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學亮 吳澤龍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體育學系,廣東 茂名 525000)
從非遺視角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與傳承*
鄒學亮 吳澤龍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體育學系,廣東 茂名 525000)
非物質文化它是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它是一種世代相傳的文化表演形式。民族傳統體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先輩們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從非遺的視角來論述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包括:民族傳統體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與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民族傳統體育;保護傳承;意義
民族傳統體育是指:各個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的具有增強體質功能的文化表演形式。名族體育是具有民族性質的傳統文化,集競技、娛樂、教育于一身,民族傳統體育以身體運動為基本形式,不同的民族擁有著不同的民族傳統體育,它是民族文明進步的體現,此外,通過民族傳統體育也顯示出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們對生活態度的體現。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概念的理解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原則:第一,民族傳統體育是統一的、系統的、整體的、一切企圖分裂民族傳統體育系統的概念,都是不完整的。第二,民族傳統體育是動態的。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概念的理解,必須要站在動態的角度,因為靜態角度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解過于片面,只有從動態角度理解也能使民族傳統體育概念更加準確。第三,堅持以人文本的原則。民族傳統體育的核心是“人”他是民族傳統體育的創造者、組織者、參與者、而且民族傳統體育的服務主體也是“人”
作為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具有獨立的文化形態、具有獨自生存的發展歷史、具有突出豐富文化內涵的民族性的傳統文化。其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民族傳統體育的形成,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既是人類自身實踐活動的結果,同時在其發展和形成過程中,更深深地受到傳統習俗、傳統道德、傳統教育等相關傳統文化形態的影響。
第三,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綜合形態,始終與周圍環境的其他文化體系有著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的緊密聯系,成為一種與外界自由地進行物質和信息交換的文化開放系統。這既為不同運動方式和特點的民族傳統體育向世人展示提供了條件,同時也為民族傳統體育的不同形式從不同民族和現代體育中汲取“營養”打下了基礎。
(1)多樣化
我國國土面積多大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在遼闊的土地上,居住著近十四億的人口。而且,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種類多達五十六個。多元化的民族區域,使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經過歷代的傳承發展,目前,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多達千余項。例如:蒙古族的摔跤、射箭。苗族的上刀梯、漢族的踢毽子、賽龍舟等。多樣化的民族傳統體育不僅具有娛樂性與競技性,而且民族傳統體育的項目也是展示各民族風土人情的重要形式,通過民族傳統體育可以加深人們對該民族的了解。此外,民族傳統體育的多樣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多樣性的體現。
(2)傳承性
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每個民族都其具有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目前,雖然民族傳統體育發展面臨很多問題,甚至一些民族傳統體育相繼凋零,但是仍有千余項的民族傳統體育流傳至今,這不僅體現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內容的豐富多彩,也顯示出了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傳承性的特點。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是由人們在生產勞動中演變而來,一項成熟的民族傳統體育需要數代人,成百上千年的傳承與發展。也正是因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性,時至今日我們還可以領略到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風采。但是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性離不開我們的保護,不然也會出現民族傳統體育斷層、消失的情況。
(3)群眾性
相較于我國不同歷史時期體育發展的總體特征,民族傳統體育更加凸顯群眾性。民族傳統體育之所以具有廣泛的群眾性,主要是因為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強身健體的特點,并以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其所接受,形成了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民族傳統體育的在全民健身普及的今天,各個項目基本上都延續了當地獨具特色的運動方式,其活動的形式也更加簡易化,出現了較多老少咸宜的項目,不同的人群可以原則不同的體育類型,例如:小朋友可以選擇丟沙包、跳皮筋、踢毽子。年輕人可以選擇拔河、賽龍舟、摔跤。中老年人可以選擇太極拳、都空竹。通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可以達到強壯身體的效果,還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呼應,滿足了人們的體育娛樂需求。
上文提到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多達千余種。雖然在留存數量上相對可觀,但是它只能說明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眾多,不是表明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情況。甚至可以說,千余項的民族傳統體育掩蓋不了發展沒落的事實。雖然在經濟方面,少數民族等偏遠地區與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在但是一部分少數民族保留了很多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且每逢節氣或者慶典還會舉行各類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進行歡慶。在城市則少有民族傳統體育的影子,只有在公園才能看到為數不多的中年人打太極、斗空竹。大部分中老年人多采用廣場舞的形式進行鍛煉身體。此外,很多年輕人缺乏對民族民族傳統體育的了解,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他們來說就是全新的概念,缺乏參與民族傳統體育的熱情。不過近幾年,出于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民族傳統體育也得以被人們重新重視。
(1)現代生活的沖擊
21世紀是一個嶄新的時代。在這個全新的時代里,我們實現了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尤其是信息全球化,它不僅改變了社會的生產方式,也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在這種背景下,一些新興的體育形式走進我們的生活。眾所周知,民族傳統體育注重娛樂性與群眾參與度。然而,目前人們過于追求體育的競技性,足球、籃球為主體的競技性體育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相比,現在的體育項目更加適合人們的觀賞需求。所以,現代生活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2)國家沒有起到指導作用
國家機關的主導作用,也是影響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政府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雖然采取了相應的促使,但是并沒有起到主導作用。在體育項目發展方面,國家機關出現投入不平衡的現狀,對于現代體育項目的投入遠遠超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投入,從許海峰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到北京奧運會的百枚奧運獎牌,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我國的在奧運獎牌榜的打了個翻身仗。雖然在獎牌榜上我國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并不能說明,我國是一個體育大國,對于體育的發展,我國過于追求獎牌數量,忽視全民參與度。對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只是起到保護作用,并沒有有組織的舉行過與民族體育項目相關的賽事,其實對民族傳統體育做好的保護方法就是讓全民參與進來,顯然在這方面國家并沒有起到主導作用。
