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敏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與邏輯分析法,發現我國體育旅行社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體育旅游專業人才欠缺;體育旅游競爭市場中小型旅游企業處于明顯弱勢;旅行社產品雷同;網絡化、集團化程度比較低,這都影響了我國體育旅行社的發展。鑒于此,筆者提出我國體育旅行社發展要緊跟市場需求、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體育旅行服務的相關對策。
作為體育旅游重要的支撐力量,體育旅行社承擔著各項體育旅游活動的具體實施工作。20世紀90年代之后,人們健康意識和生活方式快速變化,我國專業的體育旅行社也開始出現,如四川的樂我探險國旅,廣西的大地部落戶外探險有限公司,北京的中旅體育旅行社是其中較為出名的體育旅行社,這些旅行社大都集中在體育旅游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可便于開展與本地資源或自身優勢相關的旅游業務。然而,由于我國體育旅行社起步較晚,發展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對其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
一、我國體育旅行社存在的問題
(一)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
當前,我國體育旅行社發展緩慢,運動俱樂部主要是為國內的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提供服務,自助旅行愛好者大多自主性較強,不需要過多的相關旅游服務,戶外運動俱樂部主要是靠向導費及戶外裝備銷售盈利,盈利能力有限,所以大多規模較小,對整個體育旅游業的影響較小。但它們數量眾多,收費便宜,可以形成良好的體育旅游宣傳效應,讓更多的人成為體育旅游者。國內戶外運動我國現在有兩萬多家旅行社,當前存在的問題是規范而合乎發展需要的旅行社數量不足,不規范的旅行社太多,行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的情況更為突出,普遍來說小、弱、差,推銷的產品雷同,以低價為誘餌,吸引旅游者和打擊競爭對手,停留于低層次的價格競爭層面。
(二)體育旅游專業人才欠缺
國內的體育旅行社主要是為國外體育旅游者提供服務,國外體育旅游者由于語言、地域等因素,往往需要更加全面的旅游服務,從簽證、交通、住宿、飲食,到體育活動,都需要專業的體育旅行社為其提供服務。從我國目前體育旅游人才數量看,一方面,我國體育旅游人才培養渠道單一,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生態體育旅游作為一項新的旅游形式,對人才的需求也涉及了旅游學與體育學方面,而現有的人才要么是旅游專業的學生,要么是體育專業的學生,且由于我國體育旅游人才培養中重理論,輕實踐,所以人才質量還不能完全滿足當前生態體育旅游的要求。
(三)旅行社產品雷同
旅行社產品雷同是我國旅行社行業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旅行社產品由于缺乏諸如商標權、專利權這樣的進入限制,又無太多技術障礙可供保留和壟斷,使得一些有開發能力的旅行社一旦開發出某種能夠迎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眾多中小旅行社便一哄而上,競相模仿或參與經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有實力的旅行深度開發產品的積極性。
(四)網絡化、集團化程度低
目前,整體上來說,旅行社真正意義上的旅行社網絡和集團較少,大部分旅行社沒有形成或加入網絡,仍在各自為戰,業務伙伴關系不穩定。已經建立的旅行社聯合體和集團,要么規模小,要么聯系不緊密、不穩定,集團內部機制落后,行政色彩濃厚,真正以資產為紐帶聯系的全國性、區域性旅行社網絡和集團還很少見。
(五)產權制度和企業機制落后
從總體上看,我國體育旅行社真正完成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較少,大部分是傳統的獨資企業,還有一部分是名為國有、機體或者公司制企業,實際上則是個體或私人合伙企業。更有甚者,個別地方的旅行社至今仍是事業單位,旅行社的管理者由有行政級別的官員擔任。這些企業多數內部機制落后,經營管理手段單一,產權關系及責權利劃分不明確,管理制度不科學、不健全或不落實。
(六)體育旅游競爭市場中小型旅游企業處于明顯弱勢
目前,可以說,我國生態體育旅游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大型體育賽事的帶動下,我國生態體育旅游開始興起并不斷向前發展。目前,我國有100多個有較大影響力的體育賽事和節慶旅游賽事,同時還包括11個專項體育旅游產品和線路,但是,一些大型的、影響大的賽事如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以及國內頂尖的體育賽事,其旅游產品通常由政府與大型體育旅行社合作完成,一些中小型的體育旅行社被邊緣化,無法與大型的體育旅行社抗衡。所以,在體育旅游營銷中,中小型體育旅行社處于劣勢。
二、我國體育旅行社發展戰略構想
(一)與市場需求相適應
目前,我國已進入休閑娛樂、體育旅游消費全面擴張時期,自1994年始,我國體育旅游消費需求不斷擴大,消費水平和能力不斷提高。從近年來體育旅游市場火暴場面看,體育旅游已開始成為現代生活標桿,吸引了眾多的體育旅游愛好者。在建設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實現體育旅游的生態化發展,是現代人心向往之的美好愿望和需求。體育旅行社作為連接旅游者與旅游產品、旅游服務的組織者,在實現生態體育旅游中有其獨特的作用。因此,依據市場需求,構建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新型旅行社服務,是生態體育旅游發展的必然,也是旅行社發展的必然。
(二)構建區域特色的體育旅行服務
從區域角度分析,我國體育旅游資源豐富,不同區域可根據良好的先天自然條件,開展適合本地特色旅行社服務。對于廣袤的草原地區而言,賽馬、馬術、馬球旅游服務存在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對于東北地區而言,其冰雪旅行社應成為主要的旅游方面,旅行社可開展專門性的滑雪、冰雕等相關的參與類與觀賞類旅行社服務與營銷。針對南方地區水體旅游資源豐富的特點,可推出一些水上項目旅游服務,如生態體育旅游游泳、潛水、劃船、賽艇、釣魚等服務,提高體育旅行社水體旅行服務功能。在城市,基于人口密集,大規模、組團式特點,體育旅行社可開展大規模的體育旅行服務,對于鄉村的廣大地區,可建立小型的、針對部分散客的旅行社。
目前,我國很多體育旅游眾多,一些需要旅行者具備較高的運動水準。例如,海南地區高爾夫、青島的帆船、內蒙古的那達慕,以北京、上海為代表的城市所舉辦的各種專業體育賽事等,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旅行社可提供專門性的服務,以滿足旅行者的多樣需求。
另外,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各民族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這些正成為我國體育旅游重要的支撐力量。如土家族的賽龍舟、內蒙古的那達慕、怒族的狩獵舞、苗族的高腳競速、西藏的羌姆,無不蘊含了濃郁的地方文化,開展針對不同民族的體育旅行社服務,是促進民族間相互了解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