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宏(沈陽醫學院體育教學部,遼寧 沈陽 110034)
?
學生體質突出問題與學校體育干預策略研究
辛宏
(沈陽醫學院體育教學部,遼寧 沈陽 110034)
摘要:健康的體質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開展學習和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目標。當前學生體質存在很多突出問題,制約體育教育事業發展,學校和體育教學工作者應積極采取措施予以改善和調整。文章從這個角度出發,以某校學生體質測試不達標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提出學校體育干預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體質問題;體育干預;體育教育
學校體育干預就是針對學生當前體育運動的實際情況,發現存在的突出問題,以矯正體育運動行為,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學生體育素質的不斷提升,進而實現體育教育新格局的打造。
(一)研究理論。理論上講,運動干預可以從運動訓練程度的角度來進行劃分,依次將其歸結為:其一,印刷品干預,是一種非面對面的干預方式,比如以電子郵箱,因特網等去實現基本運動課程教育,由此實現學生運動行為的矯正;其二,自主管理干預,就是基于SPARK課程實現學校體育活動氛圍的營造,使學生成為體育運動鍛煉的行為主體;其三,完全運動干預,就是結合大學生體質突出問題,制定對應的運行方案,要求學生去執行。這就是運動干預理論,也是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研究對象。在我市選擇大學、中學和小學三所學校,各自抽取80名存在體質健康突出問題的學生,將其作為研究的對象。
(三)研究指標和方法。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去開展研究:其一,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依據,選擇身高與體重,以營養不良和肥胖來界定;肺活量體重指數;立定跳遠;1000米和800米;握力和仰臥起坐指標;血壓指標等作為測量對象;其二,使用問卷的方式實現運動愉悅感調查,從愉悅,放松,快樂,滿足等多個體驗去界定,至于規律運動行為問卷主要以對應的標準為參考,從不同頻率的鍛煉視角來界定;其三,三個實驗組分別接受以印刷品模式開展的運行干預,以自主管理模式開展的運動干預和以完全運動干預的方式來進行,而對照組不會進行任何干預,就是按照平時的體育課程一樣去進行。以印刷品干預方式為例,在第一周以身體狀態認知為基礎,以電子郵件將對應個人信息告知學生,使得其了解到自身的身體狀態。如此類推,做好三個對照組的干預方案的制定和執行。
(一)研究結果分析。
從研究結果分析得知,采用印刷品模式去實現運動干預的方式產生了對應的效果:學生身高標準體重指數前后存在很明顯的差異;同樣以自主管理模式去進行運動干預,在大多數的體質項目中都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并且在學生體質健康,運動愉悅感和規律運動前后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以完全運動干預的方式來進行,無論是身高標準體重指數,還是肺活量,或者是立定跳遠仰臥起坐都表現發出明顯的差異。這就說明上述三種方案的體育干預行為都是有一定價值的,以印刷品模式的開展運動干預,其在大學生體質健康,運動愉悅感和規律運動行為方面的價值更大,能夠引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到實際的體育鍛煉中去,由此營造良好的體育教育氛圍和環境。
(二)體育干預若干策略。
上述的研究模型可以為開展學校體育干預工作提供支撐,在日后的學校體育干預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正確審視印刷品運動干預模式的優勢和劣勢,妥善的制定印刷品運動干預方案,以發揮其積極效能。首先需要看到的是作為非面對面的干預,其是難以保證運動技能的獲得和發展的,雖然接觸了很多的體育信息,但是這些信息都是沒有經過學生主體經歷的,其效能往往不會太大。為此,學校應該積極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大力開展各種體育知識宣傳和教育活動,以開展體育鍛煉月或者周的活動,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注重體育相關社團的組件和管理,給予其重組的資源支持,保證其成為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氛圍營造的中堅力量;結合當前學生體質缺陷和不足,有針對性的去開展宣傳和教育,使學生意識到自身體質存在的問題,繼而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
其二,自主管理模式就是利用互動教學模式,以先進的學習方法,使得學生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課程中去,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是自主管理運動干預的核心所在,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學生在切身參與的過程中,會以主人翁的精神狀態參與進去,無論是體育鍛煉,還是體育練習都會聚精會神的去開展,而對于提升體制健康突出問題解決效率提升而言,是至關重要的。為此,學校應該積極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發揮學校各種體育項目社團的作用,常常舉辦各種各樣的體育賽事,引導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進去,以實現良好自主學習管理環境的營造;營造良好的自主管理環境,構建互動性強的體育信息平臺,使得教師和學生可以在這樣的平臺上針對于各種體育問題進行探討,由此使得學生體質突出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其三,正確看待完全運動干預與體質健康,運動愉悅感和規律運動之間的關系。此時學生能夠對于自身的身體素質要素有著科學客觀的認識,并且也開始著手實現體育鍛煉行為的矯正,由此克服自身的自卑感和挫折感,使得學生的自尊得到了關注。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中,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項目的過程就是尋求自我,表現自我的過程,此時學生覺得可以以參加體育運動的方式,實現愉悅感的獲取,實現自身壓力的降低,以將其發展成為自身行為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
綜上所述,學生體質突出問題的出現反映了當前學生體育教育現狀和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淡薄的問題。對此我們應該在基于研究模型和教學實踐基礎上,對于學生體質突出問題進行歸納,引導學校體育干預方案朝著科學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郭文,黃依柱,祝婭.身體鍛煉自我效能感、目標自我一致對體質健康問題突出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參與度的影響[J].體育學刊,2010,11:68-73。
[2]姚遠.體育行為習慣與大學生體質的相關性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3]張曉佳,付百峰.高校體質測試“不達標”學生的情況分析[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2,02:122-123。
注:2015年度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5lslkttyx-07。
中圖分類號:G645.5;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34-01