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偉
作為國內B級車的領軍車型之一,邁騰一直是一汽-大眾銷量與利潤的依靠,但在市場條件不斷惡化的當下,全新邁騰還能扛起這副重擔嗎?
在B級轎車市場不斷收縮,以及豪華品牌同級車型價格不斷下探的雙重壓力下,傳統B級車型并未死心。從上半年的中期改款帕薩特和全新的君越開始,B級車正在全面經歷著升級換代。
在B級車市場銷量前三中,一汽-大眾邁騰的位置很獨特,因為它是在SUV盛行的今天,唯一沒有大眾品牌SUV車型的企業的頂梁柱,而這個頂梁柱既是負責大眾品牌銷量的,又是負責大眾品牌利潤的。
就是這樣一款車,在今年7月底迎來了其全新換代,基于大眾MQB平臺的最新力作,而且官方入門售價比老邁騰還低1萬元。一汽-大眾董事、總經理張丕杰希望,以全新邁騰更豐富的配置、更創新的科技和更親民的價格,它將再次確立B級三廂車標桿地位。
不僅從單一企業,而且從大眾品牌在華戰略布局上看,全新邁騰都必須完成這一使命,它將與帕薩特形成大眾品牌在華B級車市場上的雙保險。然而它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卻充滿了變數。
不確定的市場
在轎車市場因SUV強勢而受到不斷擠壓的今天,B級轎車這個細分市場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B級車(不包括豪華品牌)銷量70.75萬輛,與去年上半年為90.28萬輛相比,同比下降21.6%,在整體乘用車市場占比僅為8.17%。
這與2013年以前B級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形成鮮明對比。彼時,南北大眾和日系三強在這一細分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是,由于價格體系崩盤等因素,日系三強率先進入衰退期。
此時隨著豪華品牌在B級市場的大有作為,傳統的市場結構也出現了變化。一汽-大眾奧迪A4L、華晨寶馬3系 Li和北京奔馳C class為代表的豪華品牌B級車已進入了B級車市場銷量前十之中,其中奔馳C級成為最大黑馬,同比增長達到55.7%。而奧迪A4L最低起售價為28.99萬,終端優惠價達到4萬元左右,下探到邁騰的售價區間。
同時,大眾、豐田、福特等中檔品牌對C級車市場的布局,使得傳統B級車市場環境更加不可預測。
有業內資深人士指出,伴隨B級車市場份額一再被壓縮,以及B級車利潤空間走低,這一細分市場正在進行格局重構。
其實在這樣一種重構的局面下,老邁騰表現得還不錯。從銷量上來看,今年上半年老邁騰累計銷量7.9萬輛,同比增長0.8%,基本與去年持平。同胞兄弟帕薩特雖然贏得上半年銷量冠軍寶座,銷量達到8.3萬輛,但是同比下滑高達30.98%。現代名圖雖然位列第三,銷量6.6萬輛,但同比下降10.6%。
沒有SUV車型與邁騰相呼應,一汽-大眾的大眾品牌就需要邁騰獨立支撐起品牌提升、利潤及銷量的多重作用。
強勢回歸
一代接一代的革新,這是一汽-大眾習慣性的車型換代方式,作為公司大眾品牌的旗艦轎車更是如此。
早在2007年,第六代邁騰國產。隨之而來的是大眾革命性的“TSI+DSG”黃金動力組合,這是當時國產車動力總成的技術制高點。彼時邁騰全系標配擁有14項安全功能的高級別ESP電子穩定程序、獨創的AUTO HOLD自動駐車功能、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智能系統等,這全面刷新了國內B級車的科技配置標準。
在2011年的換代中,第七代邁騰仍然是引領B級車技術標桿,其帶來了Auto Hold+EPB、優化的PQ46平臺、TSI+DSG黃金動力組合。此外,邁騰還裝備了大量比肩C級車的先進配置。
而全新邁騰(第八代)早在5年前就已開始規劃,雖然彼時不太可能預計到如今中國市場的改變,但它是以超越豪華、瞄準C級的B+級車而定位的,而且基于大眾全新MQB平臺的優勢,還新增了諸多上一代PQ平臺所不能支撐的科技裝備。
張丕杰介紹,不同于PQ平臺,在全新平臺上,包括第三代EA888發動機、DQ380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DCC動態底盤系統等駕駛輔助配置,全新的數字化全液晶儀表和HUD抬頭顯示系統等全新換代裝備和創新科技功能。全新一代邁騰還擁有PLA 3.0自動泊車+360度全景可視泊車系統、MKB多次碰撞預防系統、Pre-Crash預碰撞保護系統等先進的主動安全裝備等。
上述資深人士指出,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邁騰想要獲得以往的輝煌成績,甚至反超長期壓制自己的帕薩特,就必須拿出過人的技術與配置。而且作為高端商務車型,全新邁騰售價涵蓋范圍比較大,不僅較老邁騰售價有所下降,比今年上半年銷量冠軍帕薩特起售價多出6000元,而且比后續的本田雅閣及日產天籟至少高出1.4萬元。這都體現出邁騰重新回歸的決心。
一汽-大眾公關部總監李鵬程對《汽車觀察》表示,老邁騰在生命周期末期都可以有超越市場平均增長的表現,對于擁有全新平臺上的全新動力、設計和科技創新的新邁騰,我們有信心應對市場的挑戰。
大眾品牌的中國“結”
在SUV與MPV盛行的時代,相對于其他中檔品牌,大眾在中國的國產SUV與MPV產品相當缺失(只有上汽大眾的途觀一款),因而要保持每年市場銷量在第一集團,其每款轎車產品必須領跑市場。然而整體市場價格的下移,新興經濟的侵入,以及SUV市場不斷擴張的現實,讓大眾品牌意識到,即便依靠傳統汽車能保持銷量第一,但利潤卻不斷被蠶食,這種現狀必須得到改變。
在傳統汽車領域,大眾品牌依舊保持B級車型的更新速度,畢竟其利潤貢獻率很高,占到整個大眾品牌的近30%左右,并且在品牌形象提升方面,大眾品牌B級車功不可沒。而其他中檔品牌還無法與大眾品牌抗衡,因此只有大眾品牌內部的競爭。
對于一汽-大眾而言,由于主要競爭對手帕薩特還處于老平臺之下,因此今年是邁騰重奪B級車銷量霸主地位的最佳時機;而上汽大眾則主要以輝昂(MLB平臺上的全新C級轎車)加帕薩特的“B+C”組合應對市場。
然而,這些都是幾年前大眾總部就為中國市場定好的項目,而在“排放門”之后,大眾集團針對各區域市場的新變化,重新梳理了全球業務,中國市場也不例外。今年年初,大眾集團在北京公布了未來在華投資計劃,其中2016年將面向中國市場投資超過4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90億元,發布大約64款新車型,其中以轎車和SUV車型為主(其中一汽-大眾將于2018年投產5款SUV車型)。
而在今年8月初,大眾為中國市場新增了大眾品牌乘用車中國CEO這一專屬領導崗位,以此賦予中國市場更多權責和自由度。據了解,這是大眾汽車自今年4月提出“去中心化”戰略后的重要舉措,也是該戰略在中國的首次落地。新任CEO馮思翰將主抓大眾品牌在華戰略規劃、產品戰略和布局等前端工作,將能夠針對市場變化快速進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