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婉文(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廣東廣州 510000)
?
舞蹈啦啦操在中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價值及策略
張婉文
(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廣東廣州 510000)
摘 要:舞蹈啦啦操運動是中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促進中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起到重要作用。該文以舞蹈啦啦操的文化內涵為切入點,包括藝術文化和團隊文化兩個方面。主要從提高中學生審美意識、培養中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中學生的耐力素質三方面來闡述舞蹈啦啦操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價值,并提出成立舞蹈啦啦操社團組織、加強師資建設、融入中學大課間活動的發展策略,為進一步促進舞蹈啦啦操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考。
關鍵詞:舞蹈啦啦操 校園體育文化 價值 策略
舞蹈啦啦操是在音樂伴奏下,運用多種舞蹈元素的動作組合,結合轉體、跳步、平衡與柔韌等難度動作以及舞蹈的過渡連接技巧,通過空間、方向與隊形的變化表現出不同舞蹈風格與特點,強度速度、力度與運動負荷,展示運動舞蹈技能以及團隊風采的競賽項目。它既是大眾健身方式,又是體育競賽項目,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熏陶情志、活躍氣氛的效果。
1.1 藝術文化
舞蹈啦啦操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創造性地將動作與情感結合起來,完美地結合服裝、音樂、動作、表情,或濃縮化或夸張化呈現的精神性實踐活動。舞蹈啦啦操通過到位的動作、創意的動作和飽滿的表情,充分地融入藝術文化的世界里,引起觀者的情感共鳴,達到形神合一,起到強烈的感染作用,得到藝術的陶冶。
1.2 團隊文化
舞蹈啦啦操是以團隊合作為核心的運動項目,表演的完美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團隊動作是否高度一致。舞蹈啦啦操的內容和隊形的編排,是要根據團隊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設計的,而團隊又需要對特定的主題深入理解和練習。在整一個磨合的過程中,許多的分散的個體才逐漸的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配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1 提高中學生的審美意識
舞蹈啦啦操結合了健美操、藝術體操、拉丁舞、形體芭蕾等多種元素,經過動作合理地編排,使呈現出來的舞姿更加優美,更加讓人賞心悅目。中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通過優美舞姿的學習,也會投射到自身的審美觀的改變,對美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和更高的追求。由于舞蹈啦啦操本身具有的一種美的特質,潛移默化地便會轉移到練習者的身上。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熏陶,舞蹈啦啦操隊員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會表現出優雅、自信的氣質。提高中學生的審美意識,可以讓個人充分展現出自身的魅力,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2.2 培養中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舞蹈啦啦操是一個講求團體合作的團體項目,每一個隊員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在表演中,每一個成員的動作是否一致、眼神是否準確、笑容是否到位,在隊形變化中,在完成高難度動作時,隊員之間是否配合完美等等,可見,團隊合作在舞蹈啦啦操中是及其重要的。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人們漸漸變得更加注重個人,而往往忽視了與他人的合作的精神,甚至有的中學生陷入了社交恐懼癥,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通過舞蹈啦啦操運動,可以讓學生從個人世界走出來,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團結合作,懂得團結就是力量。
2.3 增強中學生的耐力素質
中學生在校期間,都會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有繁重的學習任務,遇到很多困難的事情時,大多中學生都會比較消極的去面對,導致產生很多不良的情緒和行為。而舞蹈啦啦操,通過充分的伸展肢體和興奮的跳躍,不僅讓人的消極情緒盡情地宣泄,還能獲得充沛的活力,提高學習的效率,提高中學生的耐力素質,對中學生身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校體育的人文精神構建更是把教育導向性、娛樂調節性和激勵凝聚性作為主要內容,舞蹈啦啦操的顯著特點與這兩大體育教育課題的研究相符合。
3.1 成立啦啦操社團組織,發揮中學生的能動性
學校社團組織是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應該發揮其重要的作用。組建舞蹈啦啦操社團或組織,將有興趣參與的同學集中起來,可以帶動其他更多的同學。由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因材施教,以陽光運動為宗旨,以中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以培養終身鍛煉的好習慣為目標,通過這種社團協會的形式,體現學校的體育文
化。興趣,是學習舞蹈啦啦操最好的老師,只有讓中學生對此感興趣,才能真正的投入當中學習。因此,學校在成立舞蹈啦啦操社團或協會時,應充分考慮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主性與靈活性,拓寬其發展的空間,發揮自身的能動性,進一步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
3.2 加強舞蹈啦啦操的師資建設,提高運動的質量和水平
目前,制約學校舞蹈啦啦操開展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是師資隊伍的匱乏。學校的教師大多以健美操教學為主,而專業的舞蹈啦啦操教師則少之又少。一方面,學校的舞蹈啦啦操教師的人數少,師資力量非常薄弱,對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途徑很少,容易限制在以前的教學知識,無法與時俱進地更新。另一方面,中學生是受教師影響的,教師的水平如何,也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與壞。因此,加強舞蹈啦啦操的師資建設,通過校內或校外培訓,請專業的教授定期給在校的體育教師進行授課,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才能更好地教授給中學生,達到教學主體與客體互動的良好效果。
3.3 融入中學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強化舞蹈啦啦操的感染力
目前,學校很重視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將舞蹈啦啦操融入大課間活動,可以增強中學生的柔韌素質和力量素質,可以豐富大課間內容,調動師生的運動積極性,推動體育藝術“2+1”項目的開展。根據中學生神經活動興奮的生理特點,比較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在大課間開展的可行性較強,有利于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舞蹈啦啦操具有青春性、活力性的明顯特征,讓人變得更為熱情和富有感染力。體育教師通過創新舞蹈啦啦操的形式,與時俱進的結合興起的熱點,通過合理的內容安排和設計,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舞蹈啦啦操的大課間活動可以將街舞、拉丁、搏擊結合起來,在音樂、動作、表現形式方面進行創新。為了進一步拓寬舞蹈啦啦操的影響力,還應多舉辦舞蹈啦啦操競賽,組織舞蹈啦啦操隊伍表演,讓中學生檢驗自己學習的成果,增強自信心,調動中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滿足中學生對新穎事物的追求,符合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趨勢,進一步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鴻韜.啦啦操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國家休育總局休操管理中心.2010-2013全國啦啦操競賽規則[s].國家體育總局,2013.
[3]吳雪.我國舞蹈啦啦隊運動的發展現狀及技術性展望[J].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9.
[4]李敬勇,黨琳燕,王彩霞.淺析啦啦隊運動快速發展的原因[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24(1):31-33.
[5]任曉鳳,李格,劉永松.啦啦操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山西體育科技,2008,28(4):52-54.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024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b)-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