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鳳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淺論孔子道德修養觀及大學生的人格培養
閆 鳳
(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孔子可謂是中國儒學史上的巔峰人物,他為儒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道德修養方面的成就更是為中華兒女筑造了一座不朽的豐碑,深刻影響著幾千年來華夏子孫的修養與發展。本文首先從道德修養的方法出發,進而探討到它所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從而深入聯系到當代大學生的發展,應借鑒經典折射出的人生道理,找尋到屬于我們失落的精神家園。
孔子;道德修養觀;大學生;人生觀
修養是一顆散發著無數光芒的耀眼亮點,能夠折射出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無論是遙遠的歷史長河,還是當今的時代發展,修養終究離不開人們所關注的視野,它或多或少地透露了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道德修養觀。傳統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經典帶給人們的不光是歷史的年輪,更多的是在軸心時代所發揮的精神導師的意義,我們要從中深入挖掘能夠引領三觀的正確航向,將我們帶入到一個真正屬于我們的精彩的精神境界中。
半部《論語》知天下,可見其中所涵蓋的道理、思想都是精華,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從這些寶貴的典籍中吸取精深的哲理,領悟人生中所遇到的種種。中國古代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人士,他們為后世遺留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任何時候,人們都要借鑒歷史文化中的珍貴思想,結合現實的發展,為自身創造一個健康積極的人生。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更大取決于自身的認識,隨著知識視野的開闊,對人、事、物的認識與見解也會隨之增加,我們要盡可能地增長自己的見識,提升自身的素養,拓展人生道路。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是一個極重要的人物,走進他,品讀《論語》會讓我們領悟很多的人生道理,通過特定的言語告知人們其中包含的社會現象,教會我們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對個人修養是一種無形的塑造與培養。
道德修養是中華民族歷來培養的品質,個人的修養問題關乎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人們要重視自身及周圍人的修養。在《論語》中,有諸多關于道德修養及個人品德的故事,從簡短的對話中也可以指領我們形成正確積極的思想,對于自身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道德修養具有一定的方法,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立志存氣。一個人要發展必須擁有遠大的目標與理想,只有為自己設立好??康陌恫?,才能沿著彼岸勇敢地航行??鬃诱f:“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①可見志氣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心中有志是成功做成事情的必要條件,有志者事竟成,所以,無論在任何狀態下,人們始終要立志存氣。當你遇到挫折氣餒時,想想孔老夫子的言語,繼續作氣而前行?!叭藷o遠慮,必有近憂”更是告訴我們:如果不定短期或長期的目標,就會糾結、憂愁、困惑,無論任何時候,都應設立目標,并通過實際行動將它變為現實。志氣是個體發展的基本前提,道德修養的初步方法就是需要立志存氣。
其次,是博學慎思。道德修養需要依靠學與思,學思并重是建立于立志存氣之上的?!墩撜Z》開篇就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明學習對自身是一種進步,我們應該養成一個時時處處主動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從而彌補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水平。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眱H單獨依靠學是遠遠不夠的,要將“學”和“思”良好地結合起來,讀書要思考,想問題時也需要一定的書籍做支撐,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提高自己的修養,開拓自己的眼界。博學慎思是一種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學思并重,在學的基礎上加以思考,能夠為自己有限的存儲空間清除許多不必要的記憶,為自身修養的提高提供保障。
再次,是克己內省。道德修養重在于自身,“克己復禮”是儒學史上最為重要的要求,強調人們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欲望等,使個人能夠完整地不影響全局的發展?!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是孔子對道德修養的闡述,對他人的要求要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中華民族耳熟能詳的寶貴財富,要正確認識自身與他人的需求,凡事先從自身出發,再推己及人,將有利帶給他人。自省是人們進步的前提,只有勇敢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才能進一步提升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②對自身的反省是一個人提高素養的必然前提,古代圣賢很早就有這樣的啟示,讓人們每天對自己做出一個合理的反思,以待進一步地提升自身修養。內省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具有促進作用的,無論是成人還是小孩,通過對自身的反省,會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與不足,這是一種可貴的成長財富,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自身散發耀眼光芒,更會讓他人向之看齊,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耙娰t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告訴我們見到他人,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對于他人未做到的,應反思自身是否犯了同樣的錯誤,這對于形成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極其重要的。
