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國平(江蘇省常熟市滸浦學校 江蘇常熟 215500)
?
談談小學體育教學中興趣的培養與疏導①
溫國平
(江蘇省常熟市滸浦學校 江蘇常熟 215500)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是小學生體育學習的初級階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重視對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和疏導,能夠引導小學生積極的進行體育鍛煉,也有利于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培養。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相關教育部門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將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從根本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體育教學 小學生 興趣培養 疏導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師和家長對小學生的學習更加重視。學校和家長重視對小學生的日常教育,卻忽略了身體鍛煉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導致體育教學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的缺失。學校把知識教學和理論教學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導致小學生普遍缺乏體育鍛煉,以及對體育課堂的興趣。體育教學是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培養小學生的體育意識,引導小學生在學習之余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學校和家長要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教學條件,讓小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并不斷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實現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同步發展,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1.1 小學生的生理特點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一般為7~12歲,這個時期正處于身體發育和骨骼生長的初級階段,也是身體素質發展的黃金時期。學校和教師要認識到在初級階段進行體育鍛煉對小學生身體發展的重要作用。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特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用新型的體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培養小學生的體育興趣,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引導小學生進行正確的體育鍛煉,促進他們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雙重提高,為文化知識的學習提供良好的身體素質基礎。
1.2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小學生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心理普遍不成熟,并沒有形成固定的價值觀,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同時,他們注意力難以集中,表現欲望強烈。小學生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但意志力卻相對較差。教師要注重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小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培養和疏導。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比較容易對游戲和娛樂性的節目產生興趣。體育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對小學體育課堂進行設計,注重課堂的趣味性和課堂內容的豐富性。體育課堂的形式和教學內容都要契合小學生的興趣,從而培養小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讓他們建立屬于自己的價值觀,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
小學生正處于兒童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對體育活動充滿了與生俱來的興趣。但是,天性使然,他們很難將同一種興趣長久地保持。很多人認為,體育興趣是小學生的天性,不用過多地進行培養和引導。筆者則認為,小學生對這個世界處于懵懂的階段,他們還沒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并不清楚什么樣的體育項目適合自己,教師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一般小學生對一些新奇的體育項目和團隊性的體育項目比較感興趣。如果教師和家長不注重對小學生進行引導,將不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對他們的體育興趣進行培養和疏導,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從根本上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促進他們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2]。
3.1 語言誘導法
由于年齡和心理的限制,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是模糊且懵懂的。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特征和心理特點,采用合適的語言對小學生進行誘導,讓小學生對體育運動具有正確的認識。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列舉優秀體育人物的事跡,幫助小學生培養體育興趣,引導他們進行體育鍛煉。相關調查表明,小學生們對體育活動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在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進行語言上的誘導和鼓勵,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
3.2 教師榜樣法
教師是小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其一言一行對小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體育教學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態度和教學方法等,注重自己的榜樣作用。并通過相關體育運動,在學生心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讓學生進行模仿,從而激發小學生的體育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多給學生講述體育明星和優秀運動員的事跡,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愿,以引導他們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3]。
3.3 教學革新法
體育教學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注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的多樣化。教師要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尊重小學生的興趣和選擇,發展小學生的體育習慣,進而實現終身體育教學的目的。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讓小學生真正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
4.1 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
教學氣氛對課堂效果的影響很大。教師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和疏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師生關系,注重師生關系形式的多樣化,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整體體育教學效果。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教師的興趣。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通過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來培養小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4]。
4.2 轉變教師角色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往往以教師的主動教學和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受為主。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導致小學生普遍對體育課堂缺乏興趣。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維,轉變自身的角色,認識到小學生才是體育課堂的主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真正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從而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引導,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水平。
4.3 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單調與枯燥。教師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將學校的教學資源充分應用到體育教學過程中,使體育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吸引更多的小學生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同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發育特點和認知特性,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以促進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分組教學,按照學生的不同興趣和能力對其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單一的體育項目中,得到多樣化的體育鍛煉[5]。
體育教學是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對其進行興趣的培養和疏導,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包玉書.試論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10):148-149.
[2]殷超.小學體育興趣教學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4):191.
[3]李麗金.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初探[J].學周刊,2015 (24):209.
[4]潘林福.狠抓小學體育常規,培養學生養成教育[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2):249-250.
[5]陳剛.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3):63,65.
作者簡介:①溫國平(1979—),男,中學二級教師,1998年畢業于常熟市支塘中學(體師),2009年完成小學教育的本科函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2.085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1(b)-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