在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方面,國家要有起到主導作用。保護民族傳統體育重點在基礎,對此,中央應該積極號召各地方機關開展保護民族傳統體育的工作,讓各地機關認識到保護民族體育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可以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針對保護民族體育的相應制度與措施,并且以政策法規的形式確立下來。為了提高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知名度,各個地方政府可以舉辦民族體育運動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參與到民族體育中。在民族體育保護發展方面,云南省要明顯優于其它省份,在云南各地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對民間文化、民間藝術以及民間體育進行保護。在07年民族體育運動會上,云南代表團表演了近40個競賽項目,這些不僅體現出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更顯出云南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力度。
媒體宣傳有利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橄欖球起源于美國,它是美國特有的體育項目。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是對于美國來說確實名副其實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至今已經成為美國著名的四大聯盟之一。之所以出現這么好的體育氛圍,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媒體的宣傳。在媒體宣傳方面要注重電視媒體、網絡媒體等新媒體形式的運用,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拓展了人們眼界,和廣播與報刊相比,新媒體在信息傳輸上打破了,時間與地域的桎梏,其影響力更加深遠。在2015年的10月份,北京衛視開播了《傳承者》的電視節目,這個節目主要是對我國傳統手藝、傳統藝術、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宣傳,通過這個節目可以了解到:回族重刀、石鎖、蒙古射箭等很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與發展方面,希望有更多的媒體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希望有更多的電視節目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播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傳統體育,讓更多的人貼近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定向運動是指:參與者利用指南針和地圖作為路線的指導,對地圖上事先標注的目的地一一到訪,以完成時間最短者為勝利。定向運動適合不同年齡和群體,是二項集智力和體力為一體的運動項目,不僅能強身健體,而且能培養人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在體力和智力受到壓力下迅速做出反應并果斷決定的能力。因為定向運動對內容的要求并不死板,民族傳統體育保護與發展可以通過定向運動的形式進行普及,將多種民族體育項目融合在一起,形式一個系統、階段性的定向運動,讓民族傳統體育貫穿整個定向運動。這樣不僅可以使民族傳統體育得到普及,也增強了定向運動本身的趣味性。
面對一系列不利于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狀況,在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添加民族傳統因素。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有的民族傳統體育,如果把北方蒙古的摔跤引入的南方學校進行教學普及。學生可能會排斥,實行起來難度非常大。而且,民族體育本身就有“區域性”的特點,民族體育一旦發生空間上的轉移,就是去了其本身特性。對于這種情況,不同地區的學校可以將當地的民族傳統體育融合在現代化的教學中。目前,我國各大中小學在春秋時節會舉辦相應的運動會,運動會的內容不必拘泥形式,可以將民族傳統體育加入到運動會中,使民族體育項目的趣味性與現代體育的競技性結合在一起,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提供群眾基礎。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重要歷史見證和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當中蘊含著大量的和諧思想及其行為規范,其中的許多積極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幫助我們解決人類的和諧生存、可持續發展和精神走向等問題。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民族傳統體育可以了解到各民族的生活面貌,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多樣性。
[1]李鋼.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特性解讀及其體系重構[J].大家,2011(14).
[2]李鳳珍.鄉村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研究[J].農業考古,2011(3).
[3]張葆紅,左兵.淺析我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發展趨勢[J];求實,2011(S1).
[4]李廣,孫文平,張海霞.嶺南醒獅的社會特性和功能價值研究[J].天中學刊,2011(2).
[5]楊軍.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3).
[6]魏欽.論民族傳統體育在高校體育文化中的作用[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1(2).
[7]龔紅.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在傳承中所遇到的瓶頸及對策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1(2).
[8]吳秋來;王美芬;;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路徑研究——以湘西地區為例[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4).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OU Xue-liang,etal.
(PE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Petroleum&Chemical Engineering,Maoming 525000,Guangdong,China)
The form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it is immaterial,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it is a kind of cultural performance form of pass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s a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it is our predecessors left us pre?cious cultural wealth,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intangible to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China,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re: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sports,traditional sports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protect the inheritance;meaning
2015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開放基金(項目編號:650403);2016年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大學生創新培育校級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pyB033)。
鄒學亮(1986-),寧夏永寧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社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