最后,是篤行踐履。它反映了中華民族尚實的優良傳統,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先行其言而后從之”強調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出其言必其行,一個人不止要目標高遠、為未來制定計劃,更重要的是要將這一切通過自身的努力變為現實,從而用實踐檢驗自身所具備的品質。躬行自履要求人們要自覺地履行應承擔的義務,說明了個體主觀能動性的重要作用,判斷一個人的個人修養,不僅要聽他自身的言語和他人的評價,而且要深入到他的實際行動中,觀察是否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從而對做出正確的判定提供完整的依據,即“聽其言而觀其行”。
道德修養在于自身不斷的學習與思考,還在于深入的反思與覺悟,最重要的是將一切付諸于行動,只有將其有機的相統一,才能使一個人得到深層次的提升。從孔子的道德修養的方法中,我們得到的不僅僅是道德修養方法,更是一種做人的道理,對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老人扶不扶”問題已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對于這一問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最本質的孝悌應為社會所張揚,即“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睆拇顺霭l,聯想到道德水準與個體生命發展的關系,將其與人們的認識、觀念相結合,傳承中國傳統的道德標準,使人們能夠作出深刻的反思,對自身與社會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提升作用??鬃釉谄渲鳌墩撜Z》中,深刻闡述了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及政治觀,他對人生的態度是積極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是他的人生態度與走向,人們應從中提取對自身有用的材料,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當今社會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同時又面臨著諸多問題,尤其關于人們道德水準的問題。扶老人本是一件不用思考,本能去干的事情,但是由于社會種種案例,造成了人們多余而又不多余的困惑。只有提高全社會的全民素質與修養,才能真正徹底地解決這一問題。吸收并借鑒孔子道德修養,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有著不可輕視的作用。
第一,“仁者愛人”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是一個人為人、處事、行政的正確原則和倫理,仁之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白釉唬喝硕蝗?,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③說明一個人如果不仁,那么他怎么能講禮講樂呢,而應“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禮”也是個人修養的核心之一,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應“合乎禮而止于禮”,無論是獨處抑或是和他人在一起時,都應使自己的行為依“禮”而出,這是對個人道德修養的基本要求。在現代生活中,個人的修養很大程度上是達不到正確要求的,在公交車上,在家里,在與長輩同處時,很多行為舉止都是出格的,但是自身既認識不到,也不會將其改正。一個人要善于學習他人的優雅舉止,改善自身的不足,以便能實現個體的身心和諧。
第二,“又敬不違”的孝道?!墩撜Z》中孔子對孝道這一概念進行了深刻的闡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雹苄⑹且环N發自本心的品質,無需任何外來的摻雜品,子女對待父母不僅是物質能夠得到滿足,更重要的是敬愛他們,關心他們情感方面的需求,使其在精神上更能感覺到喜悅與充實?!白釉唬航裰⒄?,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⑤所以,要敬重父母,竭其力而行。當今社會子女對于老人的贍養已成為一種缺陷,他們僅僅關心的是“利”,希望能從老人身上得到更大的好處,當看到所謂的“希望”時,盡其力表現自己的好,當一切沒有盡頭時,便會丟棄老人,他們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鬃咏探o我們的是:設身處地的為父母著想,真真切切關心他們的所需,做到實實在在的“孝”。
講求“孝”的同時,也要講“慈”,“父慈子孝”是讓一個家庭幸福生活的決定因素,它對家庭生活質量無疑是一種提高。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有時、有度的愛護,不能將愛作為隨時隨事的掩護,因為溺愛已經對很多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殘酷景象。家庭修養重在于父母,子女很多時候都會效仿,父母的言行舉止決定著子女個人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八佾舞于庭”是一種行為的放度,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是落后的,要通過自身行為真正體現強大與富有,展示個人修養。
第三,“天下為公”的和諧之景。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雹尢煜麓笸?,交友不受地域、時空的限制,已經被孔子高度地肯定了,道德修養不僅在于個人和家庭的和諧,還在于社會的安定與繁榮?!褒R家治國平天下”是相統一的,只有個人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使他人認識到自身道德素養的不足,從而更加努力地完善自己。無論是硝煙四起、戰火囂囂的歷史,還是和平穩定的現在,人們的道德修養始終與社會的發展步伐密切相關,道德修養的境界決定著社會的進步程度,所以人們要高度重視自身與家庭的道德修養,從“小”出發,為“天下為公”的和諧社會提供可能。自身道德修養的提升,無疑會解決社會中存在的許多問題,“老人扶不扶”也將不會成為他人止步不敢前的癥結點,將使整個社會的和諧與進步成為必然。
