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盛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實驗學校,519070)
在“校園足球:回歸‘真義’嚴防‘跑偏’”一文中,明確提出校園足球的真義與過往種種跑偏的現象與導致的苦果,并從國家層面對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進行了說明。這對于我們有效地開展校園足球,指明了工作的方向與目標。這個方向就是通過推廣校園足球,提升國家軟實力、培育全面發展人才、促進人力資源強國建設;而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強健的體格和完善的人格。
現實中師資不足、場地限制、資金缺乏、安全問題等種種障礙依然擺在我們的面前。確實,我們有百千萬個借口與理由去怨天尤人。但是,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決心實干。像筆者所在的學校,學校領導與體育教師下定決心,齊心協力去推廣校園足球。本學期,五年級每周都有一節足球課,既有專業足球教師上課,又與校外教練合作,每周免費來校訓練校足球隊。同時,在休息日還將場地免費開放給校外足球俱樂部進行訓練??梢?,只要下定決心,就會沖破困住我們手腳的籬笆,讓足球走進校園。
我們需要越來越多的人來關心與支持校園足球。需要熱心教練,能免費提供指導;需要熱心家長,支持孩子參與足球活動;需要熱心校長與教師,能真心為校園足球發展出力;需要熱心市民,能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關心校園足球。不要問校園足球能為你做些什么,先問問你為校園足球做了什么。是獻出一片熱心,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獻計策還是潑冷水?是找措施還是斷路子?捫心自問!作為家長,能不能支持自己的孩子踢球呢?作為體育教師,能不能為學校足球發展獻計獻策呢?作為學校領導,面對教師與家長的建議是置之不理,還是完善建議與擇優采納呢?筆者認為,只要人人捧出一顆熱心,給予校園足球一點微薄的力量,相信眾人拾柴火焰高,校園足球就會發展順利。
讓學生在足球課、訓練與其他課外足球活動中,都能樂在其中,是體育教師的責任。教師與教練,也要樂于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與訓練的方法,不斷改進教法與練法,更好地促進校園足球的開展。不管教與學,投身于足球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第一大運動,我們都要樂在其中。
校園足球,作為中國足球崛起最重要的基礎,更需要我們的耐心。校園足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需要功臣,不需要英雄,而是需要更多“耐得寂寞、扛起失敗、只求耕耘、不問收獲”的鋪路石精神,無數不計功名的“鋪路石”才能鋪就中國足球通向成功的高速公路。
隨著國家對校園足球的支持越來越多,我們應該有信心,校園足球是有希望的,中國足球的未來是有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