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超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200240)
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和對策
劉繼超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200240)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而學生的體質卻呈現下降的趨勢。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經驗總結法、觀察法、描述性研究法等,從社會發展、家庭環境、學校培養重心以及學生個人角度對這一現象進行歸納分析,呼吁人們重視這一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體質下降 原因分析 解決方案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然而,作為新生代的學生,體質卻呈現下降的趨勢[1]。所謂體質,就是指人體的質量,是人們的有機體在遺傳變異和后天獲得性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特征[2]。體能是體質的重要部分,包括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機能)及運動素質(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協調等)。從五年一測的國民素質監測數據比較得出,我國學生的大多數素質都呈下降趨勢。例如:爆發力、力量、耐力、速度素質等[3]。
導致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1)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帶來一系列副產物,如: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問題,抗生素的濫用等,這些都影響著青少年的體質和健康。比如環境問題中,很突出的是近幾年持續爆表的PM2.5大氣污染現象。PM2.5是一種可吸入顆粒物,一旦經過呼吸進入身體,會損害學生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等[4]。一些廠商以經濟利益為首要導向,在食品中違規使用添加劑、防腐劑和其他一些化學制劑,人食用以后會產生一系列的長期后果甚至會導致癌癥的發生。醫療方面,有些醫院為了能在表面上使疾病得到控制和治療,濫用抗生素,雖然疾病很快可以得到控制,但是卻留下了后患,也同時對人體健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從國家戰略方面來看,我國的戰略思想是重競技體育,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學校體育中,都將其作為體育工作的主導,而在全民健身方面卻投入力量不足[5]。
(2)從家庭角度來看,也有著眾多的原因解釋了學生體質的下降。首先,現在很多家庭是一個孩子,傳統四位老人和兩位家長的全部重心就在孩子身上。于是孩子變成家庭里的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中怕掉。更不要說讓孩子去參加“危險的”體育運動了。其次,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還是應試教育,認為學生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體育運動只是淘氣的孩子做的事情。不鼓勵也就成了學生不參加運動的原因之一。最后,一些家長認為給孩子吃大魚大肉就是對他們很好的關懷,于是不科學的飲食加上不鍛煉,很容易導致肥胖率的上升[6],而肥胖又是很多疾病的先導。經常不參加體育鍛煉也會導致身體各項機能的退化。
(3)從學校的角度來看:第一,很多學校重學科知識,輕文體項目,對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也比較松散。這就導致很多學生感覺到沒有運動氣氛。第二,一些學校缺少必要的體育設施和場地,或者學生活動的時候沒有足夠的體育器材。第三,處于對安全的考慮,體育課上取消了認為存在危險性的運動器械和項目。如小學的“跳山羊”,中學的跳箱、跳高、跳馬、單雙杠、攀登架、爬竿、爬繩、秋千等,學生的體育課變得形式化,起不到有效健身的效果。第四,部分學校缺乏保質保量的體育教師,有的甚至是別的學科的教師兼代體育課,那些老師可能缺乏體育教育相關的知識,難以科學地指導學生強身健體。第五,有的學校體育教育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或者以體育應試為導向,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第六,一些學校領導對學生體育鍛煉不重視,導致體育課縮水、教學放羊等現象時有發生。
(4)從學生個體的角度來看,他們自己也需要為這一令人堪憂的現象負責。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晚睡早起、通宵熬夜、愛吃零食、不吃早餐、很少鍛煉身體、對電子產品過度依賴等。在體育運動動機方面,一些學生較少參與體育運動可能是主要由于時間不足,其次是意志不強、沒有被鼓勵參加以及身體狀態不適合因素。
學生主體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身體健康是其根本保證。要改變學生體質下降的這一現象,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努力。作為學生生活時間最久的學校,是我們最需要重視的地方。第一,轉變觀念,緊跟課改步伐,使體育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課堂。可以加入一些核心力量訓練的方法和新興體育運動項目,與傳統的體育互補,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鍛煉興趣,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增強體質。第二,適當地加大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力度,改善設施,確保學生體育活動正常開展以及體育設施、器材資源的開發。第三,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教育。通過專題講座、墻報、板報、廣播、多媒體等形式加強對學生及家長有關營養知識和科學鍛煉的指導,提倡合理營養和鍛煉,防止肥胖和營養不良,保持身體健康。第四,采取相應的措施保障教學組織形式與結構的多樣化。如采用按水平編班、按興趣編班、按性別編班等不同的編班形式,運用合作分組、友情分組、隨機分組、同質分組等不同的分組教學形式[7]。第五,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讓學生以課堂主人的身份參與其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在其他方面,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積極投身于這場關乎民族未來的重大事件。重視全民健身和學校體育的發展,給予它們必要的支持。加強環保、醫療和食品等方面法律規范的執行,讓我們生存的國家更加健康和安全。我們需要呼吁社會對于未來一代要有更多地責任感,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棄走可持續發展戰略。同時,我們需要呼吁家長和教學工作者讓學生明白身體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總之,學生主體肩負著在未來建設社會、富強祖國的重要使命,而體質的好壞又是一個人從事所有任務的基礎。因此,面對著學生體質下降的現象,需要從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個人各個方面著手采取措施,這樣未來一代的主人翁才能成為身心健康、適應社會的真正健康的人[8]。
[1]馬思遠.我國中小學生體質下降及其社會成因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2]何仲愷.體質與健康關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
[3]楊則宜.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8(3):397-400.
[4]鐘南山.霧霾危害甚過非典[J].健康管理,2013(10):16-17.
[5]楊繼星.競技體育與全民健身在中學體育中沖突原因與協調發展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4):118-120.
[6]劉嫚,席波,王奇娟,等.1993-2009年7~18歲中國學齡兒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變化趨勢[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 117-119,123.
[7]樊臨虎.關于現代體育教學組織形式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1):98-99,116.
[8]師領.21世紀健康新概念——關于WHO健康定義的理解和闡述[C]//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會論文集.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2001.
The Cause and Solution of the Decline of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Liu Jicha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physical health of students shows a downward trend.In this work,the causes are analyzed from social,domestic,school and individual aspect.Afterwards,the solution is presented.
The decline of physical health; Causes analysis; Solution
G804.49
A
2095-2813(2016)11(c)-009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