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杭
(武漢市關山中學 湖北武漢 430073)
啦啦操融入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可行性分析
丁杭
(武漢市關山中學 湖北武漢 430073)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對啦啦操融入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啦啦操融入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可以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具有武漢市啦啦操發展地域優越性,學校相關人員對啦啦操具有認可性,而且啦啦操特點與高中學校培養目標具有相似性。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共青團在2007年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簡稱“陽光體育運動”,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啦啦操 中小學 陽光體育 可行性
1.1研究對象
啦啦操、陽光體育運動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中國知網、校圖書館查閱報紙、論文、雜志等關于陽光體育運動文獻、啦啦操文獻,總結分析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情況、影響因素和開展的主要策略途徑以及啦啦操項目特征價值、在中國發展情況、推廣方法等,從而分析出陽光體育運動和啦啦操共同特征和結合價值。
1.2.2邏輯分析法
通過邏輯分析法,對啦啦操融入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
2.1啦啦操融入陽光體育的可行性
2.1.1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
高中階段青少年身心發展的規律不同于小學、初中,生理發育處于青春期的末期,已進入相對穩定期,表現在形態發育成熟,體內器官和機能達到人生最高水平,因此他們活波好動、精力旺盛。心理上表現出思維活躍,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狀態,興趣范圍廣,獨立性和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非常注重自身個性發展。因此對于剛告別初中學習生活進入富有新鮮感的高中學校的青少年,在體育需求上迫切想改變枯燥乏味、單一的運動項目和組織形式,而啦啦操富有激情和時尚感,能充分滿足學生追求個性,追隨新鮮事物,崇尚自我發展的需要。
2.1.2具有武漢市啦啦操發展地域優越性
武漢市作為全國著名的一個城市,云集了各類高校,尤其是具有全國一流的體育院校——武漢體育學院。啦啦操初期的推廣就是以體育院校為發射點,然后輻射到其他高校,武漢體育學院擁有2名高級導師級別教練員,數十名導師級別啦啦操教練員及幾千名啦啦操運動員和愛好者,湖北省社會體育中心經常授權組織開展啦啦操培訓和啦啦操比賽。通過武漢體育學院的帶動,現已培訓出眾多的高校和中小學啦啦操教練員,武漢的眾多高校都以各種形式開展了啦啦操。如今武漢的啦啦操已推廣到中小學,建立了全國啦啦操示范學校——武漢市洪山高級中學,并多次參加了國際比賽,獲得優秀的成績。
2.1.3學校相關人員對啦啦操具有認可性
主管教學的校長和教科室是各學科是否開課的決策者,通過訪談8所學校的校領導和教科室主任,支持啦啦操融入高中陽光體育運動的學校有5所,占總比例62.5%。這5所學校都有健美操或啦啦操教師和校健美操或啦啦操隊,分別是洪山高級中學、關山中學、湖北大學附屬中學、吳家山四中、吳家山中學。這主要是因為啦啦操具有鼓舞士氣、振奮人心的作用,可以豐富校園文化,活躍校園氛圍,給校園注入新鮮活力,有助于學校全面發展。另有3所學校不支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啦啦操畢竟是新興項目,對體育教師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專業教師組織,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也有學校依然把升學率放第一位,啦啦操目前還未建立運動員等級制度,學生無法通過啦啦操完成升學目的,并且考慮剛開始投入的經費比較大,如果僅作為陽光體育運動的一個鍛煉項目,作用太單一化,回報率低。
2.1.4啦啦操特點與高中學校培養目標具有相似性
“啦啦操由基本手位、步伐、跳躍動作組成并結合多種舞蹈元素、口號,再通過多種空間、方向、隊形、節奏的變化呈現動感活力、健康快樂、輕松活波的形象”,動作結構簡單的特點便于學生掌握,同時結合了多種舞蹈元素,富有時尚感,改變了運動項目枯燥乏味的現象,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且音樂可快可慢,可以選擇適合高中學生運動量的節奏,讓學生不易感覺疲勞。高中學校培養目標要求學校進一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并要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特別是高中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是夯實思想道德的非常階段,而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必將影響學生的“三觀”的形成。
2.2啦啦操融入陽光體育運動途徑
2.2.1啦啦操融入課間操鍛煉
教育部門對課間操予以高度重視,編排了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廣播體操,并且在內容上不斷的更新,要求全校學生都要參與到課間操鍛煉,但學生自上小學開始課間操鍛煉就一直是廣播體操,因此到了高中階段,學生有了自身想法后對廣播體操更是出現敷衍甚至是排斥的心理,所以陽光體育運動要求大力推進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活躍課間操氛圍。啦啦操和廣播操在音樂、動作技術、動作結構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別,啦啦操的音樂節奏比廣播操快,選擇鼓點強、振奮人心、激昂的音樂;啦啦操的編排可以選取當下流行深受學生喜愛的不同的舞蹈元素或加入學生間配合的動作,加強學生間的互動,同時有助于調動學生課間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課間操的作用。
2.2.2啦啦操校本課程開發
校本課程是指“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學生所在的學校教師編制、實施和評價的課程”。啦啦操屬于新興項目資源開發的一個項目,通過開發啦啦操的校本課程,能夠促進學校體育的發展,實現陽光體育運動“達標爭優、強健體魄”的目標,形成學校的一個特色項目,體現學校辦學理念,提供教師和學生了一個解啦啦操的平臺,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參與到啦啦操運動中,提高學生進行陽光體育運動鍛煉的自主性。
2.2.3學校需加強宣傳,激勵學生全面掌握啦啦操知識
在陽光體育運動中不管是以何種途徑開展啦啦操,學校和教師都要做好全面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學校校園廣播、網絡共享平臺、知識墻、黑板報、海報、橫幅等宣傳工具,介紹啦啦操的特點和健身價值,讓學生明確不管是套路動作還是理論知識都很重要,要求學生充分認識啦啦操,營造啦啦操良好的校園氛圍。
2.2.4制定啦啦操專項教師的優惠政策
課后帶隊訓練十分辛苦,并且他們參加大多數的啦啦操技術培訓或規則培訓均是自費,這些都會給啦啦操教師帶來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因此,學校競賽部門應增加啦啦操專項訓練、比賽經費,為啦啦操運動發展和提高提供充足的經費保障。
2.2.5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教研室要落實啦啦操
教學和班級針對性的教學制度,如針對學情,給每個啦啦操專項組學生指定學期或學年任務,促進比、學、趕、幫等優良教風、學風、班風的形成。
(1)啦啦操融入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可以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具有武漢市啦啦操發展地域優越性,學校相關人員對啦啦操具有認可性,啦啦操特點與高中學校培養目標具有相似性。
(2)啦啦操融入陽光體育運動途徑有:啦啦操融入課間操鍛煉;啦啦操校本課程開發;學校需加強宣傳,激勵學生全面掌握啦啦操知識;制定啦啦操專項教師的優惠政策。
[1]高杰,吉芳林,王鵬龍.普通中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狀與分析[J].內江科技,2011(8):164-165.
[2]楊潔,倪湘宏,唐煉.影響大學女生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推廣的社會性別視角分析與對策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2(3):57-60.
[3]王隆華,曾國凡.福州市中學實施陽光體育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2):54,56-58.
G807.3
A
2095-2813(2016)05(b)-00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