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龍:加快推進國土規劃“兩規合一”
問題與觀點
■ 創新規劃理念,改進規劃方法,把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全過程,增強規劃的前瞻性、嚴肅性和連續性,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
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是當前北京市解決制約城市科學發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的重中之重。5月25日,北京市委召開全會,正式啟動城市規劃管理體系改革,重點就是推進規劃、國土機構合并,組建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在會上指出,要圍繞增強首都核心功能謀劃和推動全市發展。中心城區要嚴格落實產業“負面清單”,各區都要堅決破除“一畝三分地”、各自為戰的思維定式,變同質競爭為協調配合,形成“眾星拱月”的生動局面,形成對中心城區的“反磁力”。
城市發展特別是城市管理中的問題,必須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來解決。為此,北京市圍繞創新城市工作體制機制,研究提出涉及規劃、國土、城市管理和執法的機構改革意見,有利于進一步整合職能,解決部門職能交叉、管理分散等問題。
郭金龍強調,推進規劃、國土機構合并,從管理職能上實現“兩規合一”,將促進城市規劃轉型與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相互融合,使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更一致。要創新規劃實施機制,將規劃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守住紅線、把住底線,保證規劃意圖有效實現。
按照相關部署,北京市將調整城市管理的部門職責,組建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并明確為城市管理主管部門,進一步完善綜合管理與專業管理相結合、多部門共同履行城市管理職責的格局。各有關部門要把有利于城管委履行職責的職能拿出來、歸并好,形成和強化城市管理的合力,實現管理全覆蓋。
除北京之外,貴州、云南等地最近也在陸續召開會議部署推進城市規劃管理體系改革。5月4日,貴州省省長孫志剛在專題研究城市化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時強調,提高城市規劃水平,堅持山為景、橋隧連、組團式,不“攤大餅”,多“蒸小籠”,加快推進“多規融合”。同時,充分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推進城市智慧管理,提高城市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