道德修養不僅能夠塑造理想人格,為人們構建一個美好的道德理想,并且可以和諧社會為標準,為人們的良好交際提供可能。尊重人、愛人是孔子的思想,它為和諧的人際關系作了鋪墊,無疑其思想為中華兒女的道德修養打上了基調,為中華民族增添了凝聚力。
孔子道德修養觀是民族精神的沉淀,是人類發展的基石,是思想精神之導師。當代大學生在人格素養上,存在著許多不足與偏頗,對于某一問題的認識,應從客觀出發,不應只從自身感受決斷。道德修養的方法以及意義等都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借鑒的環境,對于正確三觀的形成與確定也是一個偶然的契機,所以我們應該把握好經典,重視經典對我們的啟迪作用,將其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無限地發揮其功能。
首先,“信”是《論語》中著重強調的道德品質,與朋友交往要誠實,“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孝悌是尊老愛幼,敬重父母兄長,與他人要以信交往?!暗狼С酥畤?,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痹诳鬃涌磥?,不僅在人際交往中要講求“信”,在治理國家時,更要認真對待工作、信實無欺、節約費用?!白釉唬喝硕鵁o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⑦孔子通過車子比喻“人無信”的危害,告訴了人們信譽的重要性,信譽跟一個人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答應了就得做到,信則遠。很多當代大學生都不重視“信”,認為被其他事情所耽誤并不是自身的過錯,殊不知“信”是孔子四教中的一個,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就需要重視自身誠信的培養。
其次,孔子道德修養對當代大學生三觀的正確塑造有指導作用。三觀是一個人所具備的基本本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時時刻刻在引領著人們,其行為規范也受其影響與制約。孔子強調“禮”,個體行為要尊崇禮的約束,在個人、家庭、社會種種情況下,無不折射著自身“禮”的含量,“和之用,禮為貴”,“禮”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最重要元素,當代社會倡導和諧,重視傳統文化,要從中借鑒吸取促進發展的精華與能量,在認識世界的同時要創造積極的價值,使其得以和諧發展。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是孔子對自身的志向與目標,在道德修養的方法與意義中,可以讓我們認識孔子對人生與生活的一種積極態度,在人生觀與價值觀的把握上會增加幾分分寸。人要知信,有志,重行,對物質要有一定的掌控,在自身發展的歷程中,要適當掌握外物的影響與作用。學習孔子道德修養,對自己三觀方面的不足與缺陷進行改正,力取做一名有素質、有涵養、有活力的大學生。
最后,當代大學生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生活中存在著無數新奇的新鮮事跡,面對種種處于社會前流的科技創新,大學生要懂得自律,要懂得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時間,并非是一味的沉淪。“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⑧孔子認為,問心無愧足以做君子,在《論語》中,對君子多有闡述,我們需要將其連接到自己身上,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統一地梳理,思考應該如何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提升個人素質。許多大學生沉溺于電腦游戲中,在科技進步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正視它的作用,而不應該讓其牽著我們成長,被動地接受它的主導。
孔子道德修養的闡述對個體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要深入閱讀、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對自身是一種超越。
道德修養的提升應同步于社會科技的進步,在時代高速發展的浪潮中,人們要重視自身道德素質,將自己塑造為一名有知識、有涵養的道德高尚之人。這不僅是對自身的完美構造,而且會對整個家庭增添修養氣息,對社會也是一種無形的推動。修養會讓整個世界發出燦爛的光芒,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吸取經典中的精華,反思行為思想的落后,讓我們跟著時代的步伐,在精神導師的引領下,走入那片富涵修養的境界中。
注釋:
①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93頁。
②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3頁。
③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24頁。
④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7頁。
⑤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14頁。
⑥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123頁。
⑦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21頁。
⑧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122頁。
[1] 楊伯峻:論語譯注[M].中華書局,1958年6月
[2] 楊伯峻:孟子譯注[M].中華書局,1960年1月
[3] 鄭圣輝:人生處處有論語[M].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
[4] 吳全蘭:試論孟子的道德修養觀[J].河北學刊,1998年6月
[5] 范中峰:先秦儒家人格修養觀的當代價值[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1999
閆鳳,甘肅天水人,西北師范大學在讀碩士。
G641
A
1672-5832(2016)09-02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