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恒 (寧夏彭陽縣第一中學,756500)
再次拜讀“校園足球:回歸‘真義’嚴防‘跑偏’”一文,對校園足球“跑偏”談談自己之拙見。
對校園足球的理解如同在寫作之前對作文題目要進行認真了解和審視。校園足球的有效開展在于理解校園足球之本質,校園足球有效開展要求審題要“準”,即“校園”是根本,是開展足球教學與足球活動的前提,無“校園”則談“足球”運動作用的校園足球意義不大。校園足球開展目標和本質是什么?如果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沒有審“準”,沒有弄明白,則只能導致校園足球在開展過程中“偏離”了“校園”。題沒有審“準”,再繼續肯定是會出現問題的。
校園足球之所以出現“跑偏”現象在于構思思路上出現了偏差,而構思思路對框架設計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當下,校園足球的設計則需要緊緊圍繞“主題”進行,如何抓好“主題”則要需要進一步解決好“思路”問題,“思路”決定“出路”。其實,問題的根源很簡單,我們往往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復雜問題給簡單化了。我們缺少一種反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正如削鉛筆總是動刀不動筆,如果從動刀來考慮,那么永遠不會有卷筆刀的誕生。因此,校園足球要立足于校園,積極主動構建課內外、校內外的校園足球發展規劃;努力開發校本資源,從理念到管理,從教學到競賽,從教師到場地等等各方面進行思路調整和合理安排。
吳鍵博士強調:“校園足球的理想目標是摒棄‘急功近利’”。能否有效將校園足球之路走“實”,則需要當下校園足球的有效開展要定位好前進的“目標點”。校園足球要以“育人”為目標,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以校園足球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學校的體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假如校園足球僅僅盯著“出高水平運動員”、“參加高水平比賽”、“獲取優異成績”,則有可能造成嚴重的“近視眼”,這對校園足球的有效開展和普及極為不利。此外,校園足球的有效開展和實施更多地需要具備一種“韌勁”的“實干”魄力,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莫走“華而不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