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哲
不怕忙 忙不怕 怕不忙
◎文/宋哲
不怕忙。忙,是一種精神狀態,是成事的基礎,是干事的表現。忙能使我們激發工作熱情,遠離職業倦怠,保持適度緊張,迸發超常活力。相反,人過于安逸,就會不思進取,思想懶惰,大腦退化,甚至可能閑出是非。從這個意義上講,忙有利于個人成長、身心健康和社會進步。要不怕忙,在戰略上藐視忙,在戰術上重視忙,在內心中渴望忙,把忙當成歷練的途徑。
忙不怕。忙分三種,一種是真忙,表現是“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由于工作任務重、節奏快、壓力責任大造成的忙碌;一種是瞎忙,表現是“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辦法多”,這類人工作無計劃,不分輕重緩急,往往陷入事務主義泥潭而不能自拔,實質是用戰術上的忙掩蓋戰略上的懶,有勤奮之名,無尺寸之功;一種是假忙,表現是“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成天思慮人情,應酬不斷,最終是空耗精力,貽誤事業,浪費生命。要提倡真忙,避免瞎忙,杜絕假忙,真正做到忙而不亂、多而有序、急而不躁、穩而不怠。
怕不忙。任弼時同志講:“我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錢多,三怕麻煩人。”怕工作少,實質就是怕不忙,像任弼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總是怕分擔的工作少、指派的任務輕,不能充分為黨的事業竭盡全力,甚至留下不能鞠躬盡瘁的遺憾。這是共產黨人應提倡的更高的精神價值追求。對此,葉劍英曾評價任弼時同志稱:“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我們共產黨員都應該做‘任弼時式的駱駝’。”
形勢越是復雜,任務越是艱巨,越是要發揚不怕忙、忙不怕、怕不忙的精神,越是需要下真功夫,直面矛盾困難,勇于攻堅克難。以積極進取的朝氣不怕忙,以迎難而上的勇氣忙不怕,以時不我待的銳氣怕不忙,在忙中突破發展的瓶頸,在忙中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發展成果。
□本欄編輯/張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