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妹(宿遷學院 江蘇宿遷 223800)
高校體育區域合作路徑研究①
胡小妹
(宿遷學院 江蘇宿遷 223800)
該文闡述了高校體育區域合作意義,著重分析了高校體育區域合作的主要內容,提出高校體育區域合作的有效途徑。以促進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高校體育工作改革提供一個新的切入點。
高校體育 區域合作 路徑
中國高校之間的體育工作合作較少,多數是各自為陣尋求發展,沒有較好地實施優勢互補。區域之間、學校之間體育工作水平差距較大,影響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推進高校體育工作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校體育資源共享,加強高校體育區域合作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高校體育區域合作就是地區間高校在體育工作中的合作,是一種互相幫助行為。提倡高校體育區域合作,實施資源共享,使高校體育工作在相互合作中開展有序的競爭,最終讓合作各方都能從區域合作中獲益,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知識不斷更新,社會需求不斷改變,高校體育需要應對復雜多變的生存空間。不管一所高校規模多大,處于弱勢地位的體育工作都難以做到面面俱到,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高層次人才缺乏、綜合研究能力弱等問題。同時由于高校體育資源有限,處于相對較近區域內的高校體育工作不可避免地要有師資、教學、科研、訓練競賽等方面的競爭,影響合作交流。高校體育需要在競爭中積極尋求如何相互合作,通過合作謀求共存共生,實現共同發展。建立區域范圍內的高校體育合作是獲取更多資源壯大發展自身的一種方式。
2.1高校體育區域合作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工作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要有高水平的體育師資隊伍。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區域合作方式進行訪問學習、交流合作,對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在一定區域內的高校都會有一些著名的體育學者??梢云刚堃粌晌恢淌诨蛎麕熑螌B毣蚣媛汅w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團隊的領頭人,以強扶弱。派遣有教學潛力的青年教師到體育強校深造學習,取長補短。解決一些高校存在的體育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整體水平較弱的問題。
2.2高校體育區域合作體育課程建設
體育課程建設是高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其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不少高校在體育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獲得國家級或省級精品課程、優秀教學成果獎、優秀課件、優秀教材獎等。如能采用區域合作的方式使這些優秀的體育課程建設資源得以在區域內共享,可以極大地豐富體育課程建設經驗,促進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裳埡献鲄^域內知名教授開設與大學體育相關的講座或公共選修課,增加學生知識面、提高人文修養。
2.3高校體育區域合作體育科學研究建設
科研是一所高校的強校之本,體現高校的專業化水平,也是高校對教師考核評價的主要方面。高校體育科研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勞動,越來越多的高校體育管理者和教師認識到科研合作的重要性。建立高校體育區域科研合作機構,在科研資源共享過程中形成具有優勢和特色的科研項目,依此建成區域某重點或高校體育品牌科研中心。成員高??梢远ㄆ谂e辦高校體育學術會議,交流科研前沿動態,傳授科研經驗和技巧,互用先進的實驗器材,共同申報體育科研項目,利用團隊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各團隊成員迅速成長。
2.4高校體育區域合作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與競賽是高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課的有益補充。各高校的課外體育活動一般包含體育俱樂部,學校運動會、運動訓練、體育聯賽、體育社團等多種組織形式。校內的體育俱樂部、體育社團是近年來新興的課外體育活動組織形式,通過區域合作開展組織、管理、指導等交流活動,促進各高校俱樂部、社團活動不斷完善。定期舉辦區域間的運動會和訓練競賽,有利于提高學校競技運動水平,宣傳學校,提高知名度。通過區域合作提供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環境和資源,推動課外體育活動蓬勃發展。
3.1規范管理高校體育區域合作
為促進高校體育區域合作活動長期良好運行,建立區域合作組織,加強對體育區域合作活動的組織領導及管理服務是重要保障??梢宰寘⑴c區域合作的高校派代表組成合作協會管理機構,規范管理區域合作工作。定期召開高校體育區域合作會議,共同設計規劃高校體育區域合作的相關制度、常規和重大合作事宜,起到決策和咨詢作用。負責溝通聯絡和協調高校之間的體育合作活動,解決在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做好牽線搭橋作用。在規劃區域合作中形成合作規則或合作慣例時,能充分考慮到各高校體育資源的合理使用和共享,為各個高校開展區域合作帶來便捷,并合理分配合作收益。規范高校體育區域合作管理,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區域合作行為,避免盲目合作,浪費人力、物力、財力。
3.2廣泛開展高校體育區域合作
高校要打破空間區域的限制,建立高校體育區域合作意識,積極尋求在特定區域內的合作者,增加合作高校數量,擴大合作范圍、提高合作層次。打破傳統的個體主義現象,高校體育出于發展的需要必須要走向合作,高校體育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要滲透到合作中,實現自身全方位的發展提升整體實力。對體育工作一般的高校而言,要依托強校發展。在與區域不同高校合作中要明確自身相對較弱的方面,找準合作的切入點,尋求區域強校的合作支持。利用其優質資源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實現多點發展,增強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對體育強校而言,充分發揮各學校特長和優勢形成合作聯盟,集聚較高層次的優秀資源,聯合承擔較大課題的分工合作,形成一流的研究基地,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鞏固強校地位。
3.3形成高校體育區域合作特色化
隨著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競爭日益突顯,高校體育區域合作并不是否定競爭。各高校體育為謀求發展而合作競爭,在合作競爭中需形成各自的特色,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就自身體育實力、定位和目標,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色來尋求適合自身的發展空間,以突出自身的稀有性,盡量避免同質化競爭,形成不同的高校體育區域優勢。定位和發展獨特的競爭優勢時,要充分考慮學?,F有的條件和實力、所處的區域環境、社會需求以及當地的特色文化,使高校體育的發展與所處區域的社會發展相適應。把自身特色當作核心競爭力在合作競爭中獲得很好發展,避免出現重復與盲從,走實施差異化發展的特色之路。
3.4加強高校體育區域合作信息化
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高校體育區域合作,利于及時便利地共享信息資源,對增強高校之間的區域合作,推動高校體育區域合作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建立高校體育區域合作網絡資源數據庫平臺,數字化存儲合作信息,提供豐富的高校體育數據庫信息資料,同時建立數據庫運行管理制度,保證數據庫建設的質量并不斷完善,開放檢索便于合作高校了解區域體育資源狀況并利用其研究,為區域體育合作發展服務。要利用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以建立合作范圍內各高校的圖書館聯合系統,整合相關資源,使體育文獻資料可以相互借閱,實現互惠互利,完善信息化區域合作。在大數據時代,實現資源共享的最便捷方式就是建立區域高校體育教學資源共享數據庫,實現數字化、網絡化。
[1]莊曉華.大學城高校合作與人才培養研究[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2(1):81-84.
[2]衛魏.當今高校合作文化研究述評[J].云南電大學報,2008,10 (2):35-39.
[3]費振新.生態學視域下地方高校的合作與競爭[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12(4):11-13.
[4]張兆龍,張明亞,康厚良,等.中國—東盟體育合作共同體的構建研究[J].東南亞縱橫,2015(2):55-58.
G83
A
2095-2813(2016)08(c)-006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4.064
胡小妹(1977—),女,漢,江蘇宿遷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