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王曉莉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
企業負債融資問題研究
馬靜 王曉莉
(遼寧工業大學經濟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0)
摘要:隨著現代企業的規模化發展,企業對資金需求量日益增加,負債融資成為企業的一種常見融資方式。負債融資使得許多企業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但也同樣給企業帶來了問題和危機。
關鍵詞:負債融資;產生原因;建議措施
負債融資是工業化階段一個最重要市場化資金積聚與集中方式。債市是資本市場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簡單的說,股權融資和負債融資的區別在于風險配置方式的不同。資本市場的參與者都可以理解的是,股權融資時作為社會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的財務風險小而出資人的風險大。當然,對出資人來說,股權融資的預期收益大而債權融資小。這個區別最清晰的顯示出債權融資和債市發展的客觀必要性。因為全社會主體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同一個人也需要把不同的資產分配在不同的風險組合中。特別值得說明的是,在債券融資中,由于企業債信、債權期限、利率方式等多方面的不同,債市上交易品種的風險實際上也是千差萬別的。例如國債和企業債、傳統產業里的大企業與高科技技術領域的企業、普通債券與可轉換債券、單一的企業債券與采用債券方式“打包上市”的銀行債權之間的風險差別就很明顯。長短國債的風險也有很大差別。正由此而來,負債融資方式和債市的發展為社會化、公眾化、市場化的資源集中過程在風險最小的銀行儲蓄到風險最大的普通股票以至“創業版市場上的股票之間形成了一條連續的投資組合機會,使不同的投資者有充足的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以及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
(一)利率的變動。
利率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企業資金成本的大小。宏觀的經濟政策也是其中的影響因素,當國家實行“雙松”政策(擴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時,貨幣的供給量增加,貸款的利息率降低,企業此時舉債,資金成本低,負債的經營風險降也隨之降低;當國家實行“雙緊”政策(緊縮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時貨幣供給量下降,貨幣貸款利息率提高,企業此時舉債資本成本增加,企業所負擔的經營成本提高,這樣企業就要承擔較大的風險。
(二)匯率變動。
企業倘若借入外幣,可能會承擔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當借入的外國貨幣在借款期間升值時,企業到期償還本息的實際價值就要高于借入時的價值。相反當匯率發生反向變動時,可以使借款企業獲得收益即由于借入外幣的貶值,到期仍按借額歸還本金,按原利率支付利息,從而使得實際歸還本息的價值減少。
(三)負債結構。
借入資金和自有資金比例是否合理與企業財務利益和風險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規模結構角度分析,在財務杠桿作用下,當投資利潤率高于利息率時,企業擴大負債規模,適當提高借入資金與自有資金的比率,就會增加企業的權益資本收益率。反之,在投資利潤率低于利息率時,企業負債越多,借入資金與自有資金的比率越高,企業權益資本收益率就越低,嚴重時企業會發生虧損甚至破產。從期限結構的角度分析,債務的期限結構也會對債務風險產生影響,如果長短期債務比例不合理,還款期過于集中,就會使企業在債務到期日還債壓力過大,資金周轉不靈,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一)合理利用資本結構的信號激勵效應。
資本結構可以作為傳遞內部人私有信息的信號,企業管理層可以通過改變資本結構,來傳遞企業有關獲利能力和風險的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的外部投資人可能會將較高的債務水平看作企業高質量或較好前景的信號。但這并不能說明企業負債越多越好,負債過高會給企業財務帶來沉重的壓力,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速度。
(二)企業應慎重考慮自身的資本結構。
企業所擁有的全部資產中,假若無形資產的比重較大,其破產成本較高。因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價值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是難以變現并用以償債的。所以,該類企業結構中的負債比率應相對降低,以保持較強的償債能力。而對資產總額中無形資產比重較低的企業,由于其破產成本較低,企業可在其資本結構中保持較高的負債比率。
調整融資結構,加大債權融資比重通過向銀行貸款間接籌集資金。在市場經濟發展不太成熟的階段,從銀行貸款成為企業外源融資的最主要來源。因為從銀行貸款,一方面可以順利地籌集到資金,擴大生產,并且這種融資方式下的籌資成本較低;另一方面銀行為企業提供貸款,要承擔清償風險和破產風險,銀行考慮的是該企業經營產生的收益大小,在銀行嚴格的監管和激勵的約束下,只需要加強對貸款的審核,因此企業從銀行貸款成為融資的一條捷徑。
(三)企業應采用財務寬松政策,以保持適當的財務彈性。
一方面,企業在經營狀況良好時,要積累一些現金儲備,當企業出現意想不到的好的投資機會時,可立即進行投資;另一方面,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作為債權人往往會限定企業的最大借款額度,企業在日常融資時要盡量保持一定的融資儲備能力。這樣在企業未來出現意外的較大的資金需求時,可以迅速籌集債務,以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四)注意股權稀釋問題。
當企業資金出現瓶頸需要從外部融資時,若采用發行新股的方式,則新股東提供的新權益會降低老股東所有的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占的比重。相應地,現有股東的控制權就有所削弱。所以,如果發行新股使股東自身缺乏安全感,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必須將資本結構控制權的影響考慮在內,而采用負債融資。
參考文獻:
[1]李九妮.企業負債融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5,S2:30+47.
[2]何瑛,張大偉.管理者特質、負債融資與企業價值[J].會計研究,2015,08:65-72+97.
[3]田丹陽.企業負債融資的財務效應構建研究[J].中國商貿,2014,16:173-174.
[4]劉雪晶,婁鶴.我國企業負債融資問題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2,22:206+212.
[5]王廷杰,尚亞芳.中小企業負債融資的風險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5,13:159.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