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信息
劉慧出席“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授牌儀式并講話 9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國家民委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辦“全國雙語法官培訓基地”授牌活動暨全國法院維漢雙語法官培訓班開班式。國家民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劉慧出席活動并指出,我們要將學校打造為民族法律人才培養基地、民族法學研究基地和法律文化交流基地,為民族地區培養更多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熟悉了解各民族情況的雙語法官。此次培訓班為期一個月,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方法院和兵團法院的30名維漢雙語法官將在此接受集中培訓。據悉,自2014年起,最高法院與國家民委每年聯合在民族院校舉辦全國法院藏漢、維漢雙語法官培訓班,目前已累計培訓雙語骨干法官200余人次。
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16年壯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在崇左市召開 9月9日至13日,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2016年壯語文新詞術語翻譯專家審定會暨壯語文智能翻譯軟件研討會在廣西崇左市天等縣召開,北京、廣西、云南等地30名全國壯語翻譯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對近兩年壯語翻譯的新詞術語進行討論審定和經驗交流。中國民族語文翻譯局副局長李萬瑛出席會議并講話。
安徽省首個民族團結公益廣告宣傳片開播 日前,安徽省民委精心打造的3段民族團結公益廣告宣傳片開始在合肥市戶外和公交移動媒體上正式播放,為期一個月。此次是安徽省首次制作民族團結公益廣告宣傳片。同時,省民委還將公益廣告宣傳片光盤下發各地,要求積極做好宣傳片播放和民族團結宣傳月工作。
重慶市制定實施意見進一步規范民貿企業認定工作 近日,重慶市民宗委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民族貿易縣內民族貿易企業認定及相關工作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和規定了民貿企業的認定條件。要求民族貿易企業必須同時符合,在民族貿易縣內登記注冊且具備企業法人資格;該法人企業主營業務(依據工商營業執照中經營范圍)必須是經銷少數民族特需品或生產生活必需品或收購(加工、銷售)民族地區農副產品;經銷少數民族特需品、生產生活必需品、收購(加工、銷售)民族地區農副產品銷售額占該法人企業全部銷售額60%以上的企業三個條件才能進行認定。《實施意見》還進一步明確和完善了民族貿易企業的認定原則,對民族貿易企業認定管理的制度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貴州省黔東南州推行“五個協議同時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模式初見成效 近日,貴州省黔東南州委、州政府率先探索建立“五個協議同時簽”搬遷安置模式,即簽訂“搬遷協議”,確保每戶有一套住房并人均住房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并同意按期拆除舊房;簽訂“培訓協議”,確保有就業意愿的群眾掌握一門務工技能和熟悉城鎮基本生活技巧;簽訂“就業協議”,確保每戶至少有1人以上就近就地就業;簽訂“入學教育協議”,保障搬遷群眾子女就近就地就學,共享同城教育優惠;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引導群眾流轉承包地經營權,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
海南省五指山開展少數民族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 近日,88名來自五指山市各鄉村基層具有初中(含)以上學歷的農民工參加海南省五指山市2016年少數民族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入學考試,參加考試者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52歲。通過考試的農民工將被擇優錄取到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在2年內通過業余時間學習完成專業計劃課程,成績合格后可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專學歷和職業技能證書。年度計劃內招生的大專學費、考試費和教材費由五指山市承擔。取得大專學歷、成績優異的農民工2年后還將有機會免費免試繼續參加專升本進一步提高學歷。
(本刊綜合)
(責任編輯 劉瑜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