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啟(浦江縣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金華 322200)
淺談教學反思對體育課堂的影響①
張興啟
(浦江縣職業技術學校 浙江金華 322200)
美國的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教師成長=教學過程+反思;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公式,由此證明教學反思對一個教師的重要性。體育課程往往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往往當出現不可預見的狀況后,教師才得出其內在原因,因此教學反思就變得尤其重要。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不但能夠善于設計合理的教學過程,而且他們的教學反思也一定是深入的。
體育課堂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在體育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學反思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大的影響力??鬃釉浾f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體育老師的教學工作亦如此,一味注重教學成果而不在乎過程,不及時反思,對一個體育老師教學技能的提高有著極大的阻礙作用。因此,教師必須通過經常性地教學反思,其體育工作才會不斷完善,課堂實效才會不斷提高。
教學反思即教師在課外課后時間里,通過對自己所進行過的教學活動進行思考,對這些教學過程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學結果做出客觀理性的審視和分析,最后再把這些思考和分析以及教師的自我感覺做成筆錄的一個過程。只有不斷地進行課堂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分析這些課堂上自己表現的優缺點,細心冷靜地加以總結,然后對于某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某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問題,乃至某一個思想爭執進行思考。在反思中,教師將不斷地積累這些經驗,在下一次課堂中完善自己,最后教師的教學技能得到了提升。所以只有通過不斷地教學反思,教師才會不斷地改進自己,提升體育課堂的實效。
教學反思的特點如下。
教學反思的出發點是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它的重復性很強,旨在能夠“更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反思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追求合理性,對教學形成新的理解和欣賞;在教學反思過程中強調兩個“學會”,即學生學會學習,老師學會教學,這樣不僅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師的實踐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是一個在教學中實現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反思從教師的道德感出發,使教師對學生工作負有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上獲得成功,這樣教師覺得是自己的教學表現使得學生獲得成功,從而在學生面前樹立“追求知識”的榜樣。倡導反思,可以有效增強教師的責任感。
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可以進行如下方法。
教學目標應該具體到什么程度?關鍵在于這個目標不會因為太抽象而令學生無法理解,也不會因為過于具體而令學生產生繁瑣的心理而不想學。一個可行的教學目標應該能夠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身體素質、生理狀況等因素,以能使學生積極熱情地投入體育運動為基本標準,不能過高以至于學生過度運動超過了身體承受能力,也不能過低以至于學生毫無壓力甚至一節體育課結束了連汗都沒有排出。教學目標中一定不能出現抽象、面面俱到、不切實際的狀況,防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出教師盲目性和學生的隨意性,避免課堂教學過于花哨而沒有重點,教學走過場的現象。一節體育課中學生若是出現接受能力低且興致不高的情況,那么教師應及時反應到問題所在,迅速尋找解決方法,改動教學目標,在接下來其他平行班的體育教學中做出有側重點的合理的調整。
體育新課標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有了更廣的空間。教材的難度大小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則要考慮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成效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如性別、興趣、課程安排、天氣等。每個班級的學生對同一教學內容的完成效果可能會大不一樣,同樣難度的教材在不同的學生身上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教師在備課時,如果不考慮到實際操作的問題,就很難確定自己所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在體育課程中,競技運動項目仍是主要的內容和形式,但不是為了競技而競技,更不是為了其的最終目標——更快、更高、更強,而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隊列隊形一直是體育教學主要的內容,不僅能鍛煉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快、靜、齊” 的狀態,而且還具有特殊的教育性質。對于這一有特點和優勢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取消,更應繼續發展下去,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不斷鍛煉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教學方法還應避免簡單化、抽象化,針對一些與體育運動目的性背離的活動方式,譬如重新組裝活動器材等,不僅沒能讓學生的身體得到切實的鍛煉,更是背離了體育這門課程的宗旨以及體育教學的本質。
若要在一節體育課完成之前設計的教學內容,其教學方法和過程的設計必須合理。很多潛在因素都會影響教學的全部環節,如課程安排、班級隊形的變動、教學輔助手段的安排、學生學習方式的安排等,一堂課結束之后,教師應對那些出現非正常狀況的環節進行調整。每個平行班的學生情況都不一樣,他們的興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都不一樣,因此在一堂課結束之后,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盡量讓學生在一節課內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學內容。例如,很多輔助課堂的手段不一定在每個班級都一樣地實施,以及每一個教學內容練習的次數也不一定在所有班級里都一樣。每一節體育課學生都應該承受一定量的運動負荷,這不僅是體育教學目標中應有的內容,更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所在。如果運動負荷達不到一定的量度,那么學生就得不到鍛煉,身體素質就不能發展,體育教學也失去了其目的和性質。運動負荷的安排既要體現教學目標,也要將教學的設計、時間的掌握體現出來。體育教學是在保證學生運動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得到鍛煉,因此,運動負荷的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身體承受能力。同時,不同的階段應安排不同的運動負荷,以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與掌握運動技能,同時也有利于學生體驗到運動的樂趣,而不至于因為運動負荷太小或過大而使學生難以體驗運動的樂趣。為了使學生能盡快進入下一節課的學習,必須合理安排課堂的運動負荷,在臨近課堂結束時重視整理環節。
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不僅能令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也有督促作用,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學生能夠對體育產生重視并積極參與,取決于他們對體育的興趣,以及參與體育運動之后的感受。學生的生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對體育這門課程的需要。引發動機的外在條件是誘因,而誘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等同為評價。在體育運動中和結束后,若沒有一句鼓勵或表揚的話語送給學生,那么學生就很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很快他就會對體育喪失了信心,興致低落,處于黯然狀態,失去一切體育鍛煉的動力,如此惡性循環。但有時候一個相同的評價辦法在不同的時間對不同的學生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每個班級中,學生各有各的特點和特長,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此外,過度表揚和賞識也是一種評價形式,若是長此以往,可能會讓學生產生不科學的自我認識,對學生的個人成長不利。
總之,體育教學過程不能缺少教學反思,這是提高教師技能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推動新課改不斷前進的有效措施。作為合格的體育教師,應時常反思教學中的優點與不足,在反思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1]譚仕清.淺談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反思[J].新疆教育,2012(1):51-52.
G807
A
2095-2813(2016)03(b)-006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68
張興啟(1977,5—),男,漢,浙江浦江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