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治勇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荊門 448000)
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實驗教學改革研究①
——以荊楚理工學院為例
趙治勇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荊門 448000)
隨著高校擴招,大學生體質弱勢群體的不斷增加,為學校體育教學帶來了困難,面對體質弱勢學生,如何開展體育教學工作,不斷地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成為體育教學中亟待迫切解決的問題。體育保健選項課的課程建設是適應新時代體育教學要求的需要,對促進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體育保健課教學是進行教學改革的一種探索,目前還沒有相關學者對體育保健課教學做較為系統和深刻的研究,更沒有研究體育保健課教學的專著面世,而且發表的論文就體育學科而言,對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的相關研究不多見,湖北省高校體育教師對此涉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高校 體育 保健 選項課 實驗教學 改革
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第十條指出:“普通高等學校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學的組成部分,在對待這一特殊群體(方法)課程設置上是不盡相同的,有些學校選擇免修的辦法對待,有些學校讓這些學生和正常學生一起上課,有些學校則為他們專門開設了保健教學班并設立了專門的教材內容。在我國高校體育選項課程開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時,體育保健與養生課程卻受到了一定弱化和忽視,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健身方法和技能,但對于體育保健常識、養生方法卻知之甚少。體育保健課教學是進行教學改革的一種探索。目前,國內學者很少有對體育保健課教學做較為系統和深刻的研究,更少見相關體育保健課教學的專著面世,一些發表的論文對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內容的研究不多見,而湖北省高校體育教師對此涉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開展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實驗教學改革研究是一項非常有學術意義和實踐價值的工作。
1.1 研究對象
荊楚理工學院2015級、2016級、2017級特殊群體學生。
1.2 研究內容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逐漸在現代化生活節奏中感悟到“終身教育”、“健康第一”的重要性,終身體育意識逐漸顯現。然而,由于我國高校體育運動多以技能運動為主要發展目標,體育保健選項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仍然處在舉步維艱的境地。體育保健課是高等院校專為在校學生中身體比較弱和有某種疾病或身體有缺陷不能參加正常體育課學習的學生開設的。它是在醫務監督下,運用醫療體育手段,改善學生健康狀況,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自身免疫能力,使學生成為健康的現代化建設人才的一門課程。在體育保健選項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意識,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從而可以最大程度地實現“教”與“學”的真正統一。鑒于此,該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如下:
(1)高校體育保健課程設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
(2)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
(3)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4)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
1.3 研究目標
以該校體育選項課為切入點,了解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構建該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教學實施的方案,采取實證研究進行檢驗,評價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教學實施并構建評價體系,為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教學內容和方式提出可行的參考建議。該研究在總結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廣泛研究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的理論,并把理論應用于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在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進行全方面的實驗,總結經驗,理順思路,試圖提出適合高校體育課堂的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模式,找出適合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教學的模式。
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教學是進行教學改革的一種探索,該研究主要以荊楚理工學院在校特殊群體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對相關理論研究的基礎上,綜合國內研究成果,并將其辯證性的加以應用,取其精華,提出一些有價值、有創意的思維,反映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比較完整的介紹和分析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改革中提出的一些“新理念”,創新與優化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的方法與策略,以期拋磚引玉,推動高校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教學背景下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該研究突破前人的可行性的探索,轉變傳統觀念,多形式、多途徑探索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的方法,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廣泛的實驗與應用,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該研究在教學中,為提高教學質量,嘗試構建一套融醫療保健、心理保健、體育療法為主,以運動處方教學為輔的全新教學模式。該研究在總結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廣泛研究體育保健選項課的理論,并把理論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在體育保健選項課進行全方面的實驗,總結經驗,理順思路,試圖提出適合高校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模式。
新的社會形勢下對高校的體育保健選項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師應盡力挖掘對學生弱勢群體的體育需求。就全國高校體育保健課程開展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得知:學生弱勢群體參與體育鍛煉有一定的心理基礎,并且內在體育需求較高;具有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態度和興趣,但缺少主動健身意識。學校對學生弱勢群體的體育活動不夠重視,體育保健課程亟需完善,運動場地器材等硬件設備匱乏。要充分發揮學校和教研室的主導作用,積極完善學生弱勢群體健身活動管理體系,加強體育教師對體育保健選項課的認識,完善學校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的設置。
該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和行動研究法等。研究技術路線如下:
閱讀文獻資料—選擇研究方向—確定研究范圍—明確研究題目-—細化研究題目—明確研究內容—確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組織實施研究過程—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整理分析材料—設計調查問卷—檢驗問卷效度—調整調查內容—走訪相關人員—進行教學實驗—整理獲得材料—發放問卷調查—收回統計問卷—整理分析問卷—整理分析終結性評價數據—進行邏輯分析研究結果—創新研究理論—撰寫論文—形成最終研究成果—撰寫結題報告。
4.1 研究團隊組成分析
課題組成員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科研能力強,教學經驗較豐富,有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這些前期工作為項目申報和順利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中,余紅盈,副教授,碩士。荊楚理工學院公共體育部第二教研室主任、專職教師人員。長期以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理論功底深厚,擅長于跆拳道套路及課堂互動教學研究,參加過省、校級科研課題,參編過相關專著的編寫工作。發表教學論文30余篇,論文多次被引用。參加該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時間保證和精力保障。趙治勇,講師,學士。荊楚理工學院公共體育部專職教師人員。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擅長排球及課堂教學研究,參編過相關體育與健康教材的編寫工作,發表教學論文多篇。黃華莉,講師,碩士。荊楚理工學院公共體育部專職教師人員。長期以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擅長體育舞蹈及課堂互動教學研究,參加過省、校級科研課題,參編過相關體育與健康教材的編寫工作,發表教學論文多余篇,論文多次被引用。參加該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時間保證和精力保障。鄧強松,講師,碩士。荊楚理工學院公共體育部專職教師人員、心理咨詢師。長期以來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擅長排球及課堂互動教學研究,參加過省、校級科研課題,參編過相關體育與健康教材的編寫工作,發表教學論文多余篇,論文多次被引用。參加該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時間保證和精力保障。
4.2 研究環境分析
學校近年來十分重視“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工作,不僅體現在教學活動各環節的規范管理上,同時增大投入力度和經費支持學校重點課程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在全校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同時,對本科教學質量、教學水平、教學改革工作的要求也進一步提升,樹立“教學與科研并重”的觀念,抓好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力促教學改革工作的全面開展。學校有政策明文規定鼓勵教學改革項目申報、實施工作的開展,能夠提供完成該項目的時間和條件,有較規范的科研管理程序,充分保障項目研究的順利開展。
[1]鄒群海.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育與健康教學法》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10):117.
[2]何淑敏.高校體育保健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運動,2015(17):102-103.
[3]馬云霞.體育保健學課程實施開放性實驗的教學改革研究[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5(4).
[4]張紅巖.體育保健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33(2):163-165.
[5]王繼偉.高等院校開展體育保健課的必要性研究[J].才智,2014(23):79.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61
G80-32
A
2095-2813(2016)12(b)-0161-02
荊楚理工學院2016年度教學研究項目“我校特殊群體學生實施體育保健選項課課程研究”(編號:JX-201610)成果之一。
趙治勇(1974—),男,漢,湖北天門人,本科,講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