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商靜何為
(1.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合江小學,610213;2.四川省成都市華陽中學,610213)
教師教研
《技巧
——有人扶持手倒立》一課的設計思路及做課理念
彭商靜1何為2
(1.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合江小學,610213;2.四川省成都市華陽中學,610213)
有人扶持手倒立這個單元主要是通過練習手倒立的各種輔助技術動作和身體素質練習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利用不同場地特點鍛煉身體并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本單元用四次課來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教學和輔助游戲達到教學目標。
重點:直臂支撐、收腹頂肩提臀;難點:控制身體平衡。
(一)初步學習掌握有人扶持手倒立的練習方法,了解手倒立的練習好處,能說出技術動作要點。
(二)發展肩臂力量,提高身體倒置時的支撐與平衡能力。
(三)克服恐懼,挑戰自我,學會與他人協作完成保護與幫助,養成互幫互助的學習習慣。
(一)開始部分
教學內容:故事引導及室內安全教育。
組織隊形:學生坐在教室內自己的座位上。
練習要求:認真觀看PPT,了解本次課教學內容與安全要求;認真觀看視頻故事,回答教師的問題。
練習次數:觀看PPT2分鐘。
安全防范措施:提前強調室內活動注意事項,練習中語言提示學生注意動作幅度與安全。
設計理念:利用失去雙腿登頂泰山的勵志故事人物——陳州,導入本次課的教學主題“用雙臂支撐未來”。結合故事主人公最愛做的支撐動作手倒立,切入本次課教學內容。陳州的勵志故事首先是對學生心靈的一次正能量的傳遞,再者陳州用自己的雙臂支撐自己的身體甚至自己的未來,能巧妙地和本次課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也能通過故事的展現激勵學生在手倒立中遇到困難堅強應對。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陳州的故事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安全教育示例。借此短片也能直觀地告訴學生,陳州是榜樣也是給我們敲響了一個安全的警鐘,把課的內容導入更把安全的教育深深地印在學生們心中,兩全其美。
(二)準備部分
教學內容:“動感徒手操”。
組織隊形:全體起立,把板凳放到桌子底下,學生以立正姿勢站立在空位上。
練習要求:跟著動感的音樂節奏,在教師的語言調動下,結合本次課重點練習的身體各關節,進行各種徒手操模仿練習。例如:手腕關節——“切菜、拉面、飛翔等”。
練習次數:涉及關節活動至少4個8拍,時長3分鐘。
安全防范措施:提前強調室內活動注意事項,練習中語言提示學生注意動作幅度與安全。
設計理念:利用動感歡快的《青春舞曲》,結合本次課技術動作要點編排了各種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簡單常見的生活場景動作與音樂節奏相結合讓學生們容易接受,也能快速體驗模仿,更能在快樂的模仿中充分活動各關節。例如:手腕關節——“切菜”、“拉面”、“騎馬”“擰手帕”等。
(三)基本部分
教學內容:有人扶持手倒立“直臂支撐”
組織隊形:教室內四個大組,將每個大組進行4人一組編號,分別是1、2、3、4號,方向從右到左。再將四個小桌子外緣相連拼接在一起。一三大組向前靠攏,二四大組向后靠攏,錯位排列。
具體練習方法:
1.地面支撐:學生首先通過觀看圖片模仿學習支撐技術要點與要求。
2.腳放板凳上支撐:通過抬高下肢支撐點增加支撐難度,逐步體驗手倒立技術要點“直臂支撐、收腹提臀、頂肩”。
3.保護與幫助:教師示范技術動作,學生模仿練習展示,兩人一組互相保護與幫助,通過評價幫助提醒對方技術動作到位。
4.腳放桌面:學生兩人一組,保護與幫助下共同完成技術動作。
5.將板凳倒扣在桌面上,學生腳面放在凳子橫框上:進一步增加學生倒立支撐的高度,四人一組。一人保護與幫助,一人做動作,一人壓住板凳,另外一人提醒技術與計時。
6.地面、板凳、桌面、連續體驗:學生在保護與幫助之下,體驗從地面到凳面、桌面的連續攀登動作技術。
練習要求:
1.動手操作自己體驗;動口說技術動作、評價他人動作;動腦思考如何掌握技術動作方法。
2.加強安全意識,增強同伴之間的交流和協作。注意活動范圍、幅度的安全。
3.學會交流分享自己的身體體會、學習感受等。
練習次數:地面動作:1次/10s×3~5次;板凳支撐:1次/8s×3~5次;桌面支撐:1次/5s×3次;凳框支撐:1次/3s×3次;連續攀登:1次/6s×1~2次。
安全方法措施:1.語言提示注意活動安全;2.教師故意摔倒,示范保護與幫助,講解技術動作,強調安全重要性;3.學生之間保護與幫助,互相提醒。
設計理念:
1.循序漸進。巧妙地將室內桌椅板凳的高低錯落與有人扶持手倒立基礎動作要點相結合,設計從地面依次到達凳子橫框的不同高度。結合本次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體驗各種高度支撐的基礎上為下節課有人扶持手倒立技術教學做好鋪墊。
2.巧妙利用場地空間。4張桌子拼在一起后,前后錯位練習,一個學生凳子與桌子平行擺放,讓地面、板凳、桌子成三條平行線緊靠在一起。能在同一個位置讓學生將所有的技術動作完成,并且互不干擾。充分利用場地的特殊性,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教學任務,減少桌椅挪動。
3.利用保護幫助,促進動作技術掌握。教師故意“摔倒”,拋出安全問題,學生思考,師生共同展示保護與幫助。強調安全的同時,安排學生說出技術動作要領去提醒對方,也是對動作技術要領的認識掌握。
4.素質練習,協調發展。素質練習內容“變節奏下蹲”,增加下肢力量,增強下肢肌肉的控制力度,為下次課蹬擺成手倒立打下基礎。坐板凳上收腹練習,利用板凳的結構,讓學生背對背手扣板凳進行收腹練習。主要是根據教學中學生容易出現的腰腹肌肉力量薄弱現象,通過練習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腰腹練習方法,并加強學生腰腹肌力量。
(四)結束部分(略)
1.本課優點:整個課堂氛圍輕松愉悅,學生積極性較高。學生能夠在運動中發現問題,積極思考,不斷地提升。教師語言引導學生,參與態度積極,能夠有效地指揮和引導學生。在德育教育中,利用視頻、圖片文字與學生共勉,讓學生能夠學習體育精神,意識到自我技術的提升離不開自己的堅持訓練。安全教育貫穿課堂,游戲設置有趣又有用能為課堂教學服務。
2.不足之處:室內的有人扶持手倒立教學,由于場地的特殊性,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對此,應在教學技術練習中更好地去提示學生互相促進,做彼此的小教師,以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沒有對完整的“有人扶持手倒立”動作技術進行完整的動作技術講解,只是讓學生展示了完整技術。學生出現對完整技術概念認識不清的問題,對此應該簡單地將動作技術對學生進行講解。
第一,在這一堂課中至始至終以有人扶持手倒立技術動作貫穿全課,整堂課的鏈接相當緊湊,一環扣一環,也能看到上課教師備課十分認真,體現出一個大氣體育教師的風范。
第二,上課教師在課堂中講解時有條不紊,示范動作十分到位,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三,激勵學生讓學生互相挑戰,激發了學生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的學習動機,德育教育深入課堂,學生的學習情緒、聚精會神的神態、躍躍欲試的舉止,讓筆者為此感動。
第四,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在鍛煉中充分發展自己的運動能力,創設一個讓學生能夠達到,又有樂趣并易于主動地獲得成功的環境,讓學生能在愉快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