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科露(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
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研究①
李科露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摘 要:該文通過用訪談法、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的方法,通過調查得出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1)初中生投入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不足一個小時;(2)初中生進行課余體育鍛煉的場所主要是學校操場;(3)組織開展情況中,早操不夠重視;(4)現如今中考體育測試是初中生加強課余體育鍛煉的重中之重;(5)初中生沒有足夠時間、學習壓力大是造成課余體育鍛煉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上海市浦東新區 初中生 課余體育鍛煉
課余體育鍛煉與體育課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在學校體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組織形式。該文通過對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研究進行調查,試圖探討影響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為提高初中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終身體育鍛煉提出建設性意見,同時也為指導初中生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
1.1 研究對象
以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為研究對象,對浦東新區部分中學(陸行西校、建平實驗、建平西校、金川中學、高橋中學、高行中學)的部分同學和老師進行問卷和訪談調查,通過他們了解浦東新區初中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
1.2 研究方法
1.2.1 訪談法
結合該研究需要,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學的部分體育老師進行有計劃性、有目的性的訪談,為準確分析影響初中生課余體育鍛煉的現狀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資料。
1.2.2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知網等網站以及圖書館藏書,因特網查詢搜集整理與該課題相關的論文20余篇。為此論文的研究設計提供有力參考。
1.2.3 問卷調查法
該文采取分層抽樣發放形式,設計調查問卷題目,選取調查對象。向一所學校發放問卷60份(初一初二初三各20份),共計6所中學。在校生預計發放360份問卷,回收344份,回收率為95.55%;其中有效問卷342份,有效率99.42%。發放經開區中學的所有體育老師共計有20份,回收率95%;有效問卷19份,有效率100%。并請有關專家、老師檢驗調查問卷效度。
2.1 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鍛煉時間情況分析
通過調查數據分析得出學生每次參加課余體育鍛煉30 min以下的占21.4%;30~60 min以內的占65.4%;60 min以上的占12. 7%。從分析得出的數據可以看出每次學生的課余鍛煉時間都不足一個小時,和國家要求每天一小時的鍛煉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
2.2 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組織形式開展情況分析
通過調查數據分析,13.5%的老師表示自己的學校開設了早操,40.5%的老師表示自己的學校開設了大課間,24.3%老師表示自己的學校開設了班級體育活動,只有2.7%的老師表示自己的學校開設了俱樂部。通過老師訪談得知,由于中考的存在,學校對于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和學習之間,還是過多地偏向于學生的學習。
2.3 上海市浦東新區區初中生場地選擇情況分
在課余體育鍛煉的場地形式上的選擇情況根據調查分析有40.7%(379)的學生首要選擇是在學校操場上鍛煉,其次20.8% (194)的學生選擇在公園,17.6%(164)的學生選擇在家里進行,5.6%(52)的學生選擇了俱樂部鍛煉。通過訪談得出在學校里進行的鍛煉項目比其他場所要多些,這是因為學校里的設施器材比學校外面多,學校又有同伴,又有老師指導,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鍛煉需要。在公園或家庭訓練時,選擇的項目容易受到限制,而且只有周末才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鍛煉。所以學校是作為課余體育鍛煉的最佳場所,通過在學校期間進行鍛煉可以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豐富課余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會受益終生。
2.4 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的中考成績影響分析
由調查的數據分析中考體育的重要程度顯而易見,有281名學生認為絕對重要,115名學生認為比較重要,有15名學生認為一般重要,有4名學生選擇了一點不重要,只有一名學生認為完全不重要。從以上得知中考體育測試對學生們來說是尤為重要。通過課余體育鍛煉能夠提高學生們的運動技能,使運動效果得到充分體現。這對課余體育鍛煉開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5 影響上海市浦東新區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分析
2.5.1 影響因素教師問卷分析
由調查的數據分析,影響上海市浦東新區初中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長的態度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成了主要因素,其次就是經費問題、體育師資、安全問題、升學的壓力、領導的重視程度,都成為課余體育鍛煉管理存在的問題。綜上所述,體育教師認為首要提高家長的態度,動員家長共同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當中,共同培養學生的積極性。
2.5.2 影響因素學生問卷分析
由調查的數據分析,了解到制約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是沒有多余時間,百分比為25.8%,其次為學習壓力大,百分比為23.6%。除此外身體素質也占了16.1%,場地器材限制占了11.8%,找不到搭檔占了6.8%,沒有喜歡的運動項目占了6.1%,經濟狀況制約占了3.7%。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制約學生參加課余體育鍛煉根本的首要的原因是時間不足,導致學生鍛煉時間得不到保障是如今的學習負擔過重引起的。
3.1 結論
(1)參與課余體育鍛煉的調查中,初中生投入時間參加課余體育鍛煉基本不足一小時鍛煉的標準。
(2)組織開展情況為早操不夠重視,大課間部分學校未能開展,時間安排較緊張。
(3)課余體育鍛煉場所不固定,以學校操場為主。另外選擇有公園、家里、俱樂部。
(4)課余體育鍛煉對提高中考體育成績的重要程度,基本持絕對重要觀點。
(5)課外體育鍛煉制約因素中,首要因素從學生觀點看是沒有時間安排、學習壓力大。從教師觀點看,家長態度和學生積極性成為主要因素。
3.2 建議
(1)首先要合理組織早操和大課間的安排情況。認識其重要程度,并加強領導的重視。其次要動員學生家長參與,督促學生參與課余體育鍛煉,進而提高鍛煉效果。
(2)合理安排好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時間,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要通過正確的方法進行指導,提高鍛煉的意識。
(3)學校要明確課余體育鍛煉開展的目的,鞏固和發展運動技能。課余體育鍛煉最好能與中考體育脫鉤,以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為主,并促進學生其他各方面發展。
(4)根據教師的專業與能力,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整合并充分利用已有的體育設施和可利用的資源,建設長效的、合理的制度進行管理,而成立球類,舞蹈,棋類等社團、俱樂部。這樣既切合實際,又不脫離教學,相得益彰。
參考文獻
[1]張同香.重慶市青少年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現狀調查與影響因素分析[D].西南大學,2011.
[2]邵秀菊.煙臺市初級中學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3]陳明.廣州市部分初中生課外體育活動管理現狀的調查與分析[D].廣州大學,2013.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c)-0065-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8.065
作者簡介:①李科露(1993—),女,漢,安徽淮北濉溪縣人,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