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瑪阿龍
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 四川成都
淺析檢察機關對法院“消極執行”的監督
沙瑪阿龍
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 四川成都
檢察院在辦理執行檢察監督案件,特別是對“消極執行”案件中往往存在許多現實困難。對“消極執行”案件監督的研究和探討,是確保生效裁判及時執行不可或缺的課題。
(一)執行監督的概念。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修改后《中華人民共和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執行活動實行法律監督。”明確了檢察機關有權對人民法院的執行活動進行監督。 施行權是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各類執行措施以及對執行異議、復議、申訴等事項進行審查的能力,包括執行實施權和執行審查權。其中,執行實施權的范圍只要是財產調查、控制、處分支付和分配以及付款、拘留措施等實施事項。而執行審查權的范圍則主要是審查和處理執行異議、復議、申訴以及決定執行管轄權的轉移等審查事項。
(二)執行檢查監督的范圍。綜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民事訴訟監督規則(試行)》及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在部分地方開展民事執行活動法律監督試點工作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對司法工作人民在訴訟活動中的瀆職行為加強法律監管的若干規定(實行)》的規定,執行檢察監督的范圍包括:違法或不當采取執行措施、違反執行救濟程序相關規定的行為、消極執行行為、人民法院的執行行為嚴重損害國家利益的、社會公共利益的。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針對法院消極執行的檢察監督,消極執行是“執行難”問題的主要表現,是指在執行過程中執行人員不積極制動采取措施使案件執行效率低下,主要表現為人民法院自立案之日起超過兩年未采取適當的執行措施,且無正當理由的。針對此類案件的審查,主要有以下步驟:
(一)初步審查。執行檢察監督要求執行救濟前置原則,即執行檢察監督應當以法院執行救濟為前置程序,原則上,執行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只有在經過向法院提出異議等階段,窮盡了必要的程序之后,才會允許檢察機關的介入。初步審查既是對申請人的申請資料以及法院的執行卷宗進行書面審查。針對“消極執行”,一是要看申請人是否在法院裁判生效后向執行局申請了執行;二是要看法院是否村在“消極執行”的法定情形。
(二)調查核實。根據《中華人名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需求,可以向當事人或者案外人調查核實有關規定。”執行檢察監督中的調查是指人民檢察院在審查法律執行活動時才取的詢問知情人、調閱證據、鑒定、勘驗等非強制性措施以核查的事實的手段。因此,人民檢察院在辦理“消極執行”的監督案件時,針對無法從現有書面材料中獲取的信息,可充分運用法律賦予的調查權,相關事實進行調查核實,從而保障檢察權的有效實施。
(一)辦理方法。1、依法進行執行檢察監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上級人民法院發出督促執行命令的情形是執行法院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6個月未執行,“兩高”會簽文件關于法院不執行的監督情形是執行法院立案之日起2年未采取適當執行措施。然而執行活動強調的是及時性和效率性,目前在執行權優化配置過程中日益強調執行活動的階段性和時間性,如果法院執行活動超過了某一階段的時間點,檢察機關即可執行監督;2、組織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節約司法資源。檢察機關在大調解運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針對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判,因“消極執行”未及時執行完畢的,也可組織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從而有效節約司法資源,把申請人的合理訴求解決在檢查環節。
(二)監督方式。人民檢察院辦理執行監督“消極執行”類案件的主要方式是發出檢察建議。《人民檢察院訴訟監督規則(試行)》第一百零三條“人民檢察院對民事執行活動提出檢查建議的,應當經檢察委員會決定,制作《檢察建議書》,在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將《檢察建議書》連同案件卷宗移送同級人民法院,并制作決定提出檢察建議的《通知書》,發送當事人。”、第一百零四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當事人申請監督的人民法院執行活動中不存在違法情形的,應當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的決定,并在決定之日十五日內制作《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書》,發送當事人。”
調查權的行駛存在現實困難:1、時間跨度大,取證難:“消極執行”的主要原因是“執行難”,在實踐過程中,往往存在法院裁判生效后數年甚至十余年未執行到位的情況。由于人民檢察院對法院執行活動機型監督都是在2013年修改實施的《中華人名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才有法可依,部分案件時間跨度大,承辦檢察官在實際辦理中取證難,無法進行有效的調查和核實;2、承辦法官流動多,追責難:在“消極執行”類案件中,也存在部分案件的執行法官已更換多次的情況,導致檢察機關行駛執行檢察監督是無法對具體承辦法官進行追責,法院內部也存在相互推諉的情況。
(一)將強法院聯系溝通,共建監督平臺。人民檢察院與人民法院共建監督平臺將有利于人民法院執行活動的有序開展,確保生效裁判能得到有效的執行。主要是人民檢察院要積極與人民法院召開聯席會議,通過聯席會協調檢、法兩家關于執行監督工作將如何配合及探討、如何解決執行監督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使法院執行工作人員心里接受檢察機關的監督檢察,主動提供有關報表和必要材料。
(二)加強普法宣傳、確保檢察機關執行監督職權的群眾知曉率。為了讓群眾了解民事執行檢察監督業務,拓展監督案源,檢察院可采取走訪案件當事人,發放宣傳材料及制發檢察院便民卡,廣泛聽取社情民意,從群眾的舉報或交談中搜索案件線索。同時與律師事務所建立聯系制度。檢察民行部門以法律講座、召開座談會等形式開展“送法進社區活動”,廣泛開展民事執行檢查監督知識講座,摸清法院民事執行情況的同時,也讓更多群眾知曉民事執行檢查監督工作,真正使民事執行檢查監督深入群眾、了解社會矛盾、定紛止爭。
沙瑪阿龍,男,彝族,北京,碩士,就讀于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民商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