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旗
(許昌中原假日酒店,河南 許昌 461000)
?
淺談當代中國思想道德建設
劉帥旗
(許昌中原假日酒店,河南 許昌461000)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物質資料生產極大豐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由于各種思潮相互交融和碰撞,對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提出了更嚴峻的考驗,同時思想道德建設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所以在新形勢下構建新型的思想道德規范體系,確立科學的思想道德建設內容,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思想道德;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類的祖先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中國古代思想道德建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的影響都很深遠。封建歷代王朝大都遵循儒家仁愛、以人為本的思想,提倡以孝治天下,秉持中正仁和的治國理念,以此團結民眾,凝聚人心,使文化繁榮,人民安康,經濟發展,社稷穩固。進入新時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社會面臨著各方面的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認識的片面性和市場經濟的某些原則帶來的負面效應,我國國民在思想意識、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步入了種種誤區。有的人誠信缺失、出爾反爾;有的人過分看重個人利益,不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有的人喜歡攀比,跟風哄搶。這些現象使得當前社會上充斥著“不和諧”的氛圍。因此,在當代中國,如何正確引導民眾,做好人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水平是一個重要課題。
一、為什么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一)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其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不斷進行思想道德建設,能為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思想保證,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思想道德建設的必要性。思想道德建設本身是具有時代特征的,我們的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前進,所以思想道德不能亙古不變,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賦予其新的內涵,當代中國,我們仍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標,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我們一定要聯系新時期新階段的實際,充分發揚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的模范作用。
(三)道德典范之方志敏、牛玉儒。一九三五年,方志敏通知在《可愛的中國》中寫到:“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著黨的事業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華麗的大廈,卻寧愿住在卑陋潮濕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寧愿吞嚼刺口的包羹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軟的鋼絲床,寧愿睡在豬欄狗窩似的住所!”二零零四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中有這樣一段對牛玉儒同志的頒獎詞:“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負著草原人的幸福生活上路,這幸福是他的修養也是他的方向,風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業業的遵循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古訓。為官一任,他給我們留下激情燃燒的背影,讓精神穿越時代長青。他讓活著的人肅然起敬,他讓天空成為雄鷹的故鄉!”
在這些人物身上,他們總是腳踏實力,任勞任怨,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美德,體現出的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與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秀道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這是我們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他們繼承和發展了中華的優秀美德,他們是我們所有炎黃子孫共同的榜樣,他們的道德將充滿希望,代代相傳!
二、如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一)在當今紛繁復雜的中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首先要有堅定的政治意識。政治意識不僅僅是黨員干部們必備的素質,更是每個國人必須遵守和實踐的行為準則,所有人在國家層面都必須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忠實踐行者,無論從事什么樣的工作,要緊跟黨中央的步伐,不掉隊、不走偏,自覺維護社會團結,始終保持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只有這樣,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會硬氣、做官才有正氣。
(二)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系。自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使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但不得不承認,由于思想道德層面的缺失,使得道德滑坡、信念動搖等問題隨之而來,對國家來講這是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大多數人為物欲所困,出現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更有甚者已至腐化墮落、紙醉金迷之地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斷豐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內容,使思想道德體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相適應,強調誠實守信,厲行節儉顯得尤為重要。
(三)思想道德建設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思想道德建設必須與依法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現以法促德,德法結合的治國理念,對于現實社會存在的見利忘義、誠信缺失、誘騙欺詐、以權謀私等亂象,制定合理的法律標準,充分發揮法制在保障和促進思想道德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三、遵循并發揮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促進作用
在我們的社會里,是非、美丑、善惡的標準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只有明確什么是光榮的,什么是可恥的,才能在社會主義社會里祛惡揚善、引領良好風尚。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人們對榮譽、恥辱的根本看法與態度,是道德的體現。自古以來我國就傳誦著許多知榮明辱的格言,譬如:“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在當今社會仍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方式,具有現實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重大命題與戰略任務,是與社會思潮相對應而提出的概念,它是社會意識形態建設的指針和標尺,劃清了與當代社會上形形色色思想觀念的界限,提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風清氣正的社會良好氛圍,從而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引導和幫助人們提升境界,調和各種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語
總之,思想道德建設不僅僅指克服社會上的某些不良風氣,糾正、教育人們知道善惡、美丑,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更重要的是引導公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覺悟,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與革命道德,體現社會主義道德的主旋律,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
中圖分類號:G4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20-01
作者簡介:劉帥旗(1992-),男,漢族,河南許昌市人,湖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院2016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