制工作者家庭也是屢見不鮮。
家庭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權利。她們受到肉體和精神的雙重傷害,她們長期生活在恐怖、緊張的氣氛中,心里充滿了恐懼與悲哀,有的悲痛欲絕,導致心情抑郁或精神分裂。在找不到正當的解脫途徑的情況下,她們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殺等消極反抗方式,甚至有些被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從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變成了害人者。家庭暴力也嚴重傷害著兒童的身心健康。有統計表明,60%以上的人在對配偶實施暴力的同時,也經常對子女實施暴力。他們大多數患有恐懼、焦慮、孤獨、自卑、不相信任何人,他們性情憂郁,變得懦弱或殘暴,學習成績下降,有自殺傾向等心理障礙。甚至長大以后可能成為新的家庭暴力的實施者,更有甚者會成為敵視社會、報復社會的人,結果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因此,由家庭暴力而引起的自殺、殺人,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穩定和安全,阻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家庭暴力的產生對社會有極大的危害。為了預防家庭暴力,究其出現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3.1 傳統的封建思想影響。男尊女卑、夫為妻綱、父為子綱,男人是天然的統治者,婦女和兒童應以服從為美德等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一系列封建倫理觀念由來已久,根深蒂固。
3.2 婚姻當事人自身原因。婚姻雙方基礎較差,無感情基礎。當生活中出現或大或小的矛盾,雙方便會失去應有的理性認識和法律意識,出現傷害對方的言行,矛盾激化后,雙方為達到各自的目的而采取極端的態度和方式來對待彼此,導致暴力行為發生和升級。家庭暴力的案件中受害者往往缺乏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家庭暴力與施暴者的教育水平有著直接的聯系。有關調查資料顯示,55%的調查對象歸因于男性的素質差,文化教育水平低。
3.3 社會的寬容態度造成家庭暴力。一方面,社會對酗酒、吸毒、重婚、婚外情等很容易引發家庭暴力的丑惡現象尚沒有形成有效的解決手段。另一方面,家庭暴力向來被視為家庭私事,鄰居不勸,社區居委會不告不問,司法機關認為家庭糾紛無從插手,即使被打的鼻青臉腫,如不構成傷害罪,對施暴者也無法處罰,是對施暴者的寬容。這就成了“四不管”即“ 鄰居不勸,居委會不問,單位不管,不出人命執法機關不理”的真空地帶,這是對施暴者姑息縱容。
3.4 立法不完善及可操作性不強,執法部門難以執法。一方面立法不完善和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強、法制宣傳力度不夠也是一個原因。我國目前制定的反家庭暴力法有禁止性規定,但缺乏明確的認定和具體的制裁辦法,可操作性不強。另一方面,司法執法部門難以執法。在執法過程中“清官難官家務事”,從而給人一種司法部門對家庭暴力是漠然態度。司法人員認為“清官難官家務事”,他們有時正兒八斤的去處理了,可當事人之間馬上又和好了,反過來還怪自己多管閑事,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家庭暴力的發生,有著諸多的因素,如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防范措施:
4.1 從思想上要掘棄封建思想。要開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宣傳教育活動,扭轉“打老婆孩子不犯法”“清官難斷家務事”等錯誤思想,使大家都認識到家庭暴力問題也必須要用法律來處理。家庭成員要樹立人權平等意識,建立和睦、文明、團結的意識,在家庭內要發揚民主,借助教育、輿論的力量,倡導良好的婚姻道德風尚等以制止和消除家庭暴力。
4.2 婚姻當事人在婚前要多相處,多了解對方。在平時要多學習,多注重加強自身的修養。要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識、增強依法解決家庭矛盾的能力,家庭弱勢群體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和防暴抗暴意識。
4.3 全社會要從輿論、道德到法律、機制,從司法機關、社區、單位到家庭編織一個反家庭暴力之網。單位和社區要關心每一個可能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一有事件發生即妥善處理。執法機構要重視家庭暴力的處理,完善執法監督系統,把預防、制止和制裁家庭暴力視為自己份內事。報刊、電視、廣播等傳播媒體要加強宣傳教育,將一些家庭暴力案件曝光,增加公眾監督作用。要加強對家庭倫理道德的宣傳,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
4.4 進一步完善立法和加強法制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法制觀念,加強執法力度。司法機關要加強普法宣傳教育,讓保護婦女的法律法規深入人心,組織婦女多學習法律法規,讓她們懂得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十二屆全國人在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2015年12月27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作為中國第一部反家暴法,該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旅行。反對家庭暴力行為,不能止于立法完善,應該繼續強化普法力度和執法水平。國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相關司法部門要認真按照規定執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因此,只有對家庭暴力實行綜合治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才有效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才有利于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安定團結。
[1] 《消除對婦女暴力宣言》聯合國 1993年通過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易奇,男,漢族,廣西陸川,本科,中國政法大學。
C913
A
1672-5832(2016)03-02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