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明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武術散打教學對于高校大學生性格塑造的現實探究①
陳先明
(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武漢 430205)
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的精髓,散打是廣受歡迎的現代武術項目,是展現中國特色的優秀項目。在高校開展武術散打教學,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心理和生理的和諧健康成長,有利于塑造大學生健康和健全的性格。該文在分析高校武術散打教學特點的基礎上,對武術散打對大學生性格塑造的現實效應展開了探究,以期促進散打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更有效地開展。
武術散打 高校 大學生 性格
武術散打是一項將快摔和踢打技巧融合在一起的競技運動,在一定規則內雙方攻防轉換,斗智斗勇,目的就是擊敗對手取得勝利,是一項在年輕人中擁有廣大受眾基礎的搏擊運動。武術散打從很多學科中提煉內涵,如養生學、美學和傳統醫學等,在高校中擁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尤其是男生。經過多年發展,武術散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高校體育教學項目,在素質教育理念下,武術散打教學還會進一步引起重視,從而為培養健全健康性格的大學生做出應有貢獻。
武術是我國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的有效方式,武術要求鍛煉者身心合一、形神兼備、體用同一。因此,作為武術重要組成部分的散打,在塑造大學生健康性格方面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散打從我國古代哲學中吸取了豐富養分,弘揚了健身、修行、尚禮、自娛、充實的特色民族文化。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高校武術散打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內外兼修,對運動本身競技性要求并不高,更有利于學生通過散打運動獲得心靈的凈化,從而實現個人健全性格的塑造。通過對多樣性散打動作的學習和操練,學生的人格可以得到有效鍛造。可以說,散打運動是一項促進大學生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有效運動。在武術散打教學中,應該追求點到為止,弘揚傳統文化中禮讓、含蓄、和諧的精髓,讓大學生在感受散打運動魅力的同時,塑造他們的健全人格。
2.1 緩釋大學生負面情緒,塑造積極性格
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壓力具有多樣性特點,不僅有學習壓力,還有家庭壓力、情感壓力、科研壓力,以及畢業季的就業壓力。盡管大學生不需要再面對高中時代繁重的課業負擔,但是由于所需面對壓力的多樣性,很多大學生或多或少會產生抑郁情緒。而由于大學生正處于青春躁動期,難以憑借自身力量找到合理的抗壓方法,因此承壓能力越來越差,逐漸形成抑郁情緒,最終使自身性格塑造出現偏差。在散打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在學習散打技術動作和套路的過程中,能夠從變化多端的教學內容體驗到散打的樂趣,同時釋放內心的不良情緒,使自身負面的情緒狀態得到緩釋。在散打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情緒中樞可以轉移,從而有效調節自身不良情緒,解除腦力疲勞。對于大學生而言,情感經歷越來越豐富,情緒起伏大,通過散打教學,及時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幫助他們控制不良情緒,進而塑造積極性格。
2.2 培養大學生吃苦精神,塑造堅強意志
盡管高校散打教學不應過分追求運動項目的競技性,但散打本身的技術動作要領是需要學生通過反復的學習和有效實戰提高的。在學習基礎技術的每一個階段,大學生的意志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考驗,對于培養大學生吃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散打運動兼具艱苦、競爭、激烈和容易疲勞的運動特點,在開展持續散打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們通過反復訓練,都提高了不怕苦累的精神,培養了頑強勇敢、不向困難低頭的精氣神,進而塑造他們的堅強意志。散打本身對學生的體能要求較高,學生只有通過不懈地堅持,戰勝重重困難,才能掌握一定的散打技能。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在階段性訓練后不斷增加難度,更有效地塑造學生的意志品質。在對抗過程中,學生們在一次次的失利中重新站起來,最終獲得勝利,有利于培養學生忍耐、吃苦、冷靜的品質。因此,武術散打是一項培養大學生吃苦精神的有效運動,對于塑造大學生堅強意志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 提升大學生自我認識,塑造健康性格
在高校武術散打教學實踐中,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散打練習的重要性,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生理健康,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在高校體育課中增設武術散打項目,不僅有效拓寬了體育教學范圍,同時也顯著增強了體育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更有利于發揮在塑造大學生性格中的作用。尤其是武術散打吸取了豐富的哲學營養,在練習武術散打動作要領過程中,對動作的連貫性和與練習者的協調性要求很高。因此,練習者只有做到神形統一、心無他念才能演繹出優質的動作。在散打練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對自身的內外審視,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自我,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能夠做出關于自身的較為客觀的評價,及時發現和糾正自身的優缺點,不斷改進自身、激發潛能,提升自信,進而促進自身性格的良性發展。
2.4 提升大學生競爭意識,塑造向上品質
散打運動本身是一項具有競技性的體育項目,屬于較為激烈的運動形式,主要運用摔打和拳腳展開較量。在散打訓練過程中,學生在相互對抗中無論是勝利或者失利,開心還是失意,都可以提升自身的競爭意識。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征程中,競爭意識是大學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在武術散打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基礎訓練結束后,安排一些對抗性訓練,讓學生在相互比拼中意識到自身差距,從而形成一種緊迫感,在全班范圍內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勢頭。對于表現優秀的同學,在給予及時肯定的同時,也要讓他們意識到與優秀運動員之間的差距,消除學生的自得心理。這樣,學生們在對自身能力形成清晰認識的基礎上,不斷意識到自身差距,從而提升競爭意識,塑造向上品質。
目前,武術散打在大學生中的受眾范圍正在不斷擴大,散打運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也能夠在塑造學生性格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武術散打在高校中的有效開展,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進一步在高校推廣武術散打課程,順應大學生學習散打運動的現實需要,合理增設散打課程內容和教學時間,最大化發揮散打教學效果;(2)各級教育部門和高校應該緊密跟蹤大學生思想狀況,以學生武術散打興趣作為重要培養目標,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3)在高校扶持武術散打協會或者俱樂部,組織形式豐富的表演和比賽活動,不斷擴大散打運動在大學校園的影響力,激發大學生的散打興趣,吸引更多大學生投入到這項運動中;(4)革新教育理念,為散打運動員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不斷增強社會上散打運動的影響力,推動散打運動從校園向社會的協調發展。
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增設武術散打內容,是順應素質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提升體育課程魅力,促進大學生生理和心理全面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當前,武術散打仍然在快速普及過程中,教學實踐證明,武術散打可以從多個方面塑造大學生人格,塑造大學生的積極性格、堅強意志、健康性格以及向上品質。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領會武術散打的內涵和真諦,發揮其在塑造大學生健全人格中的積極作用。
[1]陶凌榮.正確認識武術教學中散打對大學生素質培養的時代價值[J].當代體育科技,2012(34):105.
[2]張久超,劉軼,湯立許,等.高校武術教學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J].體育博覽,2011(16):215-217.
[3]劉東,岳慶利,王濤.普通高校武術散打課程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以北京市普通高校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5(7):53-58.
[4]王林瑞.探究湖北省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武術散打課教學內容的改革思路[D].武漢體育學院,2013.
G853/G857
A
2095-2813(2016)10(a)-001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8.017
①陳先明(1975,9—),男,漢,湖北武漢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