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宛詩平
為紀委 “內部巡察”叫好
◎文/宛詩平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在積極受理相關問題線索的基礎上,甘肅省紀委探索加強干部監督工作的方式方法,積極開展內部巡察主動發現問題線索。今年年初以來,省紀委對全省7個市州、10個縣區和省直4個派駐機構開展了內部巡察。對巡察發現的一些紀檢監察機關存在的紀律審查工作不嚴謹、不規范,涉嫌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雙十條”規定等82條問題線索,交由相關紀委(紀檢組)調查處理。并對3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了立案審查,對2名市紀委書記進行了告誡約談。通過內部巡察進行談話函詢、警示提醒,咬耳扯袖、抓早抓小,切實把“嚴”字體現在紀檢干部日常監管之中。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甘肅省紀委從自身做起,開展紀委“內部巡察”,拿自己“開刀”,是反腐“零容忍”的最好范本,這種率先垂范和嚴肅、堅決的態度令人敬而生畏。這無疑對貪污腐敗分子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實踐證明,紀檢監察機關不是天然的“避風港”“保險箱”,紀檢監察干部也不具備天生的“免疫力”。在腐蝕與反腐蝕的嚴峻考驗面前,紀檢監察干部只要稍不謹慎,就可能出現心智“短路”,繼而防線坍塌,最終付出慘重的代價。山西省紀委原常務副書記楊森林、監察廳原副廳長謝克敏,以及福建省龍巖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紀委書記張曉秋等紀檢監察領導干部走上違法犯罪之路,就是有力的證明。
不拿自己開刀,就無法向他人亮劍;不“一刀切”,就一刀也切不下去。監督別人者,要敢于接受監督;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接連出重拳下猛藥,“老虎”“蒼蠅”一齊抓,反腐成效斐然,嚴治“燈下黑”更是彰顯了反腐“零死角”,把反腐敗工作不斷推向縱深。因此,我們有理由為紀委“內部巡察”叫好,并真誠期待“內部巡察”能形成長效機制,最終,紀委內部監督管理會越來越嚴格,紀檢干部自身也會越來越硬氣,反腐敗的拳頭也會越來越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