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璞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體育院校開展休閑體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
石璞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對于正處在身心發展、人生觀與價值觀形成關鍵時期的大學而言,積極健康的休閑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能夠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然而,作為一種文明、健康、積極的休閑生活方式,休閑體育儼然已經逐漸成為了大學生閑暇時間中最有發展性的休閑方式。基于休閑體育的重要性,該文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對當前體育院校開展休閑體育的現狀及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與探究,并提出了相應的改善對策,旨在讓休閑體育的作用在大學生人群中得到充分發揮。
大學生 休閑體育 現狀 對策
國家早在1995年就頒布實施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大力倡導民眾參與體育鍛煉,增進身體健康,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好學校體育工作。[1-2]就體育院校來說,國家體育院校的大學生肩負著國家與民族在體育事業上的希望,所以,體育院校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對于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在培養與形成體育院校學生的體育健身意識與能力方面,休閑體育必將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但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行為的形成[3]。
1.1研究對象
北京體育大學休閑體育開展現狀與學生參與現狀。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1)問卷的制定。通過自編問卷的方式來實現對體育院校大學生休閑體育情況的調查。
(2)問卷的信度檢驗。此次問卷調查的信度檢驗采用“再測法”。進行問卷的二次發放,兩次發放時間間隔為20d,再測發放問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3)問卷的發放與回收。隨機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問卷共182份,回收率為91%,其中回收的有效問卷有178份,有效率為97.8%。
1.2.2訪談法
對3位學校管理休閑體育的教職員工進行訪談,了解學校目前開展的休閑體育項目、收費情況、開展狀況以及學生參與情況。
2.1問卷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2.1.1調查對象的性別統計
在調查對象中,性別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在總樣本中,男性人數為90人,占50.6%;女性人數為88人,占49.4%;男女比率為1∶0.97。
2.1.2研究對象的每天閑暇時間
在全部調查對象中,有16%每天的閑暇時間為3 h以上;33%每天的閑暇時間2~3h;39%每天的閑暇時間為1~2h,12%的閑暇時間為每天1 h以下。總體來說,同學們的閑暇時間充足,有利于開展休閑體育活動。
2.2參與問卷調查學生的休閑體育個人認知情況分析
2.2.1學生對于休閑體育的認識程度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反作用于實踐,學生對于參與休閑體育的認識對參與休閑體育實踐的指導作用不可忽視。
從認識程度來說,“非常了解”和“略知一二”在被調查的人數一共占到總數的87%,說明休閑體育在體育院校學生中被廣泛了解,這為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提供了有利基礎,為休閑體育在體育院校學生中的進一步開展鋪平了道路。
2.2.2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動機
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首要動機是生理層面的強生健體、提高運動能力,選擇率為62%;其次是心理層面和社交層面的消遣娛樂,結交朋友、情感交流,緩解壓力、疲勞;最后是消磨時間。顯然,在體育院校大學生看來通過休閑體育獲得的身心滿足是參與休閑體育的主要動力,同時也反映出,體育院校大學生對于休閑體育的認識不僅僅局限于身體、心理層面,也十分關注休閑體育的社交功能。
2.3參與問卷調查學生參與校內休閑體育的類型、時間及空間結構
2.3.1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活動類型
最受同學們歡迎的休閑體育活動分別是電子競技、游戲競技類運動、健身健美類以及戶外運動;最不受同學們歡迎的是康樂游戲類和民族傳統項目。
2.3.2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時間結構
從總體上看,選擇“3~4次”的人數最多,有71人占40%;選擇“4次以上”得有48人占27%;選擇“1~2次”,有55人占31%;僅有2%的學生不參加休閑體育;這說明大多數學生每周都會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男女生相比,男生選擇“4次以上”和“3~4次”的比例都遠高于女生,而選擇“1~2”次的比例遠低于女生。
總體上看,每次參與休閑體育的時長以“60 min以上”和“30~60 min”為主,共占到總樣本的75%,大多數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時間較長這有助于休閑體育習慣在學生中的養成;男女生相比,男生中有49%選擇“60min以上”的人最多,女生則以“30~60min之內”為主,占42.5%,以上數據可以說明部分女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較低。
3.1結論
(1)學校所開展的休閑體育運動項目,無論是在內容的設計上還是時間的安排上都應該兼顧男女學生的性別差異。通過訪談得知,學校目前在休閑體育活動開展上依然是以足球、籃球和排球為主,而要吸引女生的參與,學校在體育場館與設施的建設上應引入更多適合于女生的體育項目(如毽子、健美操、瑜伽等),當然也可以引入一些男女生都能夠適宜的休閑體育活動項目(前提是不受體育設施的限制),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見運動項目。只有不斷吸引了女同學對于休閑體育活動的興趣之后,整個學習的休閑體育活動才會逐漸盛行起來。
(2)完善休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及管理。對于體育學院來說,應該不斷改善學校體育器材與體育場地的條件(以若干年為一期限,一旦到達期限即要對學校的體育器材與體育場地進行更新換代),合理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以此來為學生休閑體育活動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礎[5]。與此同時,學校相關部門還應該做好校內體育場館的統籌規劃管理工作,針對廣大學生熱衷的休閑體育項目來對體育場館的設施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改造,并適當延長體育場館的開放時間,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
(3)引進和培養休閑體育指導人才和管理人才。雖然目前每一所體育院校在競技體育教育上都不缺乏專業的人才,但針對休閑體育活動的開展而言,明顯還缺乏專業的指導人才,而這無疑間接性地影響了休閑體育在體育院校中的發展以及大學休閑體育產業的開發。
(4)學生對于休閑體育的了解程度較高,參與休閑體育的意愿較高,但對于參與休閑體育的滿意度并不高。休閑體育的建設需要進一步降低費用、提高服務,學校也需要在組織和場所方面做出努力,培養學生的休閑體育興趣和習慣。
3.2建議
建議后續研究者在自編問卷的檢驗上要更加全面,可以在采用信度檢驗基礎上對問卷進行效度檢驗。
[1]蔣科.上海城市居民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3.
[2]方新偉.河南省師范類高校學生休閑體育開展現狀調查與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3.
[3]張良.我國休閑體育的現狀與發展策略[D].重慶:西南大學,2010.
[4]喻壽龍上海市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休閑體育現狀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1.
[5]常爭光.我國休閑體育專業現狀的分析及對策[D].濟南:山東大學,2012.
[6]李劉思.我國休閑體育專業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4.
G8
A
2095-2813(2016)05(b)